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城・泰國史】70年代過埠新娘起革命 融入小潮洲蛻變小曼谷

撰文:曾雪雯 李慧筠
出版:更新:

九龍城小泰國的緣起,眾說紛紜。上世紀七十、八十年代,香港是東亞地區的發達地區,曾有一批泰國東北部過埠新娘嫁來香港。她們是上世紀的浮花,從漂流到落地生根,在異地一步一步頑強地適應時代變遷。她們開了九龍城第一家泰菜館、雜貨店,她們接了一個又一個家人來港,孕育九龍城小曼谷,也成就了下一代。
(此為【九龍城】專題系列之四)
攝影:高仲明

16歲相睇 隻身從清邁嫁來香港

50年前,16歲的泰北少女阿蘭隨新婚丈夫到港。當年有人介紹相睇,少女在泰國遇上居港的潮洲老公。「佢又鍾意我,就喺泰國擺一次酒,再喺香港擺一次」。70年代,香港出現過埠新娘熱潮。當年,隨內地難民潮南下到港的低下階層男士,屆適婚年齡望尋妻;也有潮州人經同鄉介紹到泰國、印尼、越南等地相睇。「以前女人好珍貴,男人多過女人,大陸未開放,男人咪去泰國搵親朋戚友娶老婆」,今年66歲的阿蘭便是嫁來香港的一員。

身為大家姐,阿蘭最初嫁來香港是為了照顧清貧家人,「個陣老公畀1,000蚊,換到4,000銖,可以養到爸爸媽媽一個月」。

那時九龍城寨猶在,飛機在九龍城的上空略過,九龍城還沒成為小曼谷。「個時香港好少泰國餐廳,得一間在佐敦道酒店。」泰北少女孤身來港,能依靠的只有語言不通的潮洲丈夫。「屋企窮,讀兩三年書,中英文又唔識,唯一就靠老公,跟佢一世啦,個心都畀晒佢」。

七十年代曾有一批泰國過埠新娘嫁來香港,因為她們九龍城才成了今天的小泰國。

看佳視、李香琴 半年學識廣東話

於是,新婚少女拚命看電視學廣東話,當年還沒有TVB,她看佳視,睇李香琴; 到街市買菜,用泰文拼音逐字逐句記下豬肉、菜心的名字,「半年就識晒㗎嘞」。偶爾,在街市找到辣椒和檸檬,足以令她樂上半天。潮州丈夫不吃泰菜,她就學炒菜、煮潮州粥。就這樣,兩人就住在橫頭磡的木屋區相靠相依,撫養自己的中泰混血兒子。

近年港人愛到泰國遊玩,但又知否九龍城小曼谷的淵源早於七十年代已萌芽?

18世紀華裔暹王招潮州人移民泰

潮州人和泰人的淵源早於13、14世紀開始,至18世紀一名擁半潮州血統的君皇鄭信將泰潮關係推到高峰。鄭信的父親鄭海豐是廣東汕頭人,在清朝雍正年間越洋前往暹羅從商致富,後娶泰裔女子成家,誕下華泰混血兒鄭信。鄭信長大後自立為王,建立暹羅第三個王朝:吞武里王朝。

這位華裔暹王積極與中國通商,又招攬華人華僑,給予紅頭船潮州商人特殊禮遇,因此當時「潮屬華僑」甚至被稱為「王室華僑」。貧困的潮州人帶同親朋戚友坐上一隻隻擠逼的紅頭船,寄望移民暹羅。

九龍城初為「小潮州」,如今倒是因泰國社群而成名。

從「小潮洲」變成「小泰國」

今時今日,潮州人已佔泰國華人56%,1914年,泰國國王拉瑪六世曾將泰國潮州人比作美國猶太人——意指華人人數雖少,卻在泰國掌握政治和經濟命脈。泰國二十八位總理,有十二位是華人,而且都是潮州人。直至二戰後東南亞掀起排華情緒,在泰華人紛紛改泰語姓氏,40年代末亦因國共內戰走難,當中有不少潮州人跑到香港,分佈中西區、九龍城一帶做人力車伕、南北行或雜貨店店主。

無論潮州人走到哪裡,泰潮家族和其後裔已落地生根,形成不可割裂的祖籍關係。本來是「小潮州」的九龍城,也因為潮州人迎娶泰裔女子、泰裔男子來港打工;泰裔女子又愛介紹鄉親到港相親、打工,慢慢建構起潮泰集處的社區。

九龍城泰潮社區地圖一覽

+3
泰國女人家庭觀念重,長女總視自己有責任照顧父母家人。

70年代過埠新娘 有位黃珍珍

正如阿蘭,她安定以後又先後安排兩名妹妹相親,嫁到香港。「擔心父母唔係度,佢地嫁得唔好」,來香港至少能互相照應。70年代嫁到香港的泰國女人,還有一個叫黃珍珍。1973年,她在九龍城開了第一家泰國菜館,泰國原材料就順應啟德機場的便利抵港。隨黃珍珍的成功,越來越多泰國雜貨店、食肆、按摩店聚集於九龍城。

當年,來港過埠新娘則主要來自較貧窮泰東北和泰北,如今少女已成了婆婆級的人物。

過埠新娘漸多 三姐妹開首間泰國雜貨店

八十年代,九龍城已出現小曼谷的雛型。除了有因逾期居留、逃往九龍城寨的泰國人常到訪吃泰菜,一眾過埠新娘亦愛到小曼谷解鄉愁。阿蘭的摯友Ann於1980年嫁到香港,當時貼心的丈夫就決定為她遷到黃大仙,以方便遠嫁到港的Ann能到九龍城吃泰菜,「佢就我食泰國嘢呀,寧願自己坐車去港島返工」。那個年代,離家的過埠新娘都愛到九龍城,後來儲了錢還會一起做生意。Ann先後接了妹妹、弟弟來港。她與妹妹在九龍城開了首間泰國雜貨店「三姐妹雜貨鋪」,弟弟則成了黃珍珍的弟子當了泰廚。

Ann是家族第一個嫁來香港的過埠新娘。她後來介紹弟妹來港工作、結婚,如今兒子在九龍城經營泰菜。

改革開放丈夫包二奶 過埠新娘「失戀」

可是,異地少女遠嫁如人生豪賭,幸或不幸都不由人算。八十、九十年代大陸改革開放,不少香港男人開始北上包二奶。第一代泰國新娘阿蘭與丈夫從木屋區捱上私樓,卻敵不過時代。《家變》是這批泰國過埠新娘家庭的寫照。「佢同我講包二奶,我話你咪包,但你一定要同我離咗婚先」,阿蘭雖說得堅壯,但目睹當初為丈夫而來的家庭破滅,心還是會痛,「失戀喊咗成兩三個月」。

阿蘭(右)不時來九龍城與同鄉聚會,訪問這天,她們剛好在朋友的泰式按摩店聊天。

「我咪努力做自己事,唔靠男人」

倒是老爺奶奶始終視她如至親,「佢地話唔緊要啦阿蘭,佢唔要你,今日你唔係我新抱,你係我個女」。她說,「我咪努力做自己事,唔靠男人」。丈夫終歸離開,留下兒子與一起捱回來的單位、手襪廠,一輩子亦拒絕再嫁。支撐她的除了家人,還有一群遠嫁異地的泰國姊妹。

最近,過埠新娘們都忙於為泰二代孩子Vita準備潑水節。

視姊妹孩子如己出 應對未知生活

城裡的人都知道九龍城有一個小曼谷,卻不知道這裡於泰國女人間的姊妹情義。當年一個個泰國女人隻身嫁到香港,從零開始認識一位丈夫,一種文化,和一個香港。或因飲食文化各異,或因言語不通,或因婆媳糾紛,異國新婚的生活不一定只有甜蜜。她們像上世紀的浮花。惟獨回到九龍城聽著泰文,互相依靠,才有力量應對未知的新世界。於是,一個姊妹的孩子就是大家的孩子,在九龍城長大中泰混血兒,身邊總有很多親如家人的「阿姨」。

當年泰國新娘常透過親友認識其他過埠新娘,Ann和蘭認識了三十多年,互相扶持。朋友的孩子遇上困難,就出手幫助,所以如今便一起準備潑水節。

如今,Ann和阿蘭的孩子已經長大成人,但她們的孩子依舊在九龍城經營起自己的泰國菜館、雜貨店。九龍城至今仍是泰國過埠新娘的聚腳地。面對重建,Ann坦言不捨,「未諗到點,可能退休,但唔捨得啲客囉」。從九龍城寨清拆、香港移民潮、到機場搬遷⋯⋯泰北少女們默默見證九龍城興衰,步向暮年的泰裔婆婆將要見證九龍城重建。

過埠新娘的故事幸與不幸各佔一半,惟獨堅毅的意志讓她們成為異地盛放的繁花。

【九龍城】專題系列報導,詳看:

【九龍城・重建】小曼谷恐消逝 市建局落區一句話傷盡泰國居民心

【九龍城・重建】無不散筵席?友誼泰菜館老闆:以為發展好點知…

【九龍城・重建】重建18年首設六種語言 少數族裔輸在起跑線?

【九龍城・泰國史】70年代過埠新娘起革命 融入小潮洲蛻變小曼谷

【九龍城・泰國史】神婆撮合嫁港兩渡死城劫災 芳姐:97前乜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