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異想】未有香港仔,先有「香港村」?名紳周壽臣都係村民?
我城因出口香木而命名為香港,是很多人的固有認知,若然追本溯源,最初喚作「香港」的地方是在哪裏?
黃竹坑有條名叫「香港圍」的小村落,原來比我們認識的香港更年長,老村民說:「未有香港已經有呢條村。」
是否真有其事?
「香港」一名 早見於明代地圖
談到「香港」這個地名的起源,背後藏著一個個疑幻似真的傳說,例如香港原指一條泉水甘美的瀑布、曾被海盜香姑佔據的海港等,惟上述說法後來都被歷史學者推翻。根據歷史學博士魏白蒂《香港得名源考》,自明代開始,東莞南部及新安縣(包括現在香港瀝源及沙螺灣)出產的香木及香品皆從尖沙咀運到石排灣,再船運至外地。據學者饒玖才《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載,明代中葉(約16世紀)郭棐的《粵大記》地圖已有「香港」,大槪是如今香港仔、石排灣一帶,鄰近小村則名為「香港村」,不過經歷清初遷界、居民遷離家園,那條香港村已經消失,洋人接觸到的已是復界後的香港村。
饒玖才寫道,廣東人周啟文於1759年重新建立香港村(別稱香港圍,今黃竹坑舊圍),並以務農為生;至19世紀60至70年代,村民後代越來越多,遂在溪澗(黃竹坑)之南另立新圍(今黃竹坑新圍),著名華人領袖周壽臣爵士更是於新圍土生土長的居民。
自16世紀中,歐洲商人及水手常在香港仔一帶補給食物及淡水,從蜑家漁民口中認識這個港灣及香港村。到18世紀,已有英文著作用「香港」稱呼這個島嶼。至1841年,中英雙方起草《穿鼻條約》,「香港島」這個名字首次在國際文件中登場,隨著殖民地擴展,英國把整個地區(港九新界)合稱香港,又把石排灣一帶易名為香港仔。
今日香港圍=隱蔽寮屋村
沒想到,這條有200多年歷史的村落至今依然存在,惟經歷多次地區發展,舊圍大部分地方已被政府清拆,餘下建築頗為隱蔽,昔日風貌亦難復見。記者沿黃竹坑徑的指示牌,經過一棟棟簇新的醫院建築才找到村口,雖然名字帶有「圍」,但是外面沒有圍牆,村內格局也不像傳統圍村,沒有中軸線、神廳及門樓、房子不規則地排列,以單層寮屋為主,居民更多為雜姓。
到了21世紀,縱使作為「香港起源」的痕跡已經淡薄,不過香港圍的村民坤嫂猶記初搬進來時,村長(周壽臣的兄弟)簡略說過這個地方的歷史,「村長話,未有香港呢個地名,已經有呢條村,叫香港圍。」正如200年前,英國使節眼中的芳香天堂,至今只剩下文字與口述記載。
八旬居民:躲避日軍發現村落
坤嫂今年84歲,在舊圍住了60多年,是最老的一批村民。日軍侵略香港時,她與丈夫坤叔為了避難,意外發現舊圍,並得村民收留暫住,當時連同坤叔、坤嫂,村內只有四戶人家。坤嫂憶起往事仍充滿惶恐,「入黑不能開燈,把臉抹得又黑又髒,不可以讓日本人發現。」最後,四戶人成功在戰亂中活下來,50年代戰後社會逐步復興,村內開始有人耕田種菜,坤叔、坤嫂則在後山養豬,養肥了便運到西環賣掉,「那時候出出入入也要鑽樹林,到香港仔也要花一個小時。」他們又花了幾個月,四處拾破爛來建屋,一磚一瓦得來不易。到了今天,乘地鐵到香港仔僅花數分鐘車程,實在難以想像昔日情狀。
坤嫂表示六、七十年代的舊圍十分興盛,戰後大量中國難民湧入,約有百餘戶人家在此定居。當時村內有兩間士多,一家在村口、一家在村內,主要賣柴米油鹽,以及汽水、麥芽糖餅等小朋友喜愛的食物。村口的南記士多便是由茹秀南經營,「我在1970年正月初三搬進來。」85歲的他說起往事彷如昨天,「那時候,村裏小朋友多着呢。」1970年代末,政府在舊圍大幅收地,開始興建香港仔隧道。茹先生把心一橫,每日包辦附近地盤工人的伙食,生意越做越大,茹氏一家忙個不停。後來工程完成了,工人也散了。如今麻將房房門深鎖,村內亦再無士多,但茹先生說起往事仍一臉自豪。
學者:周壽臣是「正宗香港仔」
香港圍的歷史看似威風,樹仁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周子峰卻說,香港圍其實是一個不受英國重視的小村落,「英國佔領香港早期,香港圍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地方,在他們眼中不值得大書特書。」談到香港圍與香港歷史的關係,他表示仍有許多爭論,但認為周壽臣為香港圍的代表人物:一來周壽臣在新圍土生土長,乃「正宗香港仔」;二來他是早期被選中送往美國讀書的「留美幼童」;三是周壽臣對香港具有貢獻,如興建兒童工藝學院(今易名香港仔工業學校),推動教育,以至今日的壽臣山、壽山村等地名亦有他的蹤影。
與舊圍變得平平無奇的村貌相比,新圍仍保留一些傳統民房及一棟二級歷史建築「新圍十號」。大家除到新圍尋訪朝聖「香港村」外,亦可欣賞這些古老房子。
參考資料
魏白蒂《香港得名源考》
劉智鵬、黃君健《黃竹坑故事:從河谷平原到創協坊》
饒玖才《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