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棕土】誰令青山也變 學者:政府何時執好自己間屋? 

撰文:麥佩雯
出版:更新:

「棕土」,棕色的土地?
寸草不生,杳無人煙的土地,是貨櫃場、回收場的近義詞。
本月一個周末,我們隨本土研究社走訪新界東北的棕土,追溯其歷史、記錄其現況、思索其未來。
民間自救,這隊棕土搜尋隊到處尋找棕土和鄉郊破壞,希望推動棕土優先政策。「若以棕土為優先土地供應渠道,可避免移山填海,破壞原野。」

據團體「本土研究社」統計,本港現時約有1192公頃的「棕土」,主要集中在元朗、北區及屯門。

很可能曾被非法佔用傾倒泥頭的土地。(江智騫攝)

棕土搜尋隊「進擊」蓮麻坑路

 

成立於2010年的本土研究社,由一群熱心關注本土發展及社會問題的研究者組成。近年他們積極推動及提倡「棕土優先」的本港土地發展政策,又會不定期到新界各片棕土作實地考察。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指,優先發展棕土不單可解決土地問題,也是生態保育,阻止政府以缺乏土地之名,向郊野公園的緩衝區──綠化帶埋手。

 

公共專業聯盟在《新界棕土研究與土地發展方略》報告中定義,「『棕土』(brownfield)是英美常用的專有名詞,主要形容後工業國家與城市內大量因產業轉營,引致使用率低或閒置的舊工商業用地。棕土亦泛指一些受重金屬污染、儲存廢置物等已破壞土地,有關土地用途甚至對周邊環境、 生態及健康造成負面影響……棕土往往位處城郊,容易被忽略,政府及民間社會也較難進行有效監察。」

 

上周六,本土研究社又出動,發現蓮麻坑路一塊土地疑為新棕土,被填泥鋪平。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表示:「鋪平之後就可以興建建築物,而綁上紅色絲帶的一條條鐵柱,很可能是被劃地標記。」揭露棕土的破壞,已是陳劍青的本能。「如果見到『政府土地,請勿誤闖或非法傾倒泥頭垃圾,挖掘及佔用』的告示牌,很可能這是那片土地曾被佔用傾倒泥頭,地政職員巡視發現後立下告示,以茲警告。」

蓮麻坑路一塊棕土,被劃地標記。(江智騫攝)
政府應優先發展棕土,而非綠化帶。
陳劍青

「本港大部分棕土均以三年續約一次的短期方式出租,因大家在這片土地上均不是長期使用者,自然不會愛惜或投資污染處理設施。這些回收場,間中就有火警釋出毒煙、下雨時電子廢料的污水又會流入水土,造成污染。」

棕土是如何煉成?

 

棕土、傾倒泥頭變成問題,需要追溯至八十年代。

 

多名房屋學者曾撰文指,八十年代前,本港集體官契(Block Crown Lease)中,原有限制農地不可建屋和不可改變用途的條文。然而,1981年,劉皇發任主要股東的「生發地產投資有限公司」(Melhado Investment),租了新界部分荒廢農地作擺放建築用鋼枝;政府一度不批准更改土地用途,生發不服上訴,並於1983年取得勝訴。英國樞密院判條文中的「土地用途」為紀錄原有的土地用途,而不是限制土地用途。

 

自此,新界土地用途變成幾乎沒有約束,大量荒耕農地被土地租予物流業擺放貨櫃、或改為廢料場。不少回收場或貨倉員工見「山高皇帝遠」,更會霸佔附近土地傾倒泥頭,棕土蔓延速度勢不可擋。

 

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副教授姚松炎以「執屋」及「買屋」比喻「棕土優先」的意義:「正常人都會試吓先執好自己間屋,先再去買屋。其實只是人之常情,不是甚麼大道理。」他補充,英美的棕土指曾發展過的工廠區;香港的棕土則多數指未曾發展過、未曾建成任何建築物但未改變用途為貨櫃場或回收場的廢耕農地。「在香港優先發展棕土,除了『執屋』外,較歐美還有多兩重意義:一是修正『生發案』中政府政策失誤的矛盾;二是為香港未來土地供應打下一枝強心針,讓人知道香港其實還有很多地可用。」

正常人都會試吓先執好自己間屋,先再去買屋。
姚松炎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促請教育局釐清條例細節。(資料圖片/江智騫攝)
天然的土地上,鋪上一層人造物料。(江智騫攝)

環保學者望穿秋水的棕土優先政策

 

梁振英於本月剛發表的施政報告中表示,將加緊研究如何處理仍有營運需要的棕地(即棕土)作業,希望能釋出棕地作發展用途。而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則指,現時棕地上仍有不少經濟活動,是社會經濟所需,亦提供了不少就業機會,發展棕土不能操之過急。

 

香港規劃師學會青年規劃師組委員會主席黃保傑亦指,現時香港的棕土本身有其物流業或回收業的用途,如配合葵涌貨櫃碼頭及屯門內河碼頭的發展。如果優先發展棕土,是比較「容易」的做法,因為不用「移山填海」、「開山劈石」,但亦可能扼殺了一些經濟活動,因此需平衡各方需要。至於現時回收場造成的污染,他建議應先改善排污設施、如發展密閉式的設計,而非「一刀切」地移走現時棕土上的所有回收場及貨櫃場。

陳劍青則有以下反駁:「雖然現在是有經濟活動,但也要考慮未來這些土地可以如何更好地被使用、對環境的污染可如何改善。如果收回棕土,回收業工廠及貨倉應安置在哪裡?那政府更要檢視環保政策及回收業政策,看看香港是否適合繼續發展這些工業。」

棕土上常有很多不能被輕易分解的垃圾。(江智騫攝)

香港現況:棕土未獲優先處理

 

2013年,政府本來計劃在元朗橫洲一片棕地上,興建近二萬個公屋單位,但建屋計劃最近疑受到鄉事勢力反對,現有擱置勢頭。

 

如果政府真的有心發展棕土,很容易就可以做到,用《收回土地條例》很快就可以收回。
陳劍青

「政府經常說棕土上仍有經濟活動,不能隨便徵用,又自稱一直有致力發展棕土。但政府至今仍未能提供全港棕土的分佈與現況資訊,亦未能從不同背景脈絡中認真看待棕土問題,包括對生態環境和社區的影響、無章擴展及產業變化等方面。」

 

「只是每次要發展哪區如元朗、洪水橋時,個別地分配棕地的用途,未能幫助全港整體的棕土規劃。」

陳劍青認為, 香港的問題,不是缺乏土地,而是如何運用土地。「我們以民間的力量做,資源當然不夠。」蹤然如此,陳劍青和民間人士仍然鍥而不捨,努力尋找棕土,繼續推動、游說官方優先發展棕土進程。

為配合蓮塘口岸發展,剛開放的打鼓嶺新村已有不少工程進行中。(江智騫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