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癒系】新一年 找一個有「愛」的家
新的一年剛剛開始,大家會有什麼願望嗎?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升職加薪、環遊世界,還是成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家?
你可能會說,你跟父母一起住,那不就是家了嗎?對,這是你的家,但嚴格來說這是你父母的家而你是成員,這家不是你話事的。你有否想過擁有一個屬於你自己創建的家呢?
可以不化妝、穿得很邋遢、戴著大眼鏡跟這些人在這屋內聊天、吃飯、看電視嗎?如果都是,這應該是你的家。
屋是一個死物,家是一個定義,沒有實體的。所以每個人對家的感覺、需要、存在的形式都可以很不同。而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家會帶給你安全感。
對於「家」,原來法律並沒有給予定義,而對家庭亦只有大概意思,是指兩人以上便可稱作家庭。原來某程度上,一個人住,聲稱這個地方是他的家,是沒有法律上的意義的。
如果你和父母兄弟姊妹一起住,那個可能是你的家。你喜歡回去嗎?你有和這些人有互動嗎?一天辛勤的工作後,一回到去便覺得終於可以呼一大口累氣嗎?是當你不如意、生病時最希望逗留的地方嗎?可以不化妝、穿得很邋遢、戴著大眼鏡跟這些人在這屋內聊天、吃飯、看電視嗎?不需要挻胸收腹、每個動作都擺pose嗎?如果都是,這應該是你的家。
如果你一個人住,熟悉和安全感是家最重要的元素。如果回到家的感覺像在酒店,那怕你住了多久,這個只是你居住的空間,不是你的家,因為和你沒有任何感情的關係。
其實家是無形虛幻的,有些人不願回家,有些人有家歸不得,有些人有幾個家,有些人從來都找不到自己的家。
一間屋也可以和人有感情關係?真的可以。有試過搬家時捨不得舊居嗎?你當然可以捨不得花了幾百萬的裝修,但很多時候捨不得的是在這個空間發生過的事,不論開心高興的、失望無助的,可以是在這空間出現過的他,他坐在沙發對你說過的話,一班朋友來聚會的情景,那個睡不著哭到天亮的半夜,看著電視突然蟑螂飛過眼前無助的一幕。
要實在一點嗎?當每個月你收到屋租、水費、電費、煤氣費的帳單通知時,家的感覺便很真實,你真的感受到自己正在擔起一頭家。這時候會有衝動多找一個同屋主來分担這頭家嗎?
其實家是無形虛幻的,有些人不願回家,有些人有家歸不得,有些人有幾個家,有些人從來都找不到自己的家。
所以,怎樣的才是家?但凡有愛的地方就是家!如果你還沒找到,我祝願你在2017年找到屬於你自己的家。
關於作者:
連峻(Rene Lien)身兼心理學博士、性學家、催眠學家、節目主持、專欄作家等多重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