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回收】當草根遇上賣剩菜……
香港的食物回收機構超過50間,其中包括較著名的惜食堂,還有特首夫人梁唐青儀成立的「齊惜福」等。而在眾多食物回收組織之中,沒有名人作後台和宣傳的「糧友行動」卻有一張亮麗的成績表。2011年成立的糧友,5年來共回收超過1300噸食物,服務160萬人次,又舉辦義工體驗團及天台農場實驗等活動,推廣惜食文化……數字或太抽象,記者擔任糧友行動義工兩周,走入機構,希望了解食物回收再用的「食物鏈」,是怎樣的一回事。 攝影:潘思穎、梁鵬威、羅君豪
Day 1 不一樣的「靚菜」
傍晚7至8點,街市商販開始收檔,這亦是眾食物回收機構的繁忙時間。2015年尾某日,記者換上汗衫牛仔褲,手戴膠手套,跟隨「糧友行動」職員Figo和豆姐到荔枝角街市回收剩菜。糧友行動「開墾」多個街市,大角咀街市是他們的最愛,因街市新淨又有冷氣,他們還雀躍地告訴記者,這個街市收到的菜「好靚」。
當晚收穫足有五大籃、十多種瓜菜,如番茄、白蘿蔔、西洋菜、蓮藕、芽菜等,連一斤賣30元的豆苗也有一大籃。第一眼看見這些「靚菜」,卻發現彼此對「靚」的定義存在很大落差。一般人眼中的「靚菜」,菜葉翠綠、完整、飽滿、有光澤;但看當晚收到的菜,許多都枯黃又乾,番茄、蓮藕等瓜果大部分有破損。兩位職員的表情卻如獲至寶,連忙向捐贈剩菜的商販道謝。
電召貨車載我們和蔬菜回到中心,我們立即替剩菜磅重,這晚總共收回了120多公斤,成績算不錯。糧友的職員很重視presentation,每次都把瓜菜分類陳列好,豆姐說:「瓜菜要放得好像街市擺賣一樣整齊,不同的是這裏分文不收。」白蘿蔔要先去掉腐爛的尾部。「只要切咗個尾,啲蘿蔔仲好靚,掉咗佢真係好浪費。」她拿着這些修飾好的蔬果,展示她眼中的「靚菜」。擺好檔,帶一眾婦女進來,「我要啲番茄……唔要芽菜……有冇生菜?」芽菜通常最不受歡迎,因為很韌,小孩都不喜歡吃。她們打開自備的環保袋接收瓜菜,每次可領幾天的菜量。豆姐出手「闊綽」,蔬菜大束大束地塞進袋,也不忘叮囑她們回去要挑出太老和爛掉的菜。
這些婦女每逢星期一、四都會到民社服務中心領取剩菜和麵包,安排是源於糧友早前做的問卷調查,發現許多婦女因為介意被指與老人家爭奪資源而不敢到中心領菜。於是糧友另立新派發點,把婦女和老人兩個群組分開,盡量維護領取者尊嚴。
Day 2 石硤尾邨平台的樂與怒
記者這次到糧友另一個派發點幫忙,看到的又是不同光景。這次從中心樓下的石硤尾街市收菜,受眾以老人為主,一星期派足七日食物。這支回收小隊除了三個兼職派菜姐姐,偶爾還有學生和在職人士組隊來做義工。
派菜姐姐領隊到街市回收剩菜,再把蔬菜搬到石硤尾邨平台作篩選和分類。7點半陸續有老人到場等候領菜,8點15分開始派發蔬菜。職員從抽籤方式抽出會員後,大聲讀出會員號碼,中籤會員掛着得意的笑容,立即上前遞破舊的膠袋和食物盒,接過由職員分配的瓜菜和麵包。現場氣氛熱鬧,有長者更為「得獎者」喝采,伴隨附近食肆傳來濃烈的油煙味,彷彿我們身在屋邨宴會進行大抽獎。
這平台不單是派發點,亦是街坊的社交場合。早到的領取者坐在梯級上交流情報,而領了菜的長者則站在一旁,有的檢查成果,有的交換戰利品。曾經有一次,兩位80來歲的領取者,一見面竟高興地相擁起來,抱了好一段時間才放開,猶如失散多年的親姊妹。
可是,有時平台發生的事還是十分緊張。有位婆婆因為拿不到葱,把她那袋菜狠狠扔到地上,對我們破口大罵:「你睇!咩都無,又無瓜又無葱,其他人乜都有。佢哋(義工)都唔識分。」任姐姐如何解釋安撫,婆婆卻依然青筋暴現地罵人。另一方面,整個派菜過程中,有幾個老人全程緊盯派菜過程,怕義工分配不公平,更怕自己比別人少了些什麼。有領取者要求義工派多一點麵條,或多兩隻桔仔,派菜姐姐盡量公平分配,偶爾也得酌情處理,畢竟她們也是主婦,太明白買餸的經濟壓力。
每個傍晚,蔬菜回收量多少有點浮動,但石硤尾邨平台始終上演着相似的戲碼。有人生氣,有人歡喜;有人領取,有人施予。時空、演員、劇情依舊,連那陣嗆辣的油煙味也緊密地連戲。
邂逅糧友靈魂人物
糧友行動有個常客叫張婆婆,她既是領取者,也是義工,4年來每天來領菜,而且每次都早一個鐘到,坐在小膠櫈上幫忙篩選蔬菜。無論糧友經歷什麼人事變動,唯一不變就是張婆婆依然「老是常出現」。初次見面,她雀躍地介紹腳上一雙布鞋:「十幾蚊咋,著爛咗又可以買過對,又可以成日唔同款,哈哈!阿婆好貪靚㗎。」她打扮的確比同齡人花俏,衣服都是粉紅、暗紅、寶藍,多醒目。她是隻吱吱喳喳的開籠雀,什麼都講,遇見陌生人也會「吹兩句」,來做義工的學生或在職人士都對她印象深刻。
家住石硤尾邨的張婆婆,共有7子女,丈夫20多年前過世,只有么子偶爾回來住一天,但回來便倒頭大睡,很少交流。大部分時間張婆婆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生活。不喜歡在家對着四面牆,於是每晚吃飽飯都到樓下幫忙揀菜,順便找人聊天,「自己一個人住好悶㗎嘛。」剩菜是其次,來做義工已成為她的精神寄託。
Day 8 吃一頓張婆婆主理的晚飯
第7次來糧友做義工,打趣問婆婆賞不賞面請記者吃頓家常菜,婆婆十分爽快就答應了,我們相約第二日派菜前到她家裏吃晚飯。她自己一個人吃飯,通常吃一小塊蒸魚和烚菜。她說不懂煮「好嘢食」,從來沒有人教過她,都是嫁人後自己亂七八糟地摸出來。以前最常為子女煮滷水雞翼,只需幾湯匙現成滷水汁和薑、蒜、糖煮幾分鐘即成,再複雜的菜式,她就不會了。年輕生完小孩沒有進補,鈣都全分給七個化骨龍了,生產後煮薑醋連一塊豬手豬腳都沒有,愈飲愈缺鈣,導致牙齒早掉光光。所以婆婆平常煮飯要煮到粥仔般軟糊,瓜菜通常滾湯,不然就白烚至腍身。她不吃芥蘭就是因為它煮極都很硬,會吃到假牙移位。
今餐飯由婆婆主理,三餸一湯,「爛飯」任裝。有番茄滑蛋、青椒炒肉絲、清蒸茄子配腐乳,還有紅蘿葡粟米蓮藕湯,每道菜都符合「腍」的大原則。所用蔬菜全部從糧友拿回來,拿了菜回家,她還會再去蕪存菁,太黃太老的她會丟掉,瓜果有瑕疵便切走。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原來這些被商販丟棄的蔬菜,跟日常在家吃到的味道,分別不大。用來煲湯的粟米,本來樣子乾巴巴的,想不到熬湯兩小時後,仍十分清甜。湯加入瘦肉、瑤柱仔和陳皮,陳皮香讓記者一連喝了三碗湯。婆婆自豪地說:「我啲女好鍾意飲㗎,次次上嚟食飯都話要飲我嘅靚湯,哈哈!」婆婆以最簡單的烹煮方式,最基本的調味,炮製出親切的住家味。回想起第一次跟Figo和豆姐去街市收菜,他們說是「靚菜」,吃過才知道所言不假。
聽一個老人說故事
若你肯多花時間聆聽,這個老人很樂意把出生至今的76年經歷都告訴你。生於二戰時期,女娃娃遭親生父母遺棄,被一戶水上人收養。養女說穿了就是半個妹仔,小時沒機會讀書,8歲已經要在船上幹活掙一口飯吃,20歲出頭便盲婚啞嫁給一個酗酒的香港仔,1972年來港,一家九口住幾十呎木屋。她身形嬌小,年輕時卻做過苦力擔起一頭家。因為目不識丁,做女工沒她份兒,於是她早上搬貨,晚上通宵在紗廠做雜工粗活,每日只睡三個鐘,獨力養大七個孩子。
一直工作至60歲才申請生果金,正式退休,婆婆說,現在是苦盡甘來了,雖然子女沒餘力照顧她,但起碼有政府養她。「以前無咁多資助津貼,最多係減啲學費,唔做就無得食。」現在有一份生果金,每日去領取食物又省下一筆,已是人生過得最有安全感的時間。現在雖不用為口奔馳,卻經常在醫院出出入入,剛做完白內障手術,覆診當日又在街上跌倒,左手前臂骨折,老來多病痛,又是另一種折騰。
生於那個艱苦年代的女性都有相似又不盡相同的故事。她們盡最大努力養大孩子,這都是她們人生的最大成就。張婆婆活了70幾年,對世界已沒有多餘幻想,事事懂得為自己打算。她在家裝了平安鐘,以防在家跌倒都無人知。她為自己安排節目,在月曆上畫了圓圈,表示那天有街去,後天去探患病老人,下星期則參加社區中心聖誕聯歡會,還有,每日去糧友幫手派菜。半獨居的孤寂,承受它,再逐步排解它就好了。
張婆婆曾經對我說:「如果以前有呢啲機構,後生嗰陣就唔洗捱得咁辛苦。」這多少肯定了糧友的付出。有位很有心的糧友職員對記者說,糧友現在每天派食物,令一些長者把「唔靚」或不喜歡吃的蔬菜丟到垃圾桶,造成浪費,到底是不是「寵壞」了他們?當時我不懂回答,但在這個機構混了兩星期,發覺低下階層也許從來沒有「挑剔」的本錢,而這間NGO竟然可「寵壞」他們,讓他們選擇吃自己喜歡的,糧友提供的不只是剩菜,更是選擇帶來的尊嚴。畢竟食物除了讓人「生存」,還是「生活」得更好的必要條件吧。
糧友行動 食物回收組織的無可奈何
糧友行動2011年成立,是民社旗下的食物回收機構,透過回收剩食,達至扶貧之效。至今服務擴展至深水埗、油尖旺、黃大仙、九龍城及屯門區。
Figo是糧友行動的項目統籌,因為人手短缺,所以逢星期一、四都要濕手濕腳到荔枝角街市收菜。他指大眾以為商販捐贈出來的食物一定是不新鮮又不能標賣的食物,但曾經有商販捐贈一條「人咁高」的新鮮東星斑和酒店級數的大蝦。又有一次果欄老闆捐贈一大批食物,早上10時左右的時段是果欄工人小睡的時間,但工人竟用休息的時間,頂着猛烈太陽幫忙逐箱水果搬上貨車,糧友就是靠這些商販仗義捐助運作至今。
有報導指近年食物棄置率不跌反升,Figo嘆食物回收機構資源有限,香港單日棄置有3600噸食物,像糧友每日回收約一噸食物,只是杯水車薪。要真正減少食物浪費,唯有靠政府立法規管。「食物回收機構的存在,有時成了安慰劑,使製造商更大條道理生產更多食物,造成更多剩餘。」
任食物回收機構扭盡六壬,始終不能完全根治貧窮及浪費問題。「有人無飯吃,有飯無人吃」的畸形現象每日發生。哲學家J.S. Mill說,正義就是所有人的幸福最大化,如果社會上有人的食物多到要丟掉,另一邊廂卻有人前胸貼後背,到底這是否一種社會不公義呢?
香港三大類食物援助服務
1. 食物銀行
食物來源主要由機構以「大量入貨」形式採購食品,或由團體及私人捐助;食品以保存期長的乾糧、罐頭為主。受政府資助的食物銀行,申請人須由社工轉介,經資產審查方可獲不多於6星期的短期援助。
例子:聖雅各福群會旗下的眾膳坊、香港聖公會的「恩澤膳」計劃
2. 食物回收機構
從街市收集商販收市捐贈的剩菜,或連鎖店的麵包及包裝食品,轉贈基層。
例子:職工盟創立的「食德好」計劃、民社服務中心的糧友行動
3. 基層食堂—剩食轉化熱食
向本地飲食業回收仍可安全食用的食物,經中央廚房煮成熱飯餐,派發予有需要人士。
例子:小寶慈善基金旗下的惜食堂,每天製作超過6000份熱餐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