智友者 事竟成

撰文:01醫務所
出版:更新:

要迎變,醫管局正快推智慧醫院、智慧醫療、智慧團隊,並且多年前已推動病人做「智慧病友」。2009年推出的網上病人資訊平台「智友站」,至今已累積點擊六千萬人次,推資訊給智友,常提量且不停站。

撰文:醫院管理局策略發展總監程偉權醫生

「智友集」今年講座系列命名為藥「密」解鎖,7月講座氣氛熱烈,出席人士逾220 人。

醫管局三十年前,倡導「以病人爲本」可算突破,當時上堂學應診時與智友對答的過千醫生,如今應已一一煉成中年好醫生。可能當年「爲本」一字聽來較為生外,現時「以人爲先」一詞代爲置頂;近十多年更採納「病人賦能」一詞溝通,落地實踐「與民攜手、保健安康」的使命。

英譯中的「賦權」或「賦能」源自社會權力分配的非醫療概念,自七零年代雖已借用於醫療,定義卻尚未有共識。至今文獻中毗鄰「賦能」的概念繁多,包攬多組難傳神翻譯的英語詞語:

. 推動醫生向病人授(「賦予」、「下放」)權;
. 推進向病人集思、諮詢;
. 推許病人求知、參與、倡議、對接、加油、自强;
. 推行重塑機構環境,促進病人充能;
. 推崇病人決策共負;
. 推廣病人就醫時依循共識(新)取代順從指示(舊)

總藥劑師崔俊明先生(左)與中藥師林潔茹博士(右)講解中、西藥相互作用。内容提醒服用抗凝血藥的智友小心用參──丹參、黨參、人參、西洋參,慎服「黃」藥-黃連、黃柏、黃芪、薑黃。

以字論字,「賦能」有施予含意;病人走在抗病路上,悠悠長途重重山,如病人獲支援反客爲主,長途上可以他朝走得堅壯些,醫護便應莫輕言誰賦予誰,似乎當年譯作「病人自强充能」更近地心。

要為病人快「叉」充能,自主掌控疾病,方法要深且廣 — 成立病人資源中心,夥拍病人組織辦活動,邀請病人加入委員會,招募病人成爲義工,舉辦病人領袖培訓計劃,調查病人就醫經驗,建立護訊鈴電話服務, 於HA Go 發放抽血報告等等,充能效果可以深遠。

疾病資訊如繁星流動,可能星多眼亂。今年,醫管局推出全新的病人充能講座系列──「智友集」,邀請專家現場解題觀星;講座輯錄片段亦將上載「智友站」。

用25種慢性病實數推算,很快40歲以上每兩人便有一人至少有一種慢性病。看來醫療似一艘大船,排水量越來越高,不能單靠水(錢)到渠成,便可帆盡高張,破浪乘風去。大家要做智友,而醫者與智友,應是同舟人,誓相隨,無畏更無懼 。

醫院管理局。(資料圖片)

《香港01》「01醫務所」與醫院管理局合作,逢星期三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專欄《園遊。杏林》。

「杏林」出自三國時代名醫董奉的故事,後世以「杏林」稱頌醫護,數位來自醫管局的杏林中人帶領看倌園遊杏林大觀園,透過文字細數杏林人、杏林事,分享箇中點滴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