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史迷】外號「歷史hard drive」 80後自研港史、開團鬧市探古

撰文:林可欣
出版:更新:

溫佐治的facebook有張他穿長衫馬褂的相片,相中他的右手放在小木櫃上,木納地站着被拍下,像個被封印在舊照片中的古人。若生於清朝,他大概是穿官服在翰林院做事的進士。這生於現代的80後青年精通聲韻學、文字學、訓詁學,熟悉許多本地歷史習俗;三年前與中學老友創立導賞組織,每月舉辦公眾導賞活動,帶港人在鬧市探古尋秘。
他全年忙着看神佛誕出巡、祭天和各圍村的太平清醮,覺得這些傳統活動太好看,讓他幾年來也不願離港,要在香港「觀光旅遊」。朋友稱他「歷史hard drive(硬碟)」,腦內儲存大量史料,隨口也講得出香港典故或舊人物,一個80後為何獨愛香港歷史嘢?
攝影:陳嘉元、吳鍾坤

溫佐治洋名為George,中學讀英中名校,上中文課卻最專注精神。初中老師教音韻學,他興致勃勃想深入研究,可惜老師不是聲韻專家,不能深入地講解,於是他買了大量相關書籍自學。但發現內容全是大學程度,這初中生自習難懂。

當時他天天追看電視熱播的《妙趣廣州話》,對有份亮相的粵語正音教授何文匯印象深刻,他看節目看書後一有疑問就發電郵請教對方。何文匯那時是中文大學教務長,教務繁重仍一直與這初中生電郵來往,教曉少年正音正字。

聲韻學是冷門學問,溫佐治記得有年學校門外貼了「沙田區校際粵語正音比賽」,老師覺得學生勝算不大不希望他報名參加。「老師不知道我已自習了很多正音知識,胸有成竹的。」後來溫佐治堅持組隊上擂台,鬥快講出某一字的聲調,或問其他聲韻知識,他都最快按燈搶答,最後贏得冠軍。(陳嘉元攝)
+5

歷史發燒友公開試卻得個D
他飽讀的聲韻學是古代文人的基本功,連同文字學、訓詁學都讀通,就能看懂四書五經。但古代語言只是溫佐治的興趣之一,高中後他熟讀香港史,自此漸變成港史專家。「老師講完香港有四大民系鶴佬、蜑家、圍頭和客家就語畢,但很少再講更多他們的聚居點。」溫佐治說。歷史教科書中僅幾頁提及的香港史他最感親切,他覺得可惜的是港史從不是公開試的考核重點。

他對歷史科正規課程不感興趣,高考那疊古代交通史、制度史、宗教史筆記厚厚,他看到就睏。「中國5000年歷代治亂史感覺離我很遠。唐太宗玄武門之變現在可真實看到的古蹟古物真係唔多個,我讀時感受不深。」 同學以為他「逢考試必唔溫」是吹牛擾敵,認定這歷史愛好者肯定坐A望B,最後卻得了個D級成績。「我的興趣不是研習應試秘技考歷史卷,而是自己看書看資料,找尋段段歷史。歷史無分大或小或是否珍貴,而是對我來說有多貼身。」

其他文章:【影片】清裝打扮男人出現尖沙咀鬧市 難道穿越時空回到未來?

溫佐治中學年代已在行「萬里路」,從課外參考書看到什麼有趣的香港歷史,他便會親身找出這地方或去看古蹟。(陳嘉元攝)

大學鑽研古籍 在港四處「遊歷」

雖無緣考入中大追隨在電郵來往多年的何文匯教授,溫佐治考進城大中文系後,終能盡情翻經唸詩,找古籍研究細讀,而且邊讀邊行,課餘四處探古溯今。後來中學母校找他開團帶師弟妹考察屏山遊古蹟徑,他說一直以來學生讀歷史背書上課很離地,很少機會真正「接觸」歷史。因此他每次開團也準備充足,「好留意自己的講解內容,可能就是其中一句說話觸動了其中一個學生,讓他/她對歷史有興趣,想鑽研下去。」

他想讓人明白歷史可以好貼地和親近。於是,三年前與幾個中學老友辦了個導賞組織,叫「程尋香港」,希望透過每程導賞團,向參加的港人分享這城的地區歷史故事。

其他文章:【滿族文化】愛新覺羅後人決心保留傳統 留辮著衫食飯統統要講究

組織內其餘三個成員各有正織,溫佐治因為太愛看歷史古蹟,希望隨時能去追看,故以freelance在大學做兼職研究工作,亦閒來幫朋友辦推廣賺外快。(陳嘉元攝)

「從不帶人去看隱世秘景,歷史就在生活旁邊」

因為大學的「遊歷」經歷和帶過學弟妹,他在辦導賞組織之初已掌握了不少路線,諸如上環廟宇、香港填埸、沙田圍村等。本來理應很熟悉,但他發現自己依然未把歷史挖到底,「例如我找到中環街廟的歷史,還有很多旁枝往事未知要探究,至今仍未看完。」他們的導賞團路線層出不窮,但他從不以尋幽探秘作招徠。「我從不帶人去看什麼隱世秘景,因為歷史故事就在我們每日生活旁邊,是未被發掘或不知道而已。」

本月他們的導賞團主題講中環的古蹟活化項目,帶人看舊中環街市、主教山、吉士笠街唐樓群遺跡等。這些爭議「景點」雖人所共知,但月初開放報名不足三小時已滿額截止。「近年社會討論保育,港人對自身歷史愈來愈重視,開始講『本土意識』,大概從十年前天星和皇后碼頭拆掉,大家重新關注這些舊人舊事。」

他有份創辦的「程尋香港」既自發又有個推廣港史的使命,他說:「每月一團,最多帶25人,去到現場一人收50元,還有些會臨時甩底,你見我們不是為賺錢。」(吳鍾坤攝)

轉做freelance方便追看各區節慶

何謂本土?「每個人關注焦點不同。我是真正走入去睇一些本地傳統習俗。」溫佐治說港英殖民政府說香港1841年開埠是個小漁村,但有許多地方歷史被此說法忽略。「香港有些村落由宋朝定居至今,世世代代都在香港,是真正本土人,他們很有歸屬感,才依足傳統──即使活在今天香港,但仍可在他們的節慶看到一個傳統中國社會,家族聚在一起做一件事。」

為了看這些大型祭天、神佛誕巡遊等,溫佐治寧辭去大學行政全職,轉為freelance自由身,方便一年12個月追到各地區的節慶現場欣賞。「正月圍村有點燈啦,去看儀式的寓意,二月有觀音誕,三月天后誕在十八鄉巡遊很有看頭,很多地方亦有大型隆重慶典,應該全港放假慶祝的,然後新曆3月前後的宗族春祭……」他一路數到農曆七月各區看不完的盂蘭勝會,還有年底各圍村幾年才辦一屆的太平清醮。「你看過就會讚嘆香港仍保留到如此完整的風俗,內地因為經歷文革什麼傳統也被洗走。」

圍村人或鄉人沒當他是「遊客」,吃盆菜或巡遊也請他加入。溫佐治自言在多年來在「感受歷史」。「講得好聽點,這些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有多少人重視過?一些歷史風俗遺留下來的鄉土人情無法在圖片說明的,這些情感要現場親身體會。」

下集:記者說他像古代在翰林院文人進士,他卻說古時能服務朝廷的都是科舉成績優異的士子。他尊崇一些清代覆亡後流落香港的「遺老」,近幾年四處找尋他們100多年在港的足跡,請看下集:【港史迷】清代遺老百年前逃港賣字 隱世墨寶喺邊度?

溫佐治(右四)當年幾乎遊遍鬧市與離島,但他說至今帶團仍每次有新事物發現,讓他和成員發展不路新路線,這夜是他首次夜晚帶團看都市霓虹招牌。(吳鍾坤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