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籌贈視障者「摸得到」的銀包 年輕女設計師堅持由用家出發
設計的意義是什麼?
年輕女孩梁雯蕙一直反覆思考這個問題,她想知道,如何透過設計達到心靈滿足?
去年她從理工大學的視覺傳達設計系畢業,在畢業年需要交與設計有關的作品,當同學們都已經磨刀霍霍,甚至已動工之際,她還在執著虛擬品牌的名字:「名好重要呀!不能亂改,我想過 用『真善美』,超老土啊,還有『關我戀事』、『無思不想』、『乜事乜事』、『木樹木樹』,好彩沒有用這些名呀!」最後取名「無事無事研究所」(英文為Mosi Mosi),源自日文打招呼的 もしもし (moshi-moshi),她覺得品牌一定要有廣東話元素,故以日文融入廣東話,變成「無事無事」,這也與她樂天愛笑的性格相互呼應。
眾籌集資 為視障者度身訂造「摸得到」的銀包
很多同學的作品會隨着他們畢業而劃上句號,梁雯蕙的研究卻一直在燃燒,在發酵。她仍在改善設計,及為作品眾籌:一個為視障者度身訂造的銀包,拿着新潮款式付錢,因為他們也有愛美的權利。她發起目標金額30萬的眾籌,希望以籌得款項製作1500個銀包饋贈視障人士,現階段籌得36%款項。
以現金付款找贖,對一般人而言,僅是不到10秒的過程,為什麼要度身訂造一款「摸得到」的銀包給視障人士?不同面值的紙幣長度和闊度都有差異,平日,他們會憑觸覺來辨認紙鈔的金額。若在付錢或找贖的過程中,分不清紙鈔面值便有可能被騙。事實上,他們可以用「量鈔器」來分辨鈔票面值,但因為外觀不精美,他們大多不願攜之外出。
這就是生活:視障人士從沒想過設計可以幫到他們
起初,梁雯蕙也沒有明確的設計目標,就是構思名字也花了不少時間,又不想由上而下自創一種產品「幫助」人。她只知道自己想做些「真善美」的設計,唯有到處碰碰運氣,到幾間非牟利機構當義工,辦工作坊,例如是到扶康會與學員繪製教智障人士認識喜怒哀樂的表情,跟他手把手的畫,「畫到喜時,有些覺得有糖食便是喜,怒是給爺爺罵。」她拿起了其中一個印有畫作的cushion(小枕頭),笑得像個紅蘋果:「你看,他們都愛將耳仔畫在臉蛋裏,覺得耳仔是黏着臉的。」
工作坊完結後,她問參加者想將畫作製作成什麼,有的想要cushion,有的想要斜揹袋,有的想要毛公仔,於是她用了六、七個小時動手縫製毛公仔,一式兩份,一個送給「大畫家」,一個自己留念。
後來她又認識了視障女生潔盈,但問她,有什麼設計可以幫助視障人士生活得更便利,她卻覺得一切還好。「他們沒想過設計可以幫到他們,總說無問題,都是這樣生活。」她堅信由下以上的設計,所以不斷跟潔盈溝通,談電話、一起外出遊玩,當時恰逢農曆新年,潔盈約梁雯蕙逛年宵,梁雯蕙一路口述年宵的熱鬧盛況,買東西時,潔盈拿出銀包買東西時問:「你幫我看看這張是不是一百元?」梁雯蕙突然發現,失明人要分辨紙幣面值,單靠觸摸紙幣十分困難。
「他們看不到,付錢時,如果對方找少了錢並不能即時發現,他們說這是人性的考驗。所以付錢時,通常會拿較少的面值出來,如要買49元的東西,他們不會拿100元,而拿50元,甚至是廿蚊,便可以提防別人呃錢,因為100元有機會找少錢,他們好醒㗎!」
畢業後要繼續「無事無事」 堅持由用家出發的設計理念
由認識潔盈,到完成設計,約花了一年半時間。在畢業報告中,她在這個摸得到的銀包旁邊寫着“The story of Ying”。這一年半的時間,她了解到不少視障人士的生活小事:「很多人不懂幫他們,好心做壞事,例如視障人士想自己找路,但路人又硬要帶路,聽過有個視障女孩被人又硬拉硬扯,那個拉她的女人指甲很長,弄得她很痛,嚇得她一年不出街。」
梁雯蕙將會到日本當實習,日本有很多與社會有關的設計,她希望在日本學到更多, 繼續堅持老土的「真善美」設計初衷。
In:visible Wallet 看得見的銀包眾籌網址:
http://www.dreamna.com/projects/invisible-wallet/#.V8Qdhvl9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