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城.潑水節】另起爐灶鬧三胞背後 泰二代搞手:尋身份認同
泰國新年潑水節(SongKran)一直是九龍城泰國社群的大事。不過,香港潑水節今年鬧三胞,除了由傳統泰國工會在九龍城打鼓嶺道小公園籌備的潑水節外,還有一個由泰二代在荔枝角舉辦,長達六日的潑水節,以及今年始出現、由香港人照版煮碗辦的「九龍城潑水節2019嘉年華」。
一群「泰二代」去年把潑水節遷到荔枝角,曾被網民質疑令潑水節商業化,但原來隱藏一群香港土生土長泰二代,如何在香港尋回身份認同的故事。
攝影:高仲明、梁銘康
另起爐灶為尋回兒時回憶
泰二代Vita最初辦潑水節,是希望辦回一個兒時記憶的盛大嘉年華。Vita媽媽是80年代嫁來香港的過埠新娘。每年4月,離潑水節最近的周日,任裁縫的媽媽就會為Vita準備漂亮的泰國衣服過新年,拖著她到九龍城參與由泰國工會組織TRA(Thai Regional Alliance)舉辦的潑水節。
選美、淋佛、潑水 共冶一爐
那時,潑水節沒固定場地。有時長輩租來九龍城學校禮堂,舉行選美比賽、淋佛、潑水; 有時到亞皆老街球場,後來再輾轉到九龍城賈炳達道公園,更設有大舞台,吸引不少港人到場參加。
但2012年,潑水節遷到打鼓嶺道小公園後,盛大嘉年華消失,參與的港人大減。泰二代不解,四出查找原因,但長輩總是支吾以對。「我後來覺得係同泰國政局唔同顏色有關」,Vita認為或許是因為當年泰國政變,前總理他信流亡海外後,多年來泰國分成兩派顏色軍:黃色反對他信,紅色擁護他信及其家人。連年的政治對立,讓在港的泰國人,無法團結辦一個盛大的新年。
泰二代成功爭取的國際盛事
Vita決心尋回當年的潑水節盛況。她的對象不僅局限九龍城的泰國社群,而是希望香港人能理解泰國文化。改變由自己開始:2015年,一群土生土長的香港泰二代另起爐灶,籌辦一個讓港人了解泰國社群的泰國新年。改變從來不易,Vita希望獲香港旅發局推廣宣傳,惟當局卻以「潑水節不是中國節日」為由拒絕。「到底我哋呢班在香港人出世的泰國人係香港人,定係泰國人?到底點樣界定?」
旅發局由視為非中國節日變支持
Vita憤而質問對方:「如你當我哋係香港人,希望你尊重我哋文化。因為香港係共融社會,唔會個個香港泰國人新年都飛返泰國,因為個個都當香港係屋企,只係想香港屋企有自己節日。」 後來,旅發局態度正面,自2016年起開始同意對外宣傳潑水節,今年更用不同渠道向國際遊客,宣傳潑水節。
市民投訴返工遭淋濕添壓力
泰二代舉辦的潑水節縱使獲旅發局加持,卻因種種原因「被逼遷」。近年沙中線地盤包圍九龍城,有政府部門向她表示,大型九龍城潑水節為區內人流、交通與衛生帶來壓力。
此外, 雨傘運動後警民關係緊張,亦意外為潑水節帶來暗湧。2016年外媒曾攝得一張維持治安的警方被市民抹以白色香粉與水槍掃射,外媒眼中是標題上的「與民同樂」,卻有人向她投訴影響警方形象,甚至有區議員指接獲市民投訴,「一落街就俾人淋濕,我點返工呀?」泰二代自費籌辦一個與港人同樂的新年,只望用清水為香港帶祝福,卻換來種種不解,她坦言:「嗰陣覺得好大壓力。」
曾被禁自稱泰國人 今希望為泰國人正名
面對詰問與誤解,Vita卻始終與一眾泰二代堅定如一。她說初衷是希望讓港人了解泰裔社群,提升泰裔在港的地位。「如果你早幾年問我,我可能都講唔清楚。但今日我會知自己係泰國人,都係香港人。」
原來Vita尋找同輩的泰二代籌辦潑水節時,曾有朋友以「唔想俾人知我係泰國人」拒絕。「我覺得好奇怪,如果你爸爸係英國人,點解又會好proud of 自己係混血兒?」一個問題勾起這名泰港混血兒長久以來的疑問,因為Vita自幼同樣被禁向外自稱泰國人。
華泰混血身份無人知曉,讓Vita吃盡苦頭。例如泰國家庭希望女孩說話溫柔,不准女孩大聲說話;泰國家人愛為孩子塗上爽身粉,帶著代表祝福的香氣上學。凡此種種,都讓Vita在學校成為「奇怪的孩子」,被同學歧視,尤其是女同學。又例如泰國文化中後輩不能直視長輩雙眼,Vita卻被老師質疑無禮貌;聽了老師訓話,回到家中望著長輩雙眼說話,又被罵無禮貌。「我永遠唔知自己幾時先係做得啱」,直至Vita辦潑水節,有舊同學向她說,「唔怪得知你當年咁怪啦,原來你係泰國人。」多年來誤解,終於有了一個出口。
搬遷背後的辛酸
泰二代在港出生長大,別人的歧視與誤解都成了今天堅持辦潑水節的理由。 在九龍城堅持三年,2018年他們離開,然後在荔枝角覓得場地。傳媒只知潑水節搬到荔枝角商場D2 Place,卻不知泰二代們搬遷背後的辛酸。
有網民質疑質疑,潑水節在荔枝角變得商業化。Vita卻認為搬到荔枝角工廠區後,他們不止換來更多空間,更保存更多泰國文化。因為泰國潑水節(SongKran)是一連三日的慶祝儀式,但來到香港就只能濃縮成一日--上午拜神、浴佛;下午仙女選舉、潑水,洗去一年的的穢氣。
期待有一天出現「泰流」
為此,他們在荔枝角商場延長潑水節至六日,當中三日為傳統潑水節儀式,而巡遊時更以不同的泰國皇朝服飾作主題,擴闊港人對泰國的認知。「我期望香港有朝一日會出現『泰流』」,泰二代推廣潑水節只希望終有一天泰國社會群不再小眾。Vita指,去年有泰國人專程來港參與他們的潑水節,認為他們辦的比泰國更正宗。
自小看Vita長大的泰國工會組織亦體諒泰二代另起爐灶,明白大家目標雖各異,但亦是為保存泰國文化努力。泰工會希望無法回泰國過年的同胞,能在九龍城有回家的感覺; 泰二代望讓港人能透過參與泰國新年,理解泰文化。
第三個潑水節 建制籌辦
今年潑水節鬧三胞,除了兩個由泰國人舉辦的潑水節,新團體少數族裔愛樂共融協會、香港泰僑協會首次在九龍城合辦「九龍城潑水節」,活動同樣於4月14日假九龍城賈炳達道公園足球場舉行,且獲九龍城民政處及九龍城區議會作為合作夥伴。不過,活動聲稱是讓大眾了解泰國文化和潑水節傳統,卻隱去泰國潑水節的傳統精神內涵,潑水節僅餘一場水戰。如果九龍城潑水節始於居港泰國人胼手胝足的奮鬥故事,17年後遇上港人籌辦又是否另一種「落地生根」的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