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潛天堂勢危】海下灣近岸申建丁屋污水或流出 泳客與糞共游?
提起海下,你會想起珊瑚還是浮潛?但在不適當的發展下,兩者日後或都消失。最近有村民打算在海下村近岸30米建丁屋,惹來排污問題質疑。另一邊廂,早前環保人士就海下等地建屋300間的發展草圖司法覆核成功,海下可建屋數目或存變數,但在舊有草圖仍生效的情況,某些地方建屋無需向城規會申請。如發展繼續,海下還可否是珊瑚和泳客的天堂?
天晴可見珊瑚
在海下村的村口,最近地政處貼出了一張告示,指有人申請興建一幢3層丁屋。在丁屋選址的不遠處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SSSI)」,以及一個時常有人玩獨木舟、浮潛的泳灘。香港旅遊發展局網站上寫着,海下灣是香港其中一個美麗的海灣,擁有逾60種石珊瑚和120種珊瑚魚,是潛水運動愛好者的天堂,「在天晴之日、退潮之時,在海下村的碼頭附近,您會看到水中的珊瑚以及珊瑚魚。」
然而上述建屋申請或會破壞這道風光——村屋選址距離岸邊僅30米,化糞池亦然。民間組織「保衛郊野公園」成員陳嘉琳指,「這個距離不包括潮汐、打風的日子,到時可能近(海)很多。」當水掩至,化糞池污水可能直接流入海中。「而且鄉村很多時都會發生這樣的情況:鄰居忘了清理化糞池,令污水滲漏出來,周圍變得很臭。」她說雖然該處附近本已有其他村屋,但愈多屋影響愈大,也擔心該處發展會愈來愈多:「建屋位置和SSSI這麼近,應該要有更多的限制。」
據漁護署資料,本港現時有記錄的石珊瑚有84種,海下灣海岸公園可找到64種,公園中有多個珊瑚群落,其中常見的包括多灣角蜂巢珊瑚、柱角孔珊瑚、紫小星珊瑚等,這些珊瑚還孕育了超過120種伴生魚類,此外還可找到巴布亞硝水母、黑珊瑚、細紋愛潔蟹等多樣的海洋無脊椎動物。
糞水、沐浴露化學物同流海洋
在和海岸距離不足、淨化不足的情況下,洗澡用品如含化學物,那些化學物也可能會流到海中。大量污水會遮擋陽光,令珊瑚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而枯萎,海洋生物將失去棲息地和食物,無法生存;另一方面,化糞池污水也會令海水大腸桿菌含量增加,變得不再適宜游泳或玩水上活動。「想想你游水時,旁邊除了洗澡的化學物,還有排泄物。」她說。
據《水污染管制條例》發出的《技術備忘錄:排放入排水及排污系統、內陸及海岸水域的流出物的標準》,SSSI地點岸邊100米範圍內,不容許有新的流出物。環團「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曾指,當局應制定法定距離,確保環境不受污染。
大片土地已遭發展商收購
另一方面,早前城規會重新劃定海下等地的草圖,容許海下等地建300間丁屋,雖民間就此司法覆核成功,城規會需考慮重新制訂草圖,但舊有草圖仍然生效,是次建屋位置位於舊草圖的鄉村式發展地帶(V zone),因而不需向城規會申請改劃用途,可直接向地政處申請建屋。陳嘉琳說:「現在城規會仍未處理圖則,也未重新計算海下整體可容納人口,不應該在此時批准建屋。」
她又指,司法覆核成功不代表城規會一定會重新制訂草圖,加上現時部份地段不用向城規會闖關即可建屋,查冊時亦發現海下有大片土地已被發展商收購,擔心現有制度難以監察海下的發展情況。她指,現時針對地政處的申請,有不明文規定是只受理村內人士的意見,她認為這做法並不合理:「城市規劃向來都不是個人的事。」地政處回覆指,任何人士均可向地政處提交意見,處方會按既定程序處理意見,包括回覆反對者相關意見不獲接納的理由。
除了發展危機,陳嘉琳指遊人環保意識不足也會是問題。「近年多了遊人,用的化學防曬、淋浴露等,都會直接流入海洋。如何提高遊人保護環境的意識很重要——要讓人知道自然有多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