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異想】教堂一定是西式建築嗎?
在西方,不少古老聞名的大教堂吸引各地遊人。你可曾想過教堂不一定是西式建築,甚至是中西合璧呢?天主教教區檔案主任夏其龍神父說,不是很多教堂會融合本地文化,但西方人來到香港反而「可以參考,原來教堂來到這個地方,可以變成這個模樣」。
如火也像船 富宗教意義
聖方濟各堂位於深水埗石硤尾街,與區內有名的聖方濟各英文小學毗鄰。如一般教堂一樣,以紅色屋頂搭配白色牆身;惟仔細一看,你會發現教堂的瓦頂是中式建築設計。走進教堂之中,赫然望見中式的橫樑和門櫺,還有羅馬式的圓拱形門窗及哥德式的尖拱,教人目不暇給。
夏其龍神父說:「一進入這間教堂,你會有種走進船中的感覺,只不過它倒轉了。」在宗教的角度上,船的象徵別具意義。「因為耶穌的門徒都是漁夫,會坐船出海;而挪亞方舟也是一艘船,所以船是一個救恩的標記。」夏神父又指指天花。「這就像火焰的火舌一樣。」原來火舌亦是宗教的一種象徵,象徵聖神、聖靈,喻意教會有聖神在內。
中西合璧 表示友好與尊重
「教堂建築和時代其實很有關係。」夏神父說。其一是隨着建築材料的發展,設計師的巧思更具發揮的空間。聖方濟各堂於1955年建成,當時已有鋼筋水泥,建築不再純粹依賴傳統力學,因此可以融合不同的建築元素。
其二就是受到當時的歷史背景的影響。夏神父指,從1920至1930年中國和梵蒂岡交流日漸頻繁。當時風氣鼓吹教堂盡量中西合璧,以表達友好和尊重。「鴉片戰爭時,西方有一種優越感。以前有很多西式教堂,都是一種西方文化優越感的表達;但後來(二戰之後)教會希望對中國表現尊重。」
在飛機聲中講道
聖方濟各堂前身為聖方濟各沙勿略堂,位於九龍城。回溯至1850年代,傳教士不喜歡留在港島,而是傾向到新界地區,向客家人傳教,因為他們是相對本地人而言的弱勢社群。最初紮根於九龍城,其實是傳教士前往西貢的中途站。他們從中環乘船到西灣河,再到達九龍城。隔天太陽初升之前,花約4小時步行到西貢。後來,啟德機場擴建,位於機場範圍內的教堂須被拆卸。1950年代,石硤尾木屋區大火是當年搬遷選址的主要原因。夏神父稱:「教會在此處興建教堂的意義,便是希望接近災民及比較貧苦的市民。」
石硤尾現址鄰近啟德機場,夏神父憶述當年深刻的回憶。「這裏的特色是活動久不久要停下來。因為飛機到達九龍城會降落,飛到這裏已經很低空,很大聲。後來航空越來越繁忙,暫停的時間越來越長。」
在地化教堂 揉合中國宮廷特色
夏神父指,並非所有教堂都會融合當地特色。澳門教堂為純粹的巴洛克風格,甚至可以與當時歐洲建築媲美;而在香港教堂當中,聖方濟各堂與聖德肋撒堂皆表現本地建築特色。聖德肋撒堂的頂樑具中國宮廷的建築特色,最初甚至有一個全中式的圖則。「在西方人的眼中,香港的羅馬式也好,哥德式也好,香港的都是小巫。若果來到這裏,他們可以參考——原來教堂來到這個地方,可以變成這個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