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係土地問題?盤點香港十大最浪費公共空間(下)
「土地問題」被指萬惡之源,但香港不少土地並沒好好善用。它們有些長期閒置,有些規則過多,令居民難以使用。這樣的空間,「總有一個喺附近」。01社區選出10個最值得關注、被浪費的空間作年度總結。
6. 天橋底空間 擺巨石花槽 阻人進入
香港有1300多條行車天橋和700多條行人天橋,橋底下有大量空間,有無限可能性,例如改為社區設施、過渡性房屋的試點,即使只保留一為塊能進入的空地,同時可好使好用。
不過,香港大部分橋底空間都加上花槽,或加上巨石、尖石屎等的設計,防止路人進入,亦是驅趕露宿者的手段。政府近年亦有嘗試改造橋底空間,但在觀塘的「反轉天橋底行動」卻引起部分公眾不滿過份規劃及管理。去年,新成立的非牟利團體「藝土民間」在零競爭下獲選觀塘天橋底土地營運權,引起不少爭議。天橋底空間該如何使用、社區的角色在哪,仍有待探討。
詳細報導請看:【公共空間】天橋底下的N種玩法
7. 部分街市空置率奇高 不如讓民間搞旺
香港一些新市鎮沒有食環街市,一些地方的食環街市卻長年空置率高企。最港「最吉」街市為荃灣荃景圍街市——空置率高達79%。據2014年資料,洪水橋街市空置率約63%,同益街市為58%。不過,愈來愈人關注街市空置問題,例如「城西關注組」去年7月眼見西營盤街市頂層空置多年,便在西環正街擺地攤;大埔社區學堂亦在寶湖道街市借「隨喜」生活雜貨店舖位,辦社區實驗、賣有機菜、搞導賞團,希望發揮街市作為公共空間的可能性。
詳細報導請看:全港「最吉」街市(下):先天不足 食環一錯再錯
【無街市買餸難(三)】朱凱廸拉隊搞旺街市 冀扭轉執笠命途
8. 德輔道中改作電車行人專用區 還路於民
近年愈來愈多人批評香港發展以車為本,希望將城市變得更人性化。據2015年規劃署資料,在香港已建土地面積中,有14.8%土地劃作道路之用,道路佔去香港不少土地。據運輸署2014年的《香港道路交通擠塞研究報告》,私家車只運載16%的每日總路面乘客,卻佔了七成路面流量。去年有團體向城規會申請將德德輔道中改劃為電車行人專區,也成功爭取將德輔道中變做行人電車專用區半日舉辦「非常()德」活動,示範由下以上推動城市改劃。
詳細報導請看:直擊德輔道中瞓草地 反轉街道的民間實驗 上班族:空氣好多了
德輔道中9.25變行人電車區 始自16年前塌棚意外
9. 行得嘅青荃橋 冷待行人
香港可以步行橫越的海峽,只有兩個;其一就是位於青衣與荃灣和葵涌之間的藍巴勒海峽。在青荃橋(青衣北橋)上橫越海峽,本應可享受海景和海風,但青荃橋對行人並不友善:車速快、廢氣多、嘈吵、圍欄高又遮擋風景,令到步行樂趣大大減低。外國有不少跨海大橋興建時兼顧行人需要:紐約布魯克林橋就分有上下兩層,行人及單車走上層,車輛走下層。倫敦塔橋就有車速限制(時限於32公里以下)、18噸以上的車輛不能使用。香港會否可以參考?
詳細報導請看:青衣行路到荃灣-香港人-唯二-可徒步橫越的海峽
青衣北橋「冷待」行人 入口隱蔽難察覺 專家:欄杆過高如監獄
10. 入夜後關閉的公共空間 市民照夜闖
港人工時長,放工去邊好?原來不少公共空間晚上會關閉,想找個地方閒坐、跟朋友聊天也難。不少康文署管理的公園及遊樂場會在晚上11時關閉,包括一些較大型的地區區性公園,如坪石遊樂場、牛池灣公園、佐敦谷公園等。01社區發現,不少市民入夜後會找到方法闖進已關閉的公園,繼續跑步、打球、與朋友聚會,享用這片被關閉的空間。
社區裏有不少空間沒被善用,但過去一年,民間也留下了不少嘗試改造、騎劫空間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