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桂思死因|換肝後現肺炎及併發症 醫生指鄧細菌入血致敗血症死
女病人鄧桂思疑因醫生開漏藥致肝衰竭,兩度換肝後去世,死因研訊今(16日)續。負責解剖遺體的醫生指,死者兩度換肝後出現機化性肺炎及胸腔積液的併發症,引致細菌入血,直接死因為敗血症。醫生另指,在死者新移植的肝臟未發現乙肝病毒,有機會是術前服用了抗病毒藥,將病毒量「㩒到好低」而減低併發機會。
因肝衰竭再入ICU並需依靠呼吸機
時任瑪麗醫院深切治療科醫生王世權供稱,鄧於2017年4月13日,鄧接受活體肝臟移植,但移植肝臟隨後充血,並出現靜脈血栓,須接受肝臟靜脈修復。同月20日,鄧再接受屍肝移植。同年8月,鄧因肝衰竭引起的肝腎和肝臟綜合症入任ICU,後來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需要安裝人工肺支援,並因出現氣胸,需插入胸腔引流管。其後鄧身體出現多種不同感染,獲處方多種抗生素,並繼續以人工肺等協助呼吸,惟情況仍繼續惡化。醫療團隊在與家人討論後,為鄧提供緩和護理,王最後於8月26日凌晨1時17分證實鄧死亡。
在ICU仍有機會受感染
裁判官周慧珠關注到,鄧在加護病房內為何會受到多細菌、真菌感染。王解釋指,病人在ICU並不代表可以避免受感染。鄧當時出現腎臟和肝臟衰竭,身上接連不少機器,加上長期住院、接受換肝手術等,她的免疫力亦會因而下降。王又稱,為病人插喉所使用的喉管事前必經過消毒,且事後不可重用。
剖屍後見鄧的肝臟結構無異常
瑪麗醫院、組織及細胞病理部主任陳雙煒供稱,他在事發後解剖鄧的遺體。根據臨床診斷資料,鄧生前疑因類固醇引起乙肝復發,併發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須安裝接受人工心肺。期間,鄧出現多重耐藥性細菌感染,引致多重器官衰竭和敗血症致死。根據解剖結果,鄧的肝臟的結構無異常,發現出現梗塞及出血性壞死細胞,但未發現乙肝細菌;另其左肺有出血和血管小栓塞,及肺部出現廣泛組織纖維化。
直接死因是敗血症
基於以上資料,陳判斷鄧因急性肝衰竭須兩度換肝,之後出現機化性肺炎及胸腔積液的併發症,引致細菌入血,直接死因是敗血症。另鄧有缺氧缺血性腦病變,此非直接造成死亡的原因,但會使鄧變得虛弱。
曾服抗病毒藥有機會把病毒量降低
陳未有在鄧的肝臟發現乙肝病毒,陳澄清該肝臟並非鄧的原身肝,而是她後來獲移植的屍肝。乙肝病毒會「全身走」,如果醫生在手術前使用抗病毒藥以控制病毒量,新肝有機會重新感染病毒。周官聽罷提問,若病人換肝前有服用抗病毒藥,則有機會在屍檢時未能在肝臟發現該病毒。陳表示:「絕對好有可能」,若能將病毒量「㩒到好低」則能減低併發機會。
望死者家人走出哀傷
另陳在講解剖報告前,先向死者長女胡尚佑表達慰問,明白事件對她們一家造成困擾,望女兒能藉此更了解媽媽的病情,能早日走出哀傷。胡坦言過去6年不易過,但感謝陳作為醫生能向她說出此番說話。
死者鄧桂思於2017年3月底身體不適到聯合醫院急症室求診,翌日首次獲處方抗病毒藥;她住院期間肝功能持續變差,曾於同年4月13日及20日接受活肝及屍肝移植手術,並於同年8月26日死亡。
案件編號:CCDI 808/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