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新冠患者痊癒2個月仍氣喘乏力 仁愛堂免費中醫舒緩後遺症

撰文:仁愛堂
出版:更新:

文:註冊中醫師方淑婷@仁愛堂 -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屯門區)
2019冠狀病毒病第5波疫情來襲,每日確診人數節節上升,同時不少病人在治療後出院,仍尚有一些後遺症,如出現咳嗽、痰多等症狀。因醫院管理局早前已開展「中醫門診特別診療服務」,筆者服務的仁愛堂 –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屯門區)亦有參與計劃,為接受治療後出院的2019冠狀病毒病病人,提供免費診療服務,因而治療過一些患者,他們大多出現氣陰兩虛與肺脾氣虛表現,透過服食中藥及針灸治療,有效緩解相應情況。

中醫認為新冠肺炎是屬於「疫病」,症狀如發熱、胸悶、氣短、乏力、胃口差、腹脹、泄瀉、舌苔厚膩等,是一種「寒濕疫」。(資料圖片)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

2019冠狀病毒病的病因、病機

中醫認為新冠肺炎是屬於「疫病」,按其發病特點及症狀,如發熱、胸悶、氣短、乏力、胃口差、腹脹、泄瀉、舌苔厚膩等,它是一種「寒濕疫」。此病主要為患者正氣不足,感受「寒濕疫毒」而發病。

新冠病毒主要入侵肺脾兩臟,患病期間多見肺脾兩臟的損耗。另病程發展到後期耗傷正氣及陰津,出現氣陰兩虛之象。一些重症或久病的病人更見累及腎臟。

從觀察所得,患者臨床表現主要分為氣陰兩虛,臨床常見乏力、氣短、口乾口渴、心悸、汗多、乾咳無痰、舌乾少津,治療以益氣養陰,常用沙參、麥冬、太子參等。肺脾氣虛,其臨床常見氣短、倦怠乏力、納差嘔吐、痞滿、大便無力、便溏不爽、苔白膩,治療以健脾補氣,常用薑半夏、陳皮、黨參、白朮、藿香等。

筆者分享一例治療肺炎恢復期患者的病例:病人是位60多歲的女士,患上新冠肺炎後兩個月仍見乾咳氣喘丶神疲乏力及咽乾痛。其脈細數,舌淡紅乾少津。經望、聞、問、切,辨證論治後,判斷此患者屬於氣陰兩虛的証型。用藥主要益氣養陰,潤肺止咳,如北沙參丶麥冬丶五味子、太子參丶百合等。一周後患者覆診時,咳嗽減輕,口乾咽痛已緩解。

針灸透過針刺穴位調節經絡臟腑,加強人體正氣,達至治療及預防效果。(資料圖片)

除了中藥內服,中醫還會使用針灸、艾灸等方法幫助患者恢復。針灸能透過針刺穴位,調節經絡臟腑,加強人體正氣,達至治療及預防效果。艾灸則可活血行氣、溫陽散寒、振奮陽氣。患者在家亦可嘗試自行按揉刺激特定穴位,以調節經氣,幫助紓緩部份不適症狀。常用穴位如下, 每穴每天可按1-2次,每次約1分鐘:

1.足三里:調節腸道功能,能健脾化濕,生發胃氣,適合肺炎後期脾胃不佳的人士。

定位方法:小腿前外側,外膝眼(犢鼻)下3寸(即除拇指外其餘四個手指並起來的寬度),脛骨前緣外一橫指(中指)處

2.尺澤:肺經穴位,滋陰清熱,潤肺止咳。適合久咳不癒的恢復期患者。

定位方法:手肘橫紋上,肱二頭肌腱的橈側緣(外側)

3.神門:養心安神。可幫助肺炎恢復期出現失眠的患者。

定位方法:手腕處,掌心朝向自己時,在小指向下延伸、手腕關節的橫紋處,有個骨頭之間的凹陷處。

抗疫期間情緒受壓 中藥可疏肝解鬱

同時,2019冠狀病毒病患者在恢復期除了面對身體種種的不適外,又會因長時間的隔離陰影及懼怕再次染疫而出現失眠,心情低落,焦慮等情況。中醫認為這是屬於肝氣鬱結的表現,處方用藥可以疏肝解鬱,寧心安神為法。筆者曾治療的患者表示服用中藥後可幫助舒緩失眠及心情低落的情況,但要恢復心理的健康仍需多方面配合,如是因為負面情緒沒有方法宣洩,建議可找身邊信賴的人傾訴。

除此以外,一般市民在面對已長達兩年的疫情,亦漸漸出現「抗疫疲勞」的情況。以近日第五波疫情為例,筆者遇到不少病人表示,每天都清潔家居,盡量減少外出,最誇張的是已兩周沒出門,但遇到的是身邊親人還是確診了。有些人心情低落,緊張焦慮;或出現胸悶不舒,經常嘆氣,這也是肝氣鬱結的情況。可以找中醫處方服藥或針灸舒緩症狀,但自身情緒的調節亦重要。如上段所述,可找家人朋友傾訴。另避免過度專注疫情的新聞或資訊,多培養其他興趣,如:看電影,繪畫,聽音樂等,以助放鬆心情。

日常防預「正氣內存,邪不可干」

雖然新冠病毒傳染力強,但只要身體強健,正氣充足,較不易被感染。如何增強正氣?

避免熬夜,保證充足休息;避風寒,保證頭、頸,腰背、下肢的保暖;容易出汗之人,應盡快更換衣服,保持身體乾爽;飲食清淡多飲水,避免進食煎炸、辛辣食物,肥甘厚味生冷,及保持每日適量運動。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如有任何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

仁愛堂醫療服務科簡介:

仁愛堂醫療服務科逾50個醫療服務單位及2個慈善基金,超過100個服務點覆蓋港九新界,為市民提供多元醫療服務。

(文章標題由《香港01》編輯所擬。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