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園新村・一】圖解新村:四成地公耕聚會 無車綠色村

撰文:李慧筠 陳穎然
出版:更新:

一個「新桃花源」有如羅馬,不是一日建成。
六年前,社會人士群起反高鐵,保菜園村,保不住。村民用驚人毅力,集體搬村,建村。在充滿妥協和艱難的路上,他們終於望見彼岸漸明,入伙可期。菜園新村是否「桃花源」?不知道。重要是,他們完成了香港從未完成過的——民間建村的創舉。(系列四之一)

「像我這樣住樓的香港人,從未想過要如何自己設計居所。」導賞團在寒風中聽著支援組成員陳秉鳳說。她續說,「村民比我們掌握更多。」

「重點是把舊村生活模式或特性抽出來,放入新村設計,甚至比舊村更好。建新村的機會可一不可再。」
菜園村支援組成員陳秉鳳

保留舊村原有的:車不入村、耕地、耕寮

村民盡量保留與舊村相同的居住環境,在村內不設車路。(黃寶瑩攝)
新村堅持不起車路,令車不入村,於是村中動物、小朋友可以到處跑,鄰居容易碰面打招呼、分享食物
以前舊村每戶也有一塊耕地,分散於村民居所,現在新村的耕地是公共耕地,公田聚集南北兩處,村民家窗外就看到農田。

菜園舊村向來都在實踐綠色生活,新村也會延續。村民高春香帶着我們來到「老人田」,這片耕地由鄰村村民曾伯協助覓得,由地主相借。農地附設一個引水的小水塘,可作灌溉之用。由於位置便利,村民把這片耕地讓給十多戶年邁村民使用。看著鄰村的房子,連着前方一片農地,高春香一臉欣羨,「務農而生的人應該像這樣,舊菜園村也像這樣……」


新村附近還有一處「先鋒田」,以每三年續租一次的方式承租。初時村民在此試行集體耕作,並嘗試有機耕種,現在由村民阿竹主理,生產有機作物出售,如花生、新鮮蔬菜等。

舊村農田比較大,有足夠地方放置農具,新村每戶也可以選擇建一個耕寮,放置農具。

村的未來:公共空間、龍眼樹林、魚塘……

新村保留了買地時已有的魚塘和龍眼樹林,日後或者也會興建生態池作農業用。
「村內有很多公共空間,到處都可以與村民互動。」
村民陳太

舊村重視社區交流,新村也會將此發酵,因此有四成土地是公田及公用設施,以增加居民互動,加強村內的社區關係。

目前新村落實的公共空間最少有三個,包括建村紀念亭、集會廣場(停車場)、土地廟廣場。其中建村紀念亭是村民期待之休憩空間,未來將展覽菜園村在長年抗爭期間的單張、書本及作品《青苗上河圖》等,並為村內導賞團的集合點。

沒有實踐的規劃

一些生態村想像的設計,例如綠色屋頂、水循環系統,村民公共的水錶箱,最終也沒有在菜園新村實現,一來因為成本考慮,二來是有可能為村民帶來不便。

三種樓房設計 村民自行改造

築師參考村民意見及傳統建築特色,設計出三種屋型。(王維仁建築設計研究室)
「房子之間要有較好的距離,通風和採光都比較好。」
香港大學建築系系主任王維仁

一路向南進發,房屋外牆顏色從雞蛋黃、粉藍變化到灰白,可以猜想屋主的喜好和性格。

 

根據復耕牌照許可,菜園村村民可興建每層400呎的雙層房屋,與三層各700呎的丁屋不同。負責菜園新村設計的香港大學建築系系主任王維仁指,設計不用盡每一吋土地建屋,主要考慮自然光和空氣流動性,「房子之間要有較好的距離,通風和採光都比較好。」在設計新房子時,王維仁亦刻意保留舊村的傳統建築特色,例如三開間,即是屋內空間共分3部分,中央和兩旁的空間對稱。

「50個房子建成一模一樣一定不好看,而且每戶座落的地形都不一樣,要有不同形狀去調節。」王維仁發現舊村的房子各有特色,最後以「原型加調整」的原則,發展出長型(開間型)、H型及方型三種基本原型,為村民提供多元化的選擇,再按照他們自己的喜好和需要,改變房子的設計和間隔。村民游伯稱,他最喜歡長型設計,因為舊村裡的屋子大多為長型,較實用。

 

於是,村民珍而重之地拿著手中的紙黏土,與親友及建築師反覆討論,用心地捏出心目中的理想家園。

王維仁表示,最後的決定未必對環境最好,但不強求,本來目的就是鼓勵村民蓋自己的房子,「我們不希望香港的農業消失,我們也不希望香港的農地被炒賣。」他希望在鄉郊重構人與社區、自然的關係時,能給城市一個參考,讓城市慢慢改變。相信很多人心裡也有同樣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