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之春】讓無家者逛街揀靚衫 深水埗街店年廿八開張
「平等共享」運動在全球蔓延,諸如南非的「The Street Store」、伊朗的「友善之牆」,鼓勵大家把衣物掛在牆上,讓無家者及有需要人士選擇自取,挑戰傳統慈善「施與贈」的二元關係。周六年廿八天氣寒冷,這場運動由國際間蔓延到深水埗:一班有心人在面書上開設專頁,收集衣物,準備在深水埗天橋底為街友舉辦「暖心街店」。在香港這個每一吋空間也被嚴控監視的城,要找一面可用的「友善之牆」並不容易。
新年到了,寒冬之中,有保暖衣物想要給無家者和有需要的人嗎?本周六(年廿八),「暖心街店@深水埗」會把一個無家者棲宿的天橋底變成一個特別的pop –up store。大家捐贈的衣服會以卡紙架掛起,鞋子在紙盒裏展示,更會有鏡子及度身軟尺,讓附近的無家者及有需要人士「埋嚟睇埋嚟揀」,隨便選擇心儀靚衫。
搞手之一的Patrick指,他跟朋友們是受到外國的The Street Store啟發,「除了要關注無家者物質上的需要,他們的心理需要也很重要。我們希望讓他們覺得受尊重。」Patrick亦強調,用搞「街店」的形式,是希望超越「施與受」的關係,「我們希望有需要人士有閒暇和選擇的空間,其間也造就跟不同人交流的機會。」Patrick說。
Patrick本來希望能把活動地點盡量靠近避寒中心,早已跟友人到場視察,但卻碰上不少困難:公園由康文署管理、私人物業和公屋的牆又不能碰,結果只能選址距避寒中心有5分鐘腳程的地方。「我們也不希望街友們要走一段時間。但避寒中心附近實在沒有其他位置。」Patrick無奈道,香港未能孕育更多平等分享活動,正正因為可用的公共空間太少。
照理,『牆』由人起,就有其業權。但是香港更大的問題,食環署會話你阻街,這個不准那個也不准。
香港,牆也有業權,不能為公眾所用,因為屬於該私人物業。人權律師莊耀洸稱,公共空間的使用受管制,其實是一個現實問題多於法律問題。「照理,『牆』由人起,就有其業權。但是香港更大的問題,食環署會話你阻街,這個不准那個也不准。」莊耀洸說。
平等分享、資源共用,讓人從物件中重新感受人與人的關係。但在香港,當管理和驅趕才是街頭的王道時,「友善之牆」或「暖心街店」又能否遍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