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唔理好醜靠派膠上位 騎呢歌手泛濫「搞彎」樂壇?

撰文:史順宜
出版:更新:

來到年尾樂壇頒獎禮季節,「樂壇己死」、「香港只有娛樂圈,沒有樂壇」等字眼,再次掛在網民嘴邊。香港樂壇不景氣的其中一個原因,其實是否與某某唱片公司出歌的門檻有關?以最近在網上推出新歌的女新人王雯(Nuna Wong)為例,她的這首《Call Me Nuna》可以說是2017年「騎呢」之最。單看歌曲的MV及其演繹方法不禁令筆者想起,究竟她成為歌手是為了「追夢」,還是想侮辱「歌手」這一個職業?

新晉女歌手王雯最近推出全新派台作品《Call Me Nuna》,如果你對王雯這個名字感到陌生不緊要,因為筆者也有同感。其新歌為何令人覺得是2017年「騎呢」之最?只能以「相信大家的耳朵是雪亮」來形容聽後的心情。至於MV觀感,則用4個字形容「衝擊眼球!」(點撃以下影片收看MV)
新晉女歌王雯(Nuna Wong)在MV中大跳騎呢舞。(網絡圖片)

香港樂壇青黃不接的問題並不第一天的事,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近十年在頒獎禮舞台上出現的都是熟悉面孔,陳奕迅、容祖兒等更是長勝將軍。話雖如此,但香港依然有不少歌手默默耕耘,等一個時勢造英雄的機會。雖然未知會否有天能「升呢」得到認同,但他們做的音樂起碼也是良心製作,尊重「歌手」這一個身份。

「歌手」向來不是想做就做,門檻條件更是非一般高。如昔日80、90年代的歌手,隨便數數總有一個是你的心水,因為他們追求的是「聲、色、藝」。不過近年有某類唱片公司卻對「歌手」出現誤解,用一種低端的包裝手法來宣傳,他們簽歌手的門檻更是不值一提,五音不傳都可以,只求夠騎呢。可能以900元製作MV為噱頭、有些以歌詞嘩眾取寵作生招牌、有些以低級趣味方式引人注意,務求以最騎呢的方式得到大家關注。做法猶如當年𡃁模在書展為宣傳要「飛釘」、「漏M」一樣。究竟為何他們要把「歌手」變得低俗呢?是有求就供?還是社會已經反智如此?這個問題實在很值得大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