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白海豚一日三擱淺!  漁護署初步承認數量下降

撰文:吳韻菁
出版:更新:
6月23日於深井發現的海豚,右邊胸鰭及尾部均被漁網纏繞,右胸鰭更被漁絲纏勒至骨骼外露。(海洋公園保育基金)

6月23日香港水域發生3宗中華白海豚擱淺個案,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鯨豚擱淺行動組」接報後派出專家到場視察及檢驗海豚屍體。

行動組分別於深井麗都花園附近,發現一條被漁絲纏繞的成年中華白海豚;及於南丫島與喜靈洲附近對開海域和大嶼山番鬼塘,發現一條年幼及一條有待確認年齡的中華白海豚,令今年的擱淺個案增至15宗。

纏鬼網致死

昨日於深井及南丫島發現的兩條海豚屍體,已被送往海洋公園。行動組為年幼中華白海豚進行解剖,並將於今天為被漁絲纏死的海豚作詳細檢驗,初步檢驗指兩具豚屍已達第四級嚴重腐爛。行動組將於今日到大嶼山番鬼塘處理屍體。

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助理科研項目經理冼映彤指,海豚被俗稱「鬼網」的棄置漁網纏繞致死最為常見,行動組亦曾於解剖時在海豚胃部發現漁鈎。她稱:「胡亂棄置漁具會對海豚造成威脅。其他海洋生物如被鬼網纏繞後無法掙脫,都有機會造成死亡。由於在水底清理鬼網有一定的危險性,必須由經驗豐富的專業潛水員負責,市民自律才是最治本的方法。」

三跑及港珠澳大橋工程,大大減少海豚棲息地。(吳鍾坤攝)

基建減棲息地 易生意外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學會)發言人鄭家泰對一連三宗擱淺感到難過,並估計年幼白海豚的死亡原因與海水污嚴有關。「海水嚴重污染,海豚媽媽體內積聚過量毒素,海豚媽媽產子亦會將毒素遺傳給幼豚。幼豚免疫力不足,因此容易死亡。」

鄭家泰又指於深井發現的海豚約長兩米,應是剛成年不久,估計並非老死。「如不是患病致死,則有極大可能與人為因素有關,可能是被船撞到或鬼網纏住。而威脅海豚最嚴重的,是其棲息地受基建破壞,如三跑、港殊澳大橋、海上人工島等,海豚活動空間減少,令牠們更易被船撞到。」

死亡追不上存活率

學會續指本港海豚數字每年遞減,學會估算2014年本港約有61條海豚,而2015年統計數據已完成,顯示整體海豚數字再有明顯下降趨勢。學會發言人鄭家泰:「死一條便少一條海豚,而幼海豚死亡更嚴重打擊其族群存亡,因為死亡率追不上存活率,海豚族群難以繼續繁衍。」

香港幼海豚存活率甚低,原因是海水污染嚴重,幼豚免疫力低因而容易夭折。(香港海豚保育學會)

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委託香港海豚保育學會,監察中華白海豚在香港水域包括大嶼山西面、西北面及東北面的活動情況。以往海豚統計數字,通常於每年六月發放,漁護署指2015年的數據仍在分析中,因此未能公佈實質數字,但承認東北面的海豚有下降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