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垃圾.上】遠足徑垃圾桶全移除 行山客:自己執走唔算重

撰文:林綺琪
出版:更新:

漁護署計劃於今年底前,全面移除郊野公園遠足徑的垃圾桶及回收箱,市民對新決定反應兩極。先不論對錯與否,在此之前,不如先了解一下與山野垃圾關係最密切的人——山上清潔工的一天工作?

邀約郊野清潔工訪問不遂,想要野生捕獲清潔工又失敗,只好記者實測一個山頭到底有多少垃圾。(林綺琪攝)

要了解行山徑清潔工的工作流程,訪問甚至直擊清潔工一天的工作當然是最好方法。惟記者邀請漁護署就此進行訪問時,署方以「近日公務繁忙」為由拒絕。其後再向署方查詢清理山上垃圾的工作流程,獲回覆指:「署方每星期會派員到各遠足徑清理垃圾最少一次,並會按實際情況,在周末及假日等遊人較多的日子過後,加強清理工作。」

事實上,現時郊野公園家樂徑和自然教育徑的垃圾桶和回收箱,已經全部被移除;年底前,遠足徑餘下的257個垃圾桶及回收箱亦會移走,並於路徑入口及合適位置張貼告示通知。

親身體驗清潔工的一天

記者最終決定自己當一天清潔工,撿拾山徑上的垃圾。此前訪問漁護署前助理署長王福義時,他曾說由於車輛不能駛進山裏,基本上清潔工都是揹一個擔挑、帶一個夾子,上山逐個垃圾桶去收垃圾。除了將垃圾桶內的垃圾揹下山,也得沿路清理垃圾。記者帶了一個垃圾袋上大潭郊遊徑,幾乎每20步便得彎身撿一次垃圾。短短3公里的山路,垃圾袋也幾乎被塞得七成滿;當中有難以想像被遺留在山上的垃圾,也有體積細小、但細看隨處皆是的廢物。

青山綠水之間,若仔細看,有幾多垃圾遺留山頭?(林綺琪攝)
別以為將垃圾丟到隱蔽處,垃圾便眼不見為淨,這只會令清潔的人要穿過樹枝、走進更崎嶇的泥路內,去撿拾你遺下的垃圾。(林綺琪攝)

在山上默默經營的,除了郊野清潔工,還有建設、保養行山徑的人員。到底一條行山徑是如何建成?請留意另一篇報道:

【真山野男子.一】級級皆辛苦 行山徑是如何建成的?

行山客:工人收垃圾都好辛苦

對於行山常客而言,大都支持全面移除山上垃圾桶。行大潭郊遊徑的這天,遇到蘇先生與友人,他們自言幾乎行遍香港的山野,認為自己垃圾自己帶走,是最正常不過的事:「就算果皮都唔係一時三刻就分解到。」說罷即在背包內掏出一個食物包裝袋,是他在山上用餐後收好,預備下山後看到垃圾桶時才丟。

他又認為,在山上放垃圾桶其實是一個引誘:「啲人見到有垃圾桶,就會丟晒啲垃圾落去,咁樣工人收垃圾都好辛苦。」間中會行山的Ling亦認為,將垃圾桶全面移除的初期,港人或許要時間適應,但她贊成漁護署的決定:「好似日本、台灣咁,連街邊都冇垃圾桶喇,呢個係教育問題。」她又說,在部分人流較多、或設有燒烤場的山徑:「見過垃圾桶隔離有野豬、有馬騮、有牛摷垃圾。」垃圾被翻找一地,最後還是苦了清潔工。

行山客阿Ling說,在外國不少地方,連城市內的街道都不設垃圾桶。行山時將垃圾自行帶走,其實亦不會比上山時重。日後垃圾桶被全面移除後,垃圾會否漫山遍野,就要看公民教育。(歐嘉樂攝)
這一段行山徑已設有告示,提醒垃圾桶已被移除,遊人要自行將垃圾帶走。(林綺琪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