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區街道故事】昔日筲箕灣漁民多 東大街原來唔係「街」?
編按:過去中國興建廟宇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政府出資,皇帝為了祈福會給神明封帝封王,同時都會叫地方官出錢重修或擴建廟宇。
另一種是民間集資,需要一個地方先發展起來,擁有一定的財富之後才有可能做到,不會有地方未發展就建起來的廟宇。例如筲箕灣附近有一間譚公廟,由原本小神龕變成大廟,就是因為經濟慢慢發展才可以建成譚公廟: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本港開埠初期,筲箕灣還未發展,原因是採石工程不必遠自筲箕灣去採石,接近中區的地區,都有山石可採,可用以建設香港。早期採石的地點,有灣仔和銅鑼灣,這是東區的採石場,其後採石才發展到北角。西區採石則集中在石塘咀一帶。
不過,香港開埠後,已提供了發展筲箕灣的基本條件。香港人口增加,副食品的需要與日俱增,魚是主要的副食品之一,這樣便吸引鄰近地區的漁民將魚蝦等海產運來香港出售,有些漁船是賣出海產之後就回去了,有些則留下來,以香港作為基地,這樣,原是漁村的筲箕灣,就由一條小漁村,發展成一個大漁港及大漁村了。
同時,香港開埠初期,主要的運輸工具仍是漁船,從石礦場將石頭運到工地,主要的運輸方式,是先用漁船將石材運到工地海旁,然後用人力從海旁運往工地,以補陸上運輸工具之不足,因此亦有很多漁民,放棄捕魚生涯,以漁船擔任運輸。這也是吸引大量漁民乘漁船來香港的原因。到了1860年(咸豐十年)時,沿海貨物運輸,又需要大量的漁船,這個時候稱為帆船貿易時期,來港漁民便更多了。
當時漁民分佈在各個漁村,其中筲箕灣漁村是其中之一,漁民紛紛來港,又集中在幾處漁村內,自有商人開設商店,供應漁民所需的用品,因此每個漁村,都有漁民用品的商業中心區,筲箕灣也有一個漁民用品商業中心,這個商業中心,就是東大街。
關於東大街的「街」字,原非街道之意,「街」這個詞,在漁民心目中,則是市場的稱呼。漁民稱市場為街,是因為他們將到市場去稱為「埋街」,即是從水上到陸上的市場去。
直到現時,漁民仍流行用「埋街」一語,此語是代表登岸到市場去。東大街之街,原是代表市場之謂,因這市場,位於本港極東的地方,是以稱之為「東大街」。
漁民至今仍將筲箕灣分為兩區,接近舊太古船塢,即現稱太古城的一段筲箕灣,稱為「西灣河」,接近亞公岩一段的筲箕灣,則稱為「東大街」。「西灣河」和「東大街」是對稱的。從漁民這樣稱呼,可知東大街形成市場,比西灣河早,否則不會稱在西邊的海邊為「河」,而稱在東邊的海邊為「街」,這是早期西部的筲箕灣尚未形成一個大市場的原因。
東大街這個市場形成於什麼時候,已無可考,但相信在同治年間已經形成。再查東大街上的天后廟,此廟建於同治壬申,即1872年(同治十一年),可見東大街發展起來的時間,當在1872年(同治十一年)之前,因為如果沒有經濟基礎,又怎會集資建成一間天后廟呢?
東大街的天后廟內,有幾方字已模糊的碑記,雖然無法看到捐款建廟的商號和人名,但隱約可見有魚欄、船廠和船排廠等字,還有某某記,某某號等字,這些某記、某號,當是出售漁具的商店,或出售糧食雜貨的商店,主要的顧客都是漁民。這些碑刻都是同治壬申年間建廟時,倡建人的題名石刻,由於同治壬申建廟之後,僅僅兩年後便遇到了一場甲戌風災(甲戌即1874年,同治十三年),當時這場風災令香港遭受重大損失,這間天后廟也被風吹塌了。
東大街的天后廟於1874年(同治十三年)被颱風吹倒,因此建廟的碑刻亦殘破不全,其字跡模糊可能是和風災有關,但從這間廟於兩年之後又再重建起來,便知道當時東大街的商業已大大發展起來,不然的話,怎樣有能力在兩年內重建這樣大的廟宇呢?該廟有一塊《天后古廟重修碑記》,撰寫這碑記的人是南海潘藜閣,由於碑文和鯉魚門及魚化成龍等傳說有關,錄出可供參考:
原夫天后元君也,昭代功臣,護國著英聲之譽;先朝活佛,庇民膺榮敕之封。垂形象於人間,不威而畏播;恩膏於宇下,無遠弗周。維我筲箕灣之天后廟,創建自壬申,繼遭風于甲戌。覩茲棟宇,盡屬荒涼,猶視凡筵,又經摧敗。凡諸善信,靡不傷心?邇屬吾儕,奚堪袖手!獨念我灣地介一隅,家非萬戶;連年告助,巨款難籌。抑知各共一心,蚨錢爭擲。工興數月,鳳闕新成。斯非神靈而何以有如此之感激也;若非神力而何以有如此之速效也。美奐美輪,已非昔比;乃神乃聖,由是重新。於是臨此地以見形,登斯台而望氣,則見廟枕山涯,門臨江涘;右達鯉門之水,前朝龍洞之峰。鵝頸灣速感香煙而至止,佛頭洲近聽鐘鼓以欽崇。當前蟹火魚燈,無非夜色到處;銀濤雪浪,盡是恩波。倘登一葦慈航,無慮風嘶白馬;得藉半帆法力,何處浪擊蒼鯨。是則士官既沾其澤,商賈復受其恩;即海外漁樵,閨中婦子,亦莫不藉其力而感其德矣。然此威靈遠大,非楮墨所能形。踴躍輸將,尤姓名之宜紀。合併勒石,以垂不朽。是為序。南海潘藜閣氏熏沐敬撰。光緒二年(1876)丙子季冬日吉旦。
光緒二年即1876年,從1872至1876年(同治十一年至光緒二年),前後四年,能集資建兩次廟宇,可見來自民間的財力是多麼大。雖然,東大街上天后廟的捐款人並非全部都來自當地人,相信有很多捐款是來自港島其他地區的,但主要的捐款,必然是東大街一帶的商號和漁民,是以這間廟也反映出東大街當時的發展情況。
《天后古廟重修碑記》中提到「右達鯉門,前朝龍洞」,鯉門就是鯉魚門,龍洞就是九龍山,這是將魚化成龍的傳說寫在碑記上,作為典故。關於魚化成龍的故事,有一件事亦足一談。
1947年10月,有一位歐籍作曲家狄桑夫人於戰後重遊中國,道經香港。替香港兒童保育會寫了一首歌曲,曲名為《鯉魚門》,這首歌的內容,就是將鯉魚精化成龍的傳說寫出來。1948年出版的《香港百年史》曾載其事:
這歌的內容,除了對鯉魚門的讚美歌頌以外,還解釋了鯉魚門的命名意義。根據狄桑夫人在歌詞裏的解釋:鯉魚是指在那裏捕得的一種魚,而鯉魚在中國人新年宴會中是必有的一種肴饌,中國人喜歡鯉魚,因為取吉祥之意,「鯉」音「利」,開年時吃鯉魚,可卜一年的幸運,「鯉門」等於「利門」,就是「大利之門」。她在那歌詞裏,還引述了中國的古代傳說,那就是「鯉魚躍龍門」的神話。她說,鯉魚跳過那裹的海峽,化了形,變成了一條龍,因此,鯉魚門可說是「魔術的峽」。
狄桑夫人的這首歌,原詞怎樣,因難以找到,無法介紹,但從上面的介紹,亦可知其大略。
東大街最初的發展,集中在天后廟附近,還未發展到阿公岩那一邊,是以阿公岩的譚公廟,到光緒末年才擴建成一間大廟。從譚公廟被建成大廟,亦可以看到東大街發展是由西向東的。到光緒三十年(1904年)間才發展到阿公岩的山邊。
阿公岩的譚公廟,廟門的門額上刻有「譚公仙聖」四字,有「光緒乙巳季名倡建」八個小字。光緒乙巳即光緒三十一年(1905),廟門西邊有廟聯一對,上聯「仙靈赫濯昭千古」,下聯「聖德巍峨被萬方」。這對廟聯也是光緒三十一年(1905)建廟時的廟聯。
譚公仙聖廟內左邊牆壁上,立有石碑一方,記述最早建廟時捐款者的踴躍情形,有很多捐款者的名字和商號都刻在石碑上,將這些名字加以分類,則有船廠和船排廠,魚欄、漁民、漁具店,當押店及其他商店,其中還有不少捐款者是婦女。從這些捐款名單中,可見東大街當時的商業是相當繁盛的,可以說是筲箕灣最繁盛的街道。
(以上是《香港東區街道故事》的內容節錄)
作者: 魯金
原名梁濤,香港著名報人、作家。七十年代起,以筆名魯金、魯言及夏歷,為報章、雜誌撰稿,同時出版了一系列環繞香港題材的著作,包括地方掌故、民生習俗、街道考源等。由於文字通俗,內容豐富,故廣受讀者歡迎。除寫作外,亦經常進行地區考察,及出席不同學府及團體的講座,對推動香港歷史文化的普及,貢獻良多。
出版社:三聯出版社
《香港01》獲出版社授權轉載,標題為《香港01》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