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區街道故事】電氣道街名一睇知點解 油街啲油原來唔食得!

撰文:書摘
出版:更新:

編按:香港電力的歷史由1889年開始,當時第一間發電廠位於灣仔大道東的山邊,亦即現時的永豐街。當時的老舊發電機主要供電給水泵以泵水到山頂給居民,而發電廠門口的一支電燈,因當時屬先進設施而不時引來民眾圍觀。電燈不需點火就可照明,令人覺得安全,於是有錢人亦希望可在家中安裝電燈,令電燈公司決定擴張供電範圍。
1896年電燈公司於雪廠街興建新發電廠,供電給用戶以及旁邊的雪廠製雪。其後香港大酒店於1900年起使用升降機,是香港首幢使用升降機的建築物,其電力亦是由雪廠街發電廠供應。至1910年,香港已有1萬個電力用戶,可見電力使用範圍擴展,而籌建大型發電廠的需要亦愈來愈大。

北角電氣道曾經是發電廠的所在地,因而得名。(香港公共圖書館圖片)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事實上,發電機的結構,亦日新月異,1889年(光緒十五年)的發電機,到了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已成古董,1910年(宣統二年)的發電機又改進了很多,把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的發電機給淘汰了。電力的應用,從最初的用於消費方面,漸而發展為用於生產方面,很多機器需要電力進行生產,因此用電量不斷增加,並且需要更多的動力用電。電燈公司在此前提下,便要覓一地點,擴大發電廠,使其能供應更多的電力,以滿足各方面的需要,同時更要購買最先進的發電機。

當時,電車公司已經成立,電車正在香港的主要街道上行駛,初期由於電燈公司的發電量有限,不能供電車所需,故電車公司的用電,是由電車廠內發電提供的。電車公司自行發電,成本極高,它亦希望電燈公司能提供足夠電力。電燈公司遂擴大發電廠,購置新的發電機。當時,港府正在全面修築全港道路,主要的築路計劃是將東區的道路築至筲箕灣和柴灣,因為這是和電車公司的發展相配合的。當時電車只到銅鑼灣為止,而電車路主要是從銅鑼灣到西營盤,還未向東區伸展,因為東區的道路還未開闢好。由於要築路,就要開山劈石、移山倒海,當時開築的道路,主要是英皇道,這條路是將北角的主山削去山坡而築成的,並將山泥和山石,推向海岸,填成陸地。

初期自銅鑼灣築路至筲箕灣,一方面是為電車鋪路軌,另一方面是為汽車開馬路,但當時所闢的馬路是十分狹窄的,因此電車路軌,只屬單軌,即只許一輛電車駛向東區,到了北角迴旋處再向西返回銅鑼灣。現時英皇道的雙軌電車路,是很後期才鋪的,但雖屬如此,近銅鑼灣那一段的地段,已填平了很多土地。

電車公司過去曾自設發電廠,發電給自己的電車使用。圖為當時位於灣仔的電車公司發電廠。(香港公共圖書館圖片)

當時供發電用的燃料,是煤而非後期的石油,既然要大量發電,就得要大量使用煤炭。煤炭如同石頭,體積大、比重也大,故發電廠的新址,必須有較多的地方用以儲存煤炭。同時,煤炭是由貨船運來香港的,故發電廠必須有「海權」,就是要有自己的碼頭,以便從輪船運來的煤炭能迅速運到電力廠內的煤倉內。在1913年,即民國初年時的香港,有此兩大先決條件的地方,實在不多,比較過後,發現只有現時電氣道的海旁地帶最為理想,因此就請政府撥地在該處建新電力廠。

新電力廠在1915年興建,這座電力廠是當時中國地區最大的電力廠。廠房的面積,佔地二萬五千呎。這一塊地,並非完全平坦的地段,在建築之前,必須自行築堤填平海灘,在海上築碼頭,以及進行各種基本建設。

同時,電力廠是需要冷水來冷卻機器的熱度的,冷水又必須用淡水。當時香港人口增加,水塘儲水有限,不容易供應太多的淡水給電力廠作冷卻之用,故又要解決冷卻用水的困難。

由此可見,電氣道的電力廠並非只建廠房及運來機器那麼簡單,它是在一處荒蕪的海邊,填海、築碼頭、建污水處理系統、尋找冷卻用水的水源、建倉庫儲煤,然後才到建廠及安裝發電機。工程之龐大,不下於後來興建的南丫島發電廠。

負責設計電氣道電力廠的工程師,名為李柯倫。李柯倫對冷卻用水的設計,是用井水代替自來水。他在廠地上,開鑿四口大井,井深四十呎,他原先認為該處從前山邊有溪水流至電氣道出海,在該處打四口井,井內的水會是淡水,誰知水井中的水全部都是鹹水。因此他設計了一間「海水化淡廠」,將井中的水泵進蒸氣爐內,使之蒸發成淡水,然後將淡水冷卻存於水池內,以備冷卻機器之用。嚴格說來,這是香港第一間「海水化淡廠」。對於淡水和廢料的處理,則是建一條海底大溝渠,直伸到海底去,把污水和廢物從地底溝渠通出大海,以免污染附近的土地。

北角電氣道曾經是發電廠所在地,因而得名。(香港公共圖書館圖片)

這間發電廠是分期完成的,1920年時,已開始供電,然後一邊生產一邊建設,隨著香港的發展而添置發電機,增加發電量,直到1939年底,整個廠房工程才算完成。

當時李柯倫設計電氣道電力廠的結構,是用工字鐵和鋼鐵作支架,然後加三合土建成。這和當時一般建築的建築法都不一樣,故使用鋼鐵的數量極多,整個廠房,用鋼鐵達三千噸。

1935年,當局將英皇道擴闊,並將電氣道開闢成正式的街道,電力廠又在該處興建工人宿舍,電氣道的規模才告完成。那時,一家石油公司亦在電氣道海旁建築倉庫和碼頭,而政府亦在該處建一物料管理處。電氣道有一條橫街,通出英皇道,這條橫街面對石油公司的碼頭和倉庫,因此名之為「油街」。當1941年日軍將進攻香港的時候,這個地區已被列為「軍事區域」,因為這裏是電力供應中心,是石油倉庫,是政府物料貨倉所在,故海旁地帶及海面,均由軍隊守衛。

(以上是《香港東區街道故事》的內容節錄)

書名:《香港東區街道故事》,作者:魯金。(三聯出版社提供)

作者: 魯金

原名梁濤,香港著名報人、作家。七十年代起,以筆名魯金、魯言及夏歷,為報章、雜誌撰稿,同時出版了一系列環繞香港題材的著作,包括地方掌故、民生習俗、街道考源等。由於文字通俗,內容豐富,故廣受讀者歡迎。除寫作外,亦經常進行地區考察,及出席不同學府及團體的講座,對推動香港歷史文化的普及,貢獻良多。

出版社:三聯出版社

《香港01》獲出版社授權轉載,標題為《香港01》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