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復修】第一代保育達人保育修院 復修是整舊如故的掙扎
聖神修院在香港仔的一隅,隱沒有在豪宅中,是天主教華南教區的總修院,曾主管廣東和福建的教務,現時院長是夏志誠主教,而教區主教湯漢樞機亦在1999年至2009任該院的院長。修院興建於1931年,被評一級歷史建築,融合中西的建築風格,用西方混凝土(石屎)配合中式的瓦頂、紅柱和裝飾等元素,屬中國文藝復興式的建築。
修院在2014年完成大型維修,工程由本地第一代的保育建築師林社鈴負責,他指出維修工作最困難是「人手」和「資金」,需要尊重前人的保養方法,並顧及現代省資源的管理模式。他為尋回當年的建築圖則,更聯絡比利時的神父協助。
順手拈來的建築知識
林望着灰色的磚,「以前有笑話,燒磚時,叫小朋友來屙尿(小便),在磚加上童子尿,就變成灰磚,不然就是紅色。」他細說傳統的智慧是磚頭氧化的科學反應,引得眾人大笑。
在建築署工作超過十年,1988年,未有濃厚的保育意識,他毅然遠赴英倫讀古建築保育。當年同事和太太質疑決定,他跟太太說︰「學保育就像對老婆一樣,(古蹟)越老越可愛。」他復修的歷史建築不計其數,大夫第、鹽田仔、西港城都找到他的身影。
復修聖神修院,他份外落力,既是虔誠的天主教徒,亦在此花上四年入讀神學。
保留聖神修院的美
聖神修院主要由二楝建築組成,南樓建於1931年,而大聖堂則在1957年落成。當年資源不足,只有先建南樓,後建大聖堂。遠看聖神修院像古廟多於教堂,為何會用上中國風呢?
原來1930年代,中國在國民黨統治下,重回統一,國力日盛,被譽黃金十年。當年的人重拾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所以如1937年興建的景賢里都採用中式風格,表達當年對國家盼望。有趣當年的建築師不少是外國人,他們歸納中式的建築,配以的西方技術,是謂中國文藝復興式建築。
面對龐大的建築群,林笑說︰「幸好教會窮,復修反而好,不會overdone(過多)。」教區資源不多,所以幾十年來,沒有更換鋁窗,可保留昔日的鐵窗。昔日教會只會小修小補,沒有大型維修,反而保留原有的建築風味。
復修的矛盾
政府的「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 」資金充足,營運古蹟機構往往為求一勞永逸,大幅改動建築去適應現有的用途,反而失卻復修的原意。
他盡量尊重原意,用有限資金做維復,修補為主,改建較少。1930年的要求跟今天不同,第一難題是安裝冷氣,他選擇把冷氣收藏一角,旁人較難發現。但冷氣產生倒汗水,他又要巧妙注意通風,細節缺一不可,才不會影響建築物。
他不介意折衷方式,不會盲目追求原貎。現時工匠難尋,綠色玻璃窗都會換上新的物料,但看上去觀感如舊。
「整舊如故」還是「整舊如existing(現況)」
戰前耐用建築物料昂貴,而人工平宜,30年代建成的屋頂為傳統瓦頂,以多層瓦片互相重疊造成良好的排水、隔熱和透氣的效果。遇到破損和漏水,可以找工人爬到屋頂將受損的瓦片換掉即可。但隨香港經濟繁榮,廉價勞工不再,前人復修以最簡單又貌似一勞永逸的防水層覆蓋瓦頂的方式變得昂。1970年代遇上漏水,改為塗上瀝青或防水塗層等物料。他尊重前人的智慧,沿用當時的方式,而不是硬生生鏟去防水塗層,而稍加以美化。
他笑言復修就是「整舊如故」或「整舊如existing(現況)」的掙扎,不少人想回復初建的模樣反而弄巧成拙,破壞建築物。他試過幫建築復修紅磚牆,業主要求回復幾十年的磚牆,去除牆上的防水油層。舊磚重現,但紅磚太舊,不斷破裂,結果要不斷換磚,仿如重建全幅磚牆。
跟林生先遊走的神聖修院,請留意第二部份。
今年是天主教的慈悲禧年,每月都有開放時間,留意聖神修院的網站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