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道理家族檔案館 揭紅磡百年蛻變:黃埔花園前身是遠東最大船塢

撰文:陳銘智
出版:更新:

講起紅磡,香港人會想起黃埔花園、隱世小店、掃街好去處。唔講唔知,原來100年前的紅磡是重工業地帶,有英泥廠、發電廠、船塢。中電掌舵手嘉道理家族在2007年創立私人檔案館「香港社會發展回顧項目」(The Hong Kong Heritage Project),透過地圖、紀錄、照片等一手歷史資料,還原紅磡百年變遷。

九龍船塢可說是紅磡的前世。今日我們對紅磡的印象止於黃埔花園,一代中產花園城市的美好,而綜觀紅磡百年來變廠為家的歷史,暗合香港產業發展沿革。(香港社會發展回顧項目提供)

這天一行十幾人從何文田站出發,途經蕪湖街的觀音廟、寶石戲院、寶其利街、黃埔花園黃埔號、海逸豪園。電廠、船塢變豪宅,「香港社會發展回顧項目」因應開館十周年,與保育團體「活現香港」陳智遠合辦「廠」出新天:紅磡蛻變之旅,告訴你一些保留至今的紅磡面貌。

填海後消失的海灣   紅「磡」字源自凹入海邊的泊船位   

根據《新安縣志》記載,紅磡最早稱為赤磡村。「磡」字解作凹入海邊的泊船位,以前這裏是紅磡灣,九龍船塢和中電發電廠曾經設置在此。不過上世紀8、90年代大型住宅區發展,船塢和電廠搬離,紅磡灣因填海工程拉直而消失。陳智遠說,紅磡最初有3條村:紅磡村、土瓜灣、鶴園合稱「紅磡三約」。土瓜灣本名土家灣,土瓜灣之名有兩個起源,一是海灣似土瓜(蕃薯),二是過去這裏是性病患者的隔離區,土瓜易種,他們便種土瓜自力更生。鶴園則是福建人(鶴佬)聚居地,因而得名,位置在今海逸豪園附近。

昔日紅磡人口稀少。直到1868年後外國公司在此建立船塢,重工業興起,吸引不少男性聚居工作。1897年,整個九龍人口為26,000人,有19,000人是男性。紅磡是九龍第二大人口密集區,有6,000人;油麻地最多,有8,000多人居住。

中電工種曾以種族劃分  華人任低技術勞工、雜役

每年農曆正月廿六,大批善信會前往紅磡觀音廟「借庫」,場面熱鬧。觀音廟正是由三約街坊在1873年所建,1902年村民在廟的左邊興建村公所,右邊建書院。紅磡曾經在日治時期遭盟軍轟炸,死傷200餘人,惟獨觀音廟絲毫未損,人稱顯靈。但陳智遠估計是觀音廟後的大環山,令它難被擊中。大環山現已不存,鏟平後變成今日的家維邨。

村公所現在是一間中醫館,但從門前寫有對聯,仍可見其功能:「公道自在人心,公事期諸公辦;所在無分中外,所行無忝所言」。陳智遠特別留意「所在無分中外」一句,說當年紅磡明顯是華洋雜處。

紅磡觀音廟以「觀音借庫」聞名。不過從紅磡地區發展史來看,這廟可是早期華人社會具體建立規矩和促進生活質素的功能,辨義學、村公所,正是為了解決紛爭、教育大眾。(倫星揚攝)
這就是當年中電員工辭職紀錄簿,包括其姓名、國籍、相貌,可見上世紀初的大企業,華洋雜處。而不同種族又會專門擔任某些崗位,如印度人通常是保安員,監視華人勞工。(香港社會發展回顧項目提供)

華洋雜處,皆源於1870年啟用的九龍船塢(Kowloon Docks)及1901年創辦的中華電力。九龍船塢前身是聯合船塢公司產業,1868年落成。不過兩年後,聯合船塢被香港黃埔船塢公司(Hong Kong & Whampoa Dock Co)收購,發展到1905年,有4000多名員工工作。除商貿船外,九龍船塢更和港英政府合辦軍塢(Admiralty Dock),能接收軍艦,是當時遠東最大船塢。直到上世紀70年代,造船業不景,黃埔船塢與太古船塢合併,並在1978年將九龍船塢就到青衣島。

中電第一座發電廠位於紅磡漆咸道,主要為油麻地供電。陳智遠手執一份由檔案館提供,上世紀20年代尾中電「員工辭職紀錄」的副本,證明當年中電內的工種以種族劃分,保安員通常由印度人擔任,華人是低技術勞工、雜役,而白人則是工程師。

寶石戲院在1970年開業,是昔日為勞動大眾提供娛樂的街坊戲院。內部裝潢仍像七、八十年代,至今仍採用人手劃票,一切顯得簡陋,但勝在票價比新式戲院便宜。(倫星揚攝)

嘉道理奉港英政府之命抗日  遭運到上海軟禁

嘉道理家族是香港顯赫有名的富豪大族。世居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近代輾轉到印度孟買、中國上海發展生意,來到香港落地生根。嘉道理家族在港第一筆大生意,便是從英資新旗昌洋行(Shewan)收購中華電力,以紅磡為基地,興建鶴園發電廠,其特色是高聳的煙囪及噴出的黑煙。直到二戰之前,生意仍不斷擴張,主要供電給九廣鐵路及半島酒店;又於20年代與港督金文泰達成協議,首次供電到新界。

香港保衛戰期間,中電掌舵人羅倫士‧嘉道理(Lawrence Kadoorie)曾奉港英政府之命,炸毀鶴園發電廠,阻止日軍奪得電力,此舉造成九龍大停電。日軍攻陷香港後,羅倫士與其他香港上流人士一併運到上海軟禁。當天陳智遠播放羅倫士親述的片段提到,羅倫士是戰後第一個從上海返港的戰俘。

到紅磡「掃街」的人應該見過這座小小的福德古廟。它與差館里的觀音廟遙相呼應,牽連同一段歷史。日治時期盟軍轟炸紅磡,死難者的骨灰便是安放在這廟的牆身之中。至今仍不時有人上香、祈福。(倫星揚攝)

羅倫士憶述,返港之路遙遠,他試圖說服英國空軍接載他到香港,協助政府重建。起初英國空軍拒絕,後來加上美軍幫忙,羅倫士才穿起美軍軍服,坐在一大堆從倫敦運往香港、用於重建的鈔票上,乘物資運輸機返回香港。

「電廠只剩下一部渦輪機能運作,幸好空軍中有人是電廠工程師,修復好其他設備。等到其他工程師都從集中營回歸,發電廠才正式運作,支援香港戰後重建。」陳智遠稱許羅倫士雖非土生土長,但從他急欲趕回香港重建,可以見到上世紀的顯赫大族,亦會對香港開始產生身份認同、歸屬感。

羅倫士嘉道理接掌中電後,積極擴充業務。直到戰前,中電供電網已經覆蓋九龍及新界大部份地區。圖為1940年,鶴園發電廠擴充的開幕典禮所拍。(香港社會發展回顧項目提供)
李藹慈說,07年米高嘉道理清理位於聖佐治大廈的家族辦公室,發現都是珍貴的歷史資料,遂成立私人檔案館保存。這是羅倫士嘉道理生前愛用的公事包,伴隨他出走四處,如今已成歷史。(倫星揚攝)

私人檔案館填補戰前歷史空白

由現任中電董事館主席米高嘉道理成立的「香港社會發展回顧項目」檔案館,位於紅磡中電總部3樓。項目推廣經理李靄慈介紹,檔案館涵蓋嘉道理家族經營中電、慈善事業、嘉道理農場、香港上海大酒店集團、太平地氈各種產業的歷史資料,分為商業紀錄(如會議紀錄)及私人紀錄(如家族成員的通信),合計有逾2萬份資料。部份藏品包括淪陷時期,一本盟軍情報員的翻譯手冊,外觀似打字機的舊式計算機、戰前上海大酒店的帳目紀錄,以及60年代的紅磡地圖等。

歷史檔案經理張有為說,由於館藏多是紙張類型檔案,檔案庫要長期保持乾爽,對空氣條件、如何取出及整理皆有一定要求。他又說,自己研習檔案管理學出身,未參加項目前,已經從事有關行業。(倫星揚攝)

陳智遠認為有關戰前的資料,往往要靠口耳相傳,準確度難免存疑,而私人企業檔案是追溯歷史的一手資料。他希望更多企業能效法嘉道理家族,成立檔案館,為保存本地歷史出力。

「廠」出新天:紅磡蛻變之旅將於2月11、18及3月4日舉辦公眾導賞。如有興趣,可留意「活現香港」臉書專頁

這次的紅磡導賞團名為「廠」出新天。紅磡百年變遷,就像關於一間工廠如何轉變成香港人理想中的家園。(倫星揚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