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性別者.上】30歲改名跨性 愛女人也愛陰柔男:我不是女同志

撰文:林可欣
出版:更新:

人們望見眼前的一個人,習慣在三秒內憑他的樣貌打扮辨別他屬男或女。陳驚看上去卻令人很疑惑。他走到快餐店收銀阿姐問他:「阿妹食啲乜」;燒味師傅端上一個餐叫他:「肥仔食得喇」。他其實是非二元的跨性別者。
出生時性別為女性,他小學感覺自己喜歡同性,一直至幾年前他仍以為自己是女同志。他花了十多年時間才搞清楚自己是非男非女的「Gender X」性別身份,還有非同性戀或異性戀的性傾向。
了解清楚自己的性別認同後,他兩年前正式在身份證改了陳驚這中性名字。他請記者在報道稱「他」是中性的「他」,亦請別人毋須叫他陳先生或陳小姐,直呼其名就好了。保守人士抨擊他這樣「主觀」定義性別是扭曲常理。但若性別與性向本是如斯流動,他不過是想誠實做一個人。
攝影:鄭子峰

去年陳驚帶着爸爸出席「國際不再恐同日」香港區的公眾活動,並接受訪問,席間陳爸刻意不提及「我女兒」等顯示性別字眼,傳媒翌日依然標題「爸爸支持女兒出櫃」,「女兒」是個「同性戀者」。陳驚沒介意被稱為女性或女同志,自知自己這樣一個複雜的性別與性向身份,很難要求記者三言兩語向大眾解釋明白。他很理解別人對他性別的疑惑,「我也花了十多年才搞清楚自己是誰。」

多年自我誤認「男仔頭」、女同志

從前他以為自己是女同志,父親也這麼以為,初中時主動對「女兒」說:「睇你個樣以後都係帶女朋友仔返嚟喇」,為「女兒」出櫃。「女兒」陳驚當時沒多反應,只點頭同意。

陳驚是爸爸口中「細個好可愛的女孩」,出生時媽媽為他改了個較女性化的名字「Chan Wai In」,這英文名在他兩年前在入境處改中文名時,依然保留。(受訪者提供)

幼時他留短髮、不愛穿裙,不愛與表妹玩扮靚遊戲,他和父親以為這屬「男仔頭」TB——打扮、言行舉止皆男性化的女性。他看童話故事,不會投射自己是公主,反而想與公主在一起,所以他很早知道自己應該喜歡同性,以及在女同性戀中為「男方」。

小學中學也唸女校,同學師姐很早就教曉他什麼是TB和TBG。他以為世上只有男男女女的異性戀、同性戀,最多是雙性戀。直至20多歲時,他說逐步更理解世界,才發覺世上不止男或女,還有跨性別,他開始想自己是什麼人。

非二元性別者:不想做男,也不想做女

他從外國的性教育網站和不同的性史學家研究中,翻箱倒櫃「查出」自己身份,發覺自己應是非二元的跨性別者。

在性別研究學中,跨性別者是指原生性別(biological sex/sex identity),無法完全表達或代表其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的人士。不少跨性別者透過變性手術,或服用另一性別的荷爾蒙藥物來轉換性別、更充分表達其性別認同,他們最終轉換成為男性或女性。但陳驚卻不完全想變性,他只想去除那些女性化的性別表達。

他一直很討厭自己的胸部,現在更希望停經,但他沒有感覺靈魂裝錯了身體,沒有很想做另一個性別的人、成為有陽具的男性。「男性或女性也不能形容我的性別認同,我的性別是『Non-Binary』吧。」他說香港除了他之外,還有至少一人公開這樣表達過。

多年以「陳驚」此名參與同志運動,他說意思是得到家人和朋友支持感到受寵若驚、工作時要認真「一鳴驚人」,這名字兩年前正式在他身分證更名。
+1

服藥去女性化 看上去像男生:「為什麼要我非女即男?」

友人叫他去見見專家,他去公立醫院見精神科醫生,醫生診斷有性別不安症,問他過往生活經歷和心理變化,逐步評估。「醫生說抗拒女性別表達和自己的性別身份是兩回事,亦明白我不完全想變性,屬非二元的狀態,為我想怎在醫療上協助我好過點。」最後他獲批准去除女性化性徵,處方男性荷爾蒙藥物。如今他聲線變得低沉,肌肉比例增加,也正準備進行切除乳房的手術。他覺得這樣的自己更完整。

或與服藥去女性化有關,現在他走到在街上以一樣的髮型打扮,九成陌生人會喊他先生,他不否認也沒承認。他不介意陌生人稱他什麼,反正也不會再有交往。「我唔在意人哋叫咗我做小姐,但我都唔追求一句『先生』嘅稱呼,但如果我要同佢再交談認識,我想佢明白我特殊嘅性別身份後,以後叫返我個名就得喇。」他覺得若性別與性向本是流動多元、人不斷發現最真實的自我,「為什麼要逼我做女人,或套上一個非女即男的性別身份?」

如今他和父親各有有忙,平日多數吃飯見面,二人聚首就會談近況,父親亦教他組織管理等技巧。

莫問我前因

他兩年前把這一切告訴爸爸。兒時父親經常出差,親子時間很少。有親友曾因此歸咎這是令「女兒」變得男仔頭的原因。「我話爸爸好少喺屋企,佢聽到突然雙眼發光好似搵到答案。佢搵到佢接受我『變成咁』(男仔頭)嘅理由。但呢個係佢搵到嘅理由,唔係我嘅。」

陳驚說父母離異、家庭關係差、受過性侵或曾遭男人傷害,都不是導致同性戀或跨性別的原因。「他們追問『變成』同性戀、跨性別的原因,都有了一個前設:這些身份都是負面的,所以有前因造成。但對我來說,這是自然而然的。我不會想為什麼自己是這樣,而是想我是什麼人。」

陳驚不覺得父親疏忽照顧自己,「他很少時間在家,但依然很關心孩子。」(受訪者提供)

父親放手式教導:讓他自由成長

更何況,陳驚一直也感受父愛。父親多年「放手式」教導,讓他看男生的卡通片,讓他與表弟玩煮飯仔。當「女兒」拿着《叮噹》問父親什麼是光速黑洞時,父親會跟他解說相對論、E=MC2,儘管面前只是一個不足十歲的小孩。「他不會在意我的性別或年齡,只想我明白做人原則後自己成長。包括初中那年解答我什麼是TB和TBG。」陳驚說。

今天這個父親坐在旁邊訪問,他說一切也很淡然。當年主動跟「女兒」說「睇你個樣以後都係帶女朋友仔返嚟喇」,讓「女兒」被出櫃,心中只想確認「女兒」是同性戀的答案。「有些事是壓抑不來的,如果他取向是這樣,父母怎樣裝扮或幫忙也改變不了,他長大後還是走回自己的路,否則他會活得很辛苦。」陳爸說。

父親當年覺得他會帶女友回來,中五那年他真的與第一個女友戀愛,第二段愛情也是個交往七年的女生。他曾經以為自己對男人沒興趣,只對女人有幻想。後來認識了變裝皇后、陰柔的男同志,陳驚發覺眼前的男人同樣吸引。

女兒二次出櫃 陳爸:與誰一起是他的選擇

後來「女兒」與相戀六年的初戀女友分手,傷心得躲在家淌淚,駐京工作的父親趕回港安慰:「俾心機讀書工作,第時唔愁無女朋友喎」。

「我沒撥動他要怎樣做。但若日後『假結婚』與一個自己不愛的人一起,也只在自欺欺人。」陳爸說。他覺得「女兒」與哪個伴侶最後快樂或痛苦都是他的選擇,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幾年前「女兒」告訴父親自己不是女同志,而是gynephilia(受陰柔氣質吸引),亦即戀愛對象不限男或女,總之女性化的人,包括那些生理性別為男的陰柔型男生、變裝皇后(穿著女性服裝打扮,以戲劇表演手法呈現女人味的男性),以及由男變性為女的跨性別女人。父親聽罷似懂非懂點頭。「對他這樣一個生於60年代的人來說,能理解性別概念去到這程度,已很難得。」陳驚說。

跨性別人士的性傾向如何定義?
「Transgender」跨性別者代表其性別身分認同。至於跨性別者的性傾向,一般而言,若他們轉換性別(transexual)後,例如成為女生後並喜歡同性,則屬同性戀。若成為女生後並喜歡男性,則屬異性戀。
至於在跨性別男性或女性以外,「Non-Binary」非二元人士如陳驚的性傾向,在德國性學家Magnus Hirschfeld的研究裏,這性傾向不叫雙性戀,叫gynephilia,即受陰柔氣質吸引的人。另有「angrosexual」(受剛陽氣質吸引)、「pansexual」(受各種生理性別及性別氣質吸引)。這些適用於形容陳驚這類非二元性別身份人士的性傾向。
而男同性戀、女同性戀者的前題是,他們/她們認同自己的同性性別身份。雙性戀則指他/她分別認同自己是男性或女性,他/她既喜歡男性,亦喜歡女性。

父親是工程師,喜歡與陳驚分享自己所知所學,也盡力解答他的疑問,不管那是什麼性別或年齡的孩子。

戀愛和家庭煩惱無差別 「佢咁大個人識諗」

媽媽當年以為女兒是女同志,曾擔心「無孫抱」,後來也接納。陳爸:「總之對象是誰也好,我告訴他不要傷害人、傷害自己。若日後另一半是女生,他們希望有孩子並以人工受孕,這並不是兩個媽媽的問題,而是他們有否盡家長的責任懂撫養孩子。」在父親眼中,很多親密關係和二人相處的問題,誰也需要面對,不限那些異性戀夫妻、同性戀者或「女兒」這類gynsexual的性傾向人士。

去年性別承認法諮詢期間,陳驚聽到不少人指責那些非異性戀的人是破壞家庭傳統,不應存在於社會,又指那些支持孩子辨別自己性別認同的家長很有問題。「我覺得這樣指摘我爸媽有問題,比起誤解我、罵我是『死TB』更難聽,更聽受。」陳驚說父母的支持和尊重,對第三性別的孩子來說很重要。

他兩年前去入境處在身分證上改了這個中性的名字,父母亦同意甚至改口叫他新名「阿驚」,盡量不再提他的性別和舊名。「這是出於他們的愛,他們不想我不舒服、不開心。」陳驚說。陳爸:「做父母者只想孩子健康快樂,我讓他活得自在快樂了,但若什麼性別身份影響他健康(做性別手術或服藥),依然想他留意小心。但他都30幾歲人,已不是我『孩子』了。只要不是玩玩吓,佢咁大個人識得諗。」

「人嚟到世上只有生同死無得揀,其他的,都是一個個生命歷程。」這59歲父親說。

 

下集:初中「被出櫃」為女同志後,陳驚幾年前第二次出櫃,主動告訴父親自己非二元的性別身份,而且辭去全職,投身同志運動,父親竟然欣賞並掏錢支持。陳驚說不少街坊仍會對同志這話題竊竊私語,讓性小眾依舊壓抑又害怕,他於是與一班性小眾決定online又offline作戰,落區接觸更多人,他會成功嗎?:【無性別者.下】教同志拍片、跟街坊講平權:穿梭現實與虛擬作戰

陳驚說第二次出櫃更緊張。幾年前,他告訴父親自己非二元的性別身份,還說將辭去全職工作,用更多時間投身同志運動。他以為對「女兒」滿有期望的父親會不同意,怎料竟成了他的「軍師」,教他怎把組織管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