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識】點解劃清界線叫「割席」? 典故原來係…

撰文:夏洛特
出版:更新:

近日打開報章及網上輿論,經常看到有人提起「割席」一詞,指當有人發現盟友理念及觀點不同,就立即劃清界線,甚至斷交,從此老死不相往來。其實絕交同張席又有何關係?

割席斷交之典故出自《世說新語》,短文敘述了管寧因華歆貪圖錢財、讀書心思不專而與之絕交。(網上圖片)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割席斷交的典故,其實出自《世說新語》。三國時期,管寧和華歆是同窗好友,但性格卻不同。一次,他們在一起於農地鋤田,管寧翻出一塊金子,但他無動于衷,只視它是一塊瓦石,惟華歆卻對金子非常有興趣,拾起觀看一會才拋走。又有一次,管寧和華歆一同讀書,當時有一個大官坐馬車經過書房門前。管寧仍然專心讀書,但華歆立即放下書本去湊熱鬧。管寧看到華歆的行為,就拔刀把兩人一同坐着的草席割成兩半,向對方說:「你不再是我的朋友!」從此斷絕交情。

《世說新語》原文: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短文敘述了管寧認為華歆貪圖錢財、讀書心思不專而與之絕交,表現出管寧對榮華富貴看得很淡泊,一心鑽研學問,而華歆卻羨慕權勢,不願讀書。後世就將「割席絕交」這個成語,來比喻朋友間因志趣不同,令人不屑與之為友,以致感情破裂,互不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