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達人|資深傳媒人曾智華分享快樂之道:這個世界有人需要你
因應醫療科技進步,人類的壽命得以延長,若以60歲為退休年齡計算,退休生活可長達20至30多年。根據政府去年的人口統計數字,65歲或以上的人士多達137.7萬,如何「退而不休」成為不少人需要面對的課題。資深傳媒人曾智華(Luke Sir)曾任職香港電台多年,至2014年退下火線,自此成為「退休達人」,不時在報章撰寫專欄,以及在網上分享退休心得,「很快便會沒有退休這回事,只有人生」。
攝影:余睿菁
今年67歲的曾智華,服務香港電台電視部及電台部多年,《晨光第一線》及《清談一點鐘》均是聽眾耳熟能詳的節目。退休後他隨即「轉跑道」,「對我來說,是沒有退休概念的,我只不過離開政府,建立自己另一個舞台」,曾智華認為自己仍然精力充沛,不能就此停下來,故選擇繼續在報章及網上撰寫文章,分享自己的退休生活及對時政的意見。
曾智華的退休生活既規律又充實,每天清晨5時起床,看過新聞後便會吃早餐,然後去晨運,還會抽時間寫東西,至傍晚又會自己買菜,吃過晚飯後便會在網上欣賞喜歡的歌手的演唱會片段,喝點酒後便會睡覺,他又表示,每星期也有四天會外出跟朋友吃飯,絕對是身心健康的退休人生,「我能做的事還有很多,所以我的生命仍是非常豐富的」。
希望他們明白,其實他們需要建立另一個舞台,令自己人生繼續有意義,而那個舞台不再是賺錢,不再需要權力,只不過是每日起床的時候,這個世界有人需要你。
男性高層退休後「特別慘」
但並非人人的退休生活都如此美滿,曾智華形容,有不少任職至高層的公務員或是大機構的管理人員,退休後「特別慘」,「尤其是男人,因為他們未退休前,多數有很多責任,有一班下屬聽他指揮,每日都讓他決定很多事。但在公務員架構,紀律部隊到了57歲,普通公務員到了60歲便要退休,從那一秒起,所有東西全都沒了」。曾智華指的東西,便是權力和福利,「這對很多曾經擁有權力的人來說,是一件很震撼的事,他們不知如何度過下半生,因為找不到生存下去的意義」。他更透露,曾認識過這類人,停止工作三至四個月後,便開始有抑鬱徵狀。
「希望他們明白,其實他們需要建立另一個舞台,令自己人生繼續有意義,而那個舞台不再是賺錢,不再需要權力,只不過是每日起床的時候,這個世界有人需要你。」曾智華憶述身邊一名朋友,退休後視力欠佳,已幾乎看不到東西,但他仍然選擇每天去探監,「香港的監獄,有八成人都是沒有人探望的」,故有不少社區組織會主動協助他們,讓有心人可以向他們送上關懷,「如果你肯做的話,也可以加入這些機構,每日都會有人期待你的出現」。領展前對外事務總裁盧炳松退休後成立了「基督為本基金」,專為臨終者圓願,曾智華也是該機構的董事之一,七年間已為超過100人完成臨終願望。
你喜歡走到多遠便多遠,你想工作到什麼時候,便工作到什麼時候,很快便會沒有退休這回事,只有人生。
沒有退休 只有人生
退休生活對不少人來說,好像是遙不可及的事,但要退休生活無慮,規劃工夫可不能拖至年老時才做。曾智華退休後先後出版了三本書,都與退休有關,第一本書便是《快樂退休》,「沒有人有義務令你快樂,除了你自己」,他認為不少人無法享受快樂的退休生活,源於年長時仍需擔心財務問題,「因為經濟未處理好,但經濟並非退休時才去處理,而是20多歲出來社會工作時,已開始處理」,故他又出了第二本書《有盈退休》,向讀者分享如何才可得到財務自由。今年他又出了一本《優雅退休》,找來不少好友如周梁淑怡、蔡瀾、胡楓、曾俊華等分享退休人士如何繼續發光發亮,活出真我,「你喜歡走到多遠便多遠,你想工作到什麼時候,便工作到什麼時候,很快便會沒有退休這回事,只有人生」,曾智華笑着說。
場地提供:九龍東如心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