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彌敦道踩單車】香港能像紐約,建市區單車走廊嗎? 

撰文:柯詠敏
出版:更新:

編按:你試過在彌敦道上騎單車嗎?
或許你會覺得很危險,聽著四周的引擎發出粗糙的聲音,巨大的貨車和傲慢的私家車在身旁往來不斷,別人「鐵包人」,你卻「人包鐵」。
但原來之於市區單車使用者,最危險的並非汽車,原來是馬路設施的潛藏陷阱。例如巴士站的道路上,會油上厚厚的油漆,寫上「巴士站」三字,原意是提醒大家此乃巴士站,但因為油漆太厚,使地面變得凹凸不平,可能使單車使用者失去平衡。
政府近年於新界及新市鎮大力發展「單車友善政策」,但市區則以危險、道路繁忙、以免意外發生等理由拒絕發展,難道市區居民沒有騎車的需要?

(Getty Image)

事實上,全球越來越多城市設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方便城市居民或觀光客在城市內短距離移動,並帶動節能減碳的意識。香港單車同盟成員陳家良認為,完善的單車友善環境需要其他交通營辦商協助,但必須要政府牽頭。他指出即使條件與香港相似的紐約,亦大力推動在市區騎車。

紐約:全市單車徑長達1,000公里

紐約人口密度是香港的1.7倍,而單車使用人數在2014年已逾21,000人次,為全國最高。當地市政府近年不斷改進單車設施及網絡,讓紐約成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單車友善城市。

紐約市政府於2008年在曼克頓劃出三款單車線:具保護設施的獨立單車徑、在馬路旁而不設緩衝區的單車線,以及單車與汽車共用的車路,大大提高市民以單車代步的意慾。現時全市的單車徑長達1,000公里,單是去年已增設12公里。

而紐約公用單車系統(Citi Bike)自2013年啟用以來,市內已有逾1萬輛單車可供租用,並有300多個單車站提供租車及還車服務。預計2017年達到12,000輛單車及700個車站。美國的巴士在車尾部分亦會安裝單車架,方便市民以單車作接駁工具。

紐約的公用單車系統(Citi Bike)於2013啟用,市內設有6,000輛單車及300多個單車車站。( Getty Image)

在市區騎車乃天方夜譚?

香港單車同盟成員曾建議,在港島東設立一條單車走廊,配合政府的「東區走廊下之行人板道」計劃,在油街至海裕街之間的東區走廊橋底興建一條約2公里長的行人板道。香港單車同盟則建議在行人步道旁加上單車走廊作板道,讓單車使用者及行皆可享受優美的海濱環境。

 

外國成功例子比比皆是,類似的還有台灣的「微笑單車」計劃、英國的《倫敦單車網絡設計手冊》,各地大城市均寸金尺土,但香港是否比這些地方難以實踐?


學者:政府僅視單車是消閒康樂用品,未從交通角度設計道路

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伍美琴教授初步贊成組織的建議,惟要考慮走廊有沒有相應的單車設施配合,以及路面情況是否適合單車行駛。

她認為,一條完善的道路(Completed Street)並非由私家車、汽車作主導,而是每個道路使用者都有公平使用權利,「我相信沒有一件事是做不到,關鍵在於去思考如何做好一點。政府的思維仍然停留於單車是消閒康樂用品,沒有從交通角度去設計,自然不能滿足單車代步的市民。不過,市民大眾可集思廣益,思考如何從自己社區做起。」

她建議社區可自發商討可行的方案。例如於周末設計一條臨時單車徑,民眾試用後再逐步更改。她補充,規劃單車徑並非只是劃一條線,當中牽涉到多個問題,如停泊、接駁方法等,需要逐步去改善。

每天下班後身心疲憊,市民往往要塞進擠擁的車廂,或是在巴士內漫長的等待,侷促的環境令心情極為煩躁。單車卻可以擺脫這種「困局」,享受自由自在的空氣。

市區居民無法自由自在以單車代步,到底是馬路太危險,易生意外,還是道路設計僅容得下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