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灣15,000人僅一超市 長發街市檔主承辦島上首個鮮活市集
2009年前政府規定,每一萬人應有約40個街市檔位。人口達15,000人的馬灣卻只有一個超市,不少市民須到青衣或荃灣買餸。近來島上多了個市集,原來搞手是半年前罷市的青衣長發街市商會主席李錦源,一個人籌辦,為萬多人提供新鮮菜、雞、豬、魚和水果。
萬五人幫襯一間「高級版百佳」 買餸須出荃灣
馬灣是座小島嶼,東接青馬大橋至青衣;西接大嶼山東北部。島上八成多居民住在珀麗灣,其餘散落在一街之隔的馬灣村。島上居民「焗住幫襯」珀麗灣商場內的「高級版百佳」Fusion買餸,但如要多點選擇的鮮活,便要出島。最近的青衣街市選擇及規模有限,不少人寧願搭20分鐘巴士到荃灣買餸。不過,馬灣是車輛限制區域,除數條巴士線及的士,其他車輛不能內進。如要外出買餸,便要預準巴士時間。
長發檔主不獲領展續約 轉戰馬灣
在長發服務廿多年的李錦源已經年屆60歲,跟不少檔主一樣都希望能做到退休。然而,罷過市、示過威、掉過淚,仍無阻建華((街市)管理有限公司)入主長發街市及其翻新計劃。他一心想着十月長發翻新之時便退休。
馬灣村有業主欲出租村屋三個地舖位設立街市,故發訊息予Facebook群組「長發街市關注組」並聯絡李錦源。他指,業主也是本島居民,家人也需要在島上買餸,所以堅決要辦街市。李錦源認同:「街市是民生問題,如有地方畀我哋做個街市,服務街坊都是好事。」
於是李錦源到馬灣視察,站在珀麗灣閘前,即馬灣大街村東1,3,5號三個地舖位對面,逐個居民問:「對面搞個街市,好嗎?」結果他問過的一百人中絕大部分人支持,「只有一個人反對,說會搞到污糟。」他認為「有得諗、有得玩」,遂在八月與業主簽約,而租金也是「負擔得起的」。
花甲之年初學賣魚 「我是承租人,死都要死掂佢架啦」
在島上建立第一個街市,李錦源從一個小檔主變成一個市集承租人,接管三個舖位。從裝修、概念設計、入貨、搞牌照、營業「一腳踢」。
賣了廿多年雞和豬的李錦源,深知道街市最緊要種類齊全,人們傾向在同一地方購齊所需。然而,賣魚佬非常難尋,因為魚穫愈來愈少、休魚期愈來愈長,毛利少,入行者少:「以前對面魚檔走了後,三年也沒人承租!」李錦源把心一橫,決定自己兼賣魚。
踏入花甲之年才初學賣魚,他直言是「極大挑戰」,「完全唔識,唯有邊做邊學」。他指,魚市場有其行規,不能隨便「攞貨」,尤其是近年魚穫減少,貨根本不夠分。在朋友介紹下,他勉強找到朋友在長沙灣「攞貨」後運來馬灣,代價是中間人賺一手,成本較高。
「我是承租人,死都要死掂佢架啦!」他大笑幾聲,卻告訴記者,這幾個月壓力極大,由一個檔變成三個檔,由小租戶變成整體承租人,「瘦了十多磅。」
由公屋轉戰中產屋苑 重新建立社區網絡
在長發建立了廿多年的社區網絡「一朝喪」,一個本身在屋邨的街市佬,如何在這個陌生、從沒有街市、車輛限制落貨的中產小島重新出發?李錦源自有一套哲學:「街市畢竟是服務性行業,對客最緊要老實。」他說自己的冰鮮雞比超市賣便宜了五元,只希望能培養居民買餸習慣。
作為外來人,李錦源也絕不害羞:「平日多跟人打招呼。這裏的街坊都好友善。這兒多人養狗,我便跟狗打招呼,哈哈……要混入這個社區,就要明白這個社區的特點,發揮其特點。剛剛出世的小孩要學行路,一定要有左右手,我的左右手便是員工和街坊。最緊要街坊支持。」
街坊支持 屋苑不准宣傳
居民關太對馬灣多了個售賣鮮活的選擇感到滿意:「方便多了,像今天那麼大雨,要乘車出去就麻煩了。」鍾太說,平日多數出荃灣買餸,會支持這個街市,但認為舖前位置可再多加清潔。
李錦源坦言現時生意「一般般」。他試過向珀麗灣申請入內派發宣傳單張,惟不獲批准。不過,他知道不少Facebook群組如「馬灣坊會」也很支持,有街坊看過Facebook推介後下來買餸:「街市在這帶旺了人流,帶旺其他商戶,舊時這邊沒人步行的,都只去巴士站。」他笑笑說:「守落去都應該有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