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倡政府加強源頭減塑 勿側重回收要市民為企業埋單
綠色和平今日(19日)發佈《東亞河岸垃圾審計調查—香港》結果,發現從本地兩條具重要生態價值的河岸收集的3263件垃圾,97%為塑膠,當中食品、物流、飲品及即棄餐具4大類包裝垃圾佔7成。而大部份飲品包裝垃圾,源自大型飲品生產商。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譚穎琳表示,政府應推動源頭減塑,因為現時只着重回收工作,出現了「企業產生廢料,市民埋單」的不公平情況。縱觀全球,回收廢塑料的成效已達至樽頸,較難再有突破性增長,因此更需要由源頭着手。
研究團隊在今年6月至9月,在林村河及貝澳河的上、中、下游進行10場河岸清理,發現即棄塑膠包裝,包括食品、物流、飲料及即棄餐具等4個類別佔所有塑膠垃圾近7成。團隊進一步識別紙包飲品盒及膠樽上的品牌,發現主要來自大型飲品生產商,分別為維他奶國際集團(22%)、太古可口可樂(20%)及屈臣氏集團(香港)(17%)、景田(深圳)食品飲料集團(7%)等。
政府側重末端處理 忽視源頭減塑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譚穎琳表示,政府側重撥款予末端回收、與建焚化爐等,另一邊廂規管企業生產即棄膠的進展緩慢,變相令社會承擔的廢物處置費及環境成本,導致出現市民「為企業生產的廢膠埋單」的情況。她又建議政府參考台灣的做法,推動企業提供「借還杯」服務,並每年減少即棄膠杯的數量;可在政府機構或場地,如將啟用的啟德體育園提供「借還杯」服務。
綠色和平又建議,「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下,回收一個膠樽可以由回贈一毫改為以一元作為回贈起點,相信回收率可以推高至七成以上。因為從過去的調查發現,按樽回贈一毫對吸引市民回收的作用有限。
香港首階段管制即棄膠餐具及產品條例的適應期將於10月21日屆滿,是次研究顯示即棄餐盒、杯等塑膠垃圾,是4大包裝垃圾類別之一,惟涵蓋棄置量更多的外賣即棄膠餐具的第二階段管制,至今落實無期。而原定下年在立法會通過生效的飲品包裝生產者責任計劃只聞樓梯響,未有提及減量目標及重用率,以致企業沒有決心去源頭減廢。
譚穎琳亦認為,管制即棄膠餐具及產品條例的原意是要減少即棄廢物,而現時商界只是將即棄產品由塑膠改成用厚紙或竹製成的即棄物品,對減少即棄廢物的效果存疑。
對於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沒有再提減廢政策,譚穎琳表示失望。她又認為政府用了20年時間準備垃圾徵費,結果要「暫緩」,結果並不理想。政府早前指下年中會就政策發表檢討報告,譚穎琳希望政府在發表報告前「做多啲功夫」,向不同持分者了解為何政策無法進行。
她又認為,政府花了過百萬元在垃圾徵費上,應該從這次失敗的經驗中研究如何令垃圾徵費變得可行,或者措施有何需改善之處,而不是將垃圾徵費專用垃圾袋全數派出後就不了了之。
綠色和平促請政府和企業支持《全球塑膠公約》
綠色和平全球減塑項目專員大館弘昌指出,塑膠污染已成為全球急需解決的問題,香港是東亞人均塑膠消耗使用量最高的城市之一,同時為眾多國際連鎖企業進駐的國際大都市,有責任支持及推動《全球塑膠公約》制定減塑目標,同時推動企業由即棄轉型重用及無包裝的銷售模式。
綠色和平促請政府和企業支持《全球塑膠公約》,同時在本地加速訂立明確減量及重用目標的飲品包裝生產者責任制,設立專款專項基金支持重用餐具借還系統,源頭堵截塑膠污染。綠色和平亦呼籲市民減少使用即棄塑膠,選擇可重複使用的容器,並支持推動減塑政策的企業和組織。他們認為只有政府、企業和市民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決塑膠污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