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容的抉擇】變靚就能獲得幸福 會不會是個更大的幻覺?
最近有報導一位22歲的少女,為取悅男友,經歷了30次整容程序,摧毀了本來甜美的容貌。顯然整容已經不單單是為了「變得更美」,而是被大眾認為取得「成功」和「幸福」的工具。
近年內地不少大城市父母送給子女的大學畢業禮物是整容手術,理由是職場競爭激烈,更標致的外表能夠爭取一份較好的職業,或找到一個理想對象。根據國際美容整形外科協會的資料,如今中國的整形手術數量僅次於美國和巴西,位居世界第三。因為整容者在人口比例上仍屬少數,所以市場潛力仍然極大。
更重要的是,我們活在有圖有真相的影像時代,外表變得比歷史上任何時間都更重要,或者說更多機會須要拋頭露面。社交媒體和明星文化迫使每個人都面對個人形象問題。打開Instagram,你會驚訝怎麼那麼多素人都長得如此「標緻」而「工整」。朋友點醒我,不計修圖,這些網絡紅人或多或少都在臉上動了手腳。
透過整容獲得幸福,會不會是個更大的幻覺?
整容變成「提昇競爭力」的手段
另一位朋友告知,在她那個著重外表的工作環境,不論男女,整形幾乎成了每人的個人裝備。因為化妝已成基本,在外貌上的競賽,必須進入真皮層的層次。後來筆者在更勢利的時裝場合中見到許多所謂膠面時,也就不再訝異了。這是一種群體壓力,本身條件不俗而且性格突出的人也可能受到衝擊,自信心少一點都可能會心動。因為人無完美,而整容所挑戰正是再造人體這個違反自然的定律。
當然,整容在古今中外文化裏都不是新鮮事,但整容技術在過去十多年間不斷進步,而整容文化在大眾心中的印象也不斷改變。它早已超越糾正畸形(如箍牙)和修復傷痕(如植皮)的層次,成為類似美容化妝這類十分普遍的個人提升技術(enhancement)。現在整容手術還可以分為入侵和非入侵,譬如要瘦面,從前只有開刀削骨;現在則可透過注射肉毒桿菌,令肌肉收縮。後者因為復元時間短、傷口較細,因而更受歡迎,甚至因此被歸類為「微整形」,或美其名為「醫學美容」。
當你發現整容後也得不到想要的資本,那時候如何面對夢想幻滅?
由「手術」變成「lifestyle」
到了這地步,面對這個課題,我們要問的便不再是簡單地盲目的贊成或反對,而是了解整容背後的本質是什麼?我們為什麼需要整容?背後到底需要的是什麼?無可否認,它某程度上像商業社會中所有lifestyle生意一樣,是一種status symbol。大部分時間我們只需要4件恤衫和3條褲子便足以生活,但這樣無法顯示社會地位,所以我們買了很多不會怎穿的衣服鞋履,證明我們有閑暇閑錢去鑽研時尚。有能力接受整容,表示我們有能力照顧自己,跟有錢買名牌手袋異曲同工,表現的是階級地位,或藉此晉身某種圈子。
整還是不整?To be or not to be?
整容來得遠比時裝更為複雜,因為它還涉及了我們最重要的身體和健康。整容也有潮流,歷史書和紀錄片裏上非洲部族那些超級長頸和巨型耳洞也許太遠,巴西女人熱愛隆臀的文化你不會未聽聞過吧?當有天不再時興巨臀時,難道大家又紛紛進行還原手術嗎?編輯室裏幾位女同事都是時尚美容專家,她們普遍都關心到安全、後遺症和美學潮流的問題。直男同事的看法更富深意。J說,一夜情對象可以整,伴侶則不可以整;K說得更仔細,削骨不可以,人造填充物不可以,但用自體脂肪可以。比較成熟的P則表示非常厭惡,認為那只是假的美麗。光是隨便問幾個教育程度相若的人,都能發現整容對大眾而言,仍然是極具爭議的。
不論你對幸福的定義是什麼,整容總不會帶來任何幸福的承諾。
透過整容,你想獲得什麼?
關於整容,另一個必須深思的心理問題是︰透過整容獲得幸福,會不會是個更大的幻覺?如果你很清楚對象愛的純粹是你的外表,那麼對方會是個值得的對象嗎?即使退一萬步說,你的目標就是靠大變身釣金龜,但我們對「市場」口味的想像力其實非常淺窄。大部份整容效果都是標準化的美,但真正高出一線的美永遠是獨特化的。你造到的其實誰都造到,如何競爭? 筆者不懷疑成功整容之後,能得到更多交往機會,但更多是否等於更好?當你發現整容後也得不到想要的資本,那時候如何面對夢想幻滅?
因為wishful thinking的心態,對整容心動的人無視其他失敗例子。縱然今天商人宣稱整容科技已經進步,而且彷彿有大量「成功」案例,但這些新技術真的敵得過歲月嗎?從前我們見到不少女明星剛剛完成改造時也非常自然非常漂亮,但今天已經漸見惡果。未經過足夠的歲月,無人能夠預測結果孰好孰壞。當然筆者不能虛偽地說外表毫不重要,亦無法代其他希望整容的人說話,更不應批判他們什麼。因為這畢竟是只能是獨自面對的抉擇。不論你對幸福的定義是什麼,整容總不會帶來任何幸福的承諾。
說到底,決定整容與否背後的,其實都是面對殘酷現實生活的勇氣。如果你為的是滿足個人心理需要多於一切,那才是真正最難的一關。心病還需心藥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