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橋】大潭水塘有維多利亞風格拱橋? 古橋專家帶你行戰前水塘
大潭水塘位於香港島,是其中一處熱門郊遊地方,不少明星也來打卡。但你知唔知,水塘除了湖光山色優美外,原來有21項法定古蹟,當中6條是古橋,還有維多利亞風格拱橋。
建水塘源於開埠初儲水量不足
現為古蹟辦高級文物主任的李偉明是土木工程師,負責天橋設計至今30餘年。他在2010年修讀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課程時,論文題目便是香港古橋,並將此出版成書。李說,「簡單來說,誰做莊家,誰就領導這個時期的建築風格。現在香港橋的建築,除非要特地建造地標,如青馬大橋跨度1,300多米,設計上頗具特色;否則大多數只會考慮行人舒適,建築標準化,沙田的橋隨時能在馬鞍山找到一式一樣。」由於大潭水塘建於維多利亞時期,故那裏的古橋能反映當時的水利建築特色。
現時全港有17條古橋獲評級,12條是法定古蹟。大潭水塘擁有其中6條。大潭水塘由上水塘、副水塘、中水塘及大潭篤水塘組成。上水塘是全港第二個建成的水塘,源於港英政府開發維多利亞城(今中西區)後,人口增加,食水供應不穩。開埠初期,沒有健全的供水系統,居民只能從水井與溪流打水。首座落成的薄扶林水塘容量最初只得200萬加侖,但當年全港用水量為每日50萬加侖,加上冬季雨量少,儲水量不足,很快不敷應用。
1888年,大潭上水塘落成,可儲存3億加侖食水。水從主壩下的輸水隧道,引到黃泥涌峽道的水管,再由寶雲道輸水道至馬己仙峽道口的食水配水庫,供應給中西區居民。1917年,工務司漆咸(W. Chatham)提議擴建的大潭篤水塘落成,整體儲水量由4億7百萬增至12億加侖。
香港唯一石砌輸水道古蹟
既然大潭水塘分成幾部份,要跨越山峽與湖泊,橋不可或缺。與上水塘同年落成的一條石砌輸水道(Masonry adeaquct),行人在上,水流在下。李偉明踏踏橋面,手放在欄杆上,「這條橋全長42米,由13支花崗石砌成的支柱承托,最短的石柱也有3.5米高。輸水道將淺水灣半山的山水引入水塘,表面以花崗石板鋪蓋,設計成人可行的橋。」
這條上水塘石砌水道,是香港目前唯一的石砌水道法定古蹟。但放眼世界,有不少聲名顯赫的水道橋。西班牙中部的塞哥維亞輸水道(Acueducto de Segovia),建於公元1世紀,以167個拱門支撐。輸水道將來自離城17公里的河水引入城內。法國的加爾橋(Pont du Gard)同樣建於古羅馬帝國時代,目的是將尼姆城以外50公里的天然泉水引到城內。
英式拱橋藏身戰前水塘
相信不少到大潭郊遊的市民,都會對一條近大潭道水塘入口的三孔石拱橋留有印象。站在橋上,可遠眺大潭篤水塘主壩,及壩頂的大潭道。李偉明介紹這條橋的制式,橋有三個半圓拱券,每個圓孔之間相距一樣是50英呎(15.2米),相等於1.5架巴士長度。
拱橋(Arch bridge)原來需要較高建築費及技術,而廣東人出於經濟考慮,傾向建造平橋(Flat bridge)。「拱橋如何承載行人重量呢?原理在於橋的拱頂有塊拱心石,透過券面石,向左右兩面傳送負荷力到橋墩。橋身同時由拱頂加厚,將磚石疊到橋墩,兩者緊密相連,有更好的抗震力。」當水波平靜,拱橋的半圓拱倒影水中,線條分外優美。
「中式拱橋多見於江南地區。大概是迎合才子佳人,拱橋通常有額外的裝飾如龍頭鳳尾。但英式拱橋設計樸素,建於1858年的威爾斯古橋Hengoed Viaduct,就與這條大潭水塘拱橋頗為相似。」李偉明指,維多利亞式古橋在香港能保存至今,難能可貴,而且它見證香港水利工程發展,可謂珍貴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