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區街道故事】七姊妹道傳說淒慘 寧死不嫁手牽手齊投水自殺?
編按:七姊妹道是北角的主要街道之一,街名來自一個相信很多人都聽過的傳說。歷史中該處海灣有七塊於潮退時才能看得到礁石,形態上一塊比一塊矮小,因而被漁民命名為「七姊妹石」。由於七姊妹石形態上像是七個姊妹手牽手,慢慢就有人「細說」它的來源。
過去一直流傳有七名結義金蘭、自梳不嫁的異姓姊妹,其中三妹因父母強迫出嫁而覺得很為難,皆因她們曾經許下「同年同月同日死」及寧死不嫁的誓詞,最後七人挽手投水自殺,而且死後遺體浮出水面時仍然手牽手。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這個香艷而悲慘的故事結束之後,跟著是一個神話的開始,相傳七姊妹投江(水)自殺之後,大概是七姊妹的「精誠所至」,海濱以前是沒有石頭的,現在忽然多了七塊參差不齊的石頭了,人們於是相互傳述,七姊妹投水之後,化為七塊石頭,精靈不泯,常常閙出神話來。
我們看了這一段故事,便可很清楚地了解到,傳說起源於海邊有七塊參差不齊的礁石,而這礁石被漁民稱為「七姊妹石」,才傳說是因七姊妹投水死後出現的。
七姊妹在很早就因為附近的石礦場石材採盡,及因填海築路而湮沒,至於何時將海灣填平而將七姊妹掩沒於泥土中,因無文獻證明,只好用旁證來推測,估計約在1890年(光緒十六年)左右,已將七姊妹石掩埋於填海泥土之下。
查香港法例舊籍,有1883年(光緒九年)第六號法例,後改為第二號法例,又於1883年(光緒九年)11月3日修正通過,稱為第十八號法例。此法例名為《建築車路條例》,全例共一百四十五條。所謂「車路」,是指有軌車路,因當時還未發明汽車,只有火車及纜車,都是用蒸氣機發動,而以燃燒煤炭為能源的,這條「車路」條例,將全港劃分為六條有軌路線。
馬沅在〈路軌交通之創設〉一文中,記述此六條有軌路線如下:
第一段路線為單軌,長一英里許,自內地段第四七一號,即大佐治街起,經海旁東、灣仔道、大道東,至灣仔街市止。第二段路線為雙軌,銜接第一段路線,經大道東、大道中、大道西,至內地段第二一九路止。第三段路線為單軌。長約半英里,經大道西至海地段第八十一號止。第四段路線為單軌,長約一英里又四分之一,銜接第三段路線,經大道西至內地段第一八七號英人海員會止。第五段路線為單軌,長四英里許,銜接第一段路線內地段四七一號起,經銅鑼灣至筲箕灣地段第七號止。第六段路線,半為單軌半屬雙軌,由陸軍所有地西南界之南,與花園道交界處為起點,向南行陟山,經堅尼地道、梅道、寶雲道及白蘭特順道,至域多利亞山峽第五十三號地段之北為終點。
這條1883年(光緒九年)的《建築車路條例》,原是為當時成立「有軌車路公司」而設,該公司計劃築輕便火車,行走全港島北面地區,及建一登山纜車,直通山頂,上引的六條路線,其第六段「車路」,即為登山纜車的車路,其餘五條,就是輕便火車的車路。登山纜車於1888年(光緒十四年)完成,是年5月30日通車,故政府為配合該公司建築路軌計劃,已開始進行簡單的填海和開路工程,其中由銅鑼灣到筲箕灣的道路,已在1888年(光緒十四年)後開始建築,故可推算七姊妹石,是在登山纜車通車之後,填海築路時填去的。
這條1883年(光緒九年)通過的「車路」法例,其中有些街道名稱要詳加說明,才能明瞭當時道路的情況。例如第一段路線的起點為內地段第四七一號,即大佐治街。大佐治街今稱記利佐治街,是英文Great George的略譯,這條街道在怡和街後,即現在大丸百貨公司前面的街道,1883年(光緒九年)時,怡和街還未闢成康莊大道,因為該處有—座石山橫於其間,路軌預算由記利佐治街經高士威道的石堤而築至筲箕灣。
從第五段路線,可知當時英皇道還未築成,但該處已有一條可供馬車及行人使用的小型道路,這條路因為直到筲箕灣,因此整條今稱英皇道的道路,通稱為筲箕灣道。由此可知,1883年(光緒九年)在七姊妹海灣的小路,亦名筲箕灣道,為了要築路軌,便要將道路擴闊,因此將海灣的礁石填去,這是在1890年(光緒十六年)左右填去七姊妹石的原因。
但是有軌車路公司並未照原定計劃鋪築輕便火車路軌,該公司後來放棄市區路軌敷設,改名為纜車公司,到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才由電車公司承辦。因當時電力已經發明,電車已在英美開辦,故上述的第一至第五段路軌,就成了初期電車的路軌。其中由銅鑼灣至筲箕灣的一段路軌,初期仍然是單軌行車,故經過七姊妹的一段路仍然是泥土道路,並非像現時那樣廣闊和現代化。
當電車通車之後,交通方便了,七姊妹又因海邊的礁石經已填去,而變成一個宜於游泳的海灣了。
(以上是《香港東區街道故事》的內容節錄)
作者: 魯金
原名梁濤,香港著名報人、作家。七十年代起,以筆名魯金、魯言及夏歷,為報章、雜誌撰稿,同時出版了一系列環繞香港題材的著作,包括地方掌故、民生習俗、街道考源等。由於文字通俗,內容豐富,故廣受讀者歡迎。除寫作外,亦經常進行地區考察,及出席不同學府及團體的講座,對推動香港歷史文化的普及,貢獻良多。
出版社:三聯出版社
《香港01》獲出版社授權轉載,標題為《香港01》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