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DSE考生.二|學習需要氛圍,家境決定一切

撰文:黃舜煬
出版:更新:

2022年中學文憑試(DSE)考生特別不容易。從2019年9月算起的三年高中生涯,核心科目通識教育的課程內容和評核準則屢有爭議和變動不說,又遇上反反覆覆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停課」頓時成為「新常態」,面授課時寥寥可數,全日課堂更是少之又少——學校未能發揮培養學習氣氛、提供平等資源、促進師生互動等等教育功能,學生亦無法經歷校園生活規範——到頭來,仍是由家境決定考試命運。

「疫情下的DSE考生」系列三之二

家朗明言,整個應考過程極其艱辛,「直至今時今日,都沒有一個舒適的空間,讓我好好溫習。」(受訪者提供)

學習需要氛圍

病毒肆虐,政府和學校固然需要盡力保護學生健康,同時減少社區傳染風險,所以「暫停面授」確實是不得已而為之。然而,防控疫情的同時,當局也不應忽視學校應有的教育功能,以及學生理應經歷的校園生活規範,因為教育的本質在於育人,需要師者傳道、授業、解惑——這些功能都不能抽離於校園,正如學習需要氛圍,學生需要老師。

兩年半的疫情,徹徹底底打破學生的正常教育生活,對應屆DSE考生來說更是重擊。學校原定一年最少的上學日數為190日,但《香港01》早前統計,2020年的中五及中六學生面授日數僅有92天,連一半都趕不上。面授課時不足,網課支援有限,學生學習成效自然大打折扣;而更重要的是,學生無法透過與老師及同學的互動豐富學習經歷。

剛剛走出三年高中「迷宮」的應屆考生希希和家朗(皆為化名)都不若而同地指出,學校之所以能夠成為學習的場所,正是因為它的學習氛圍是在家上網課所不能取代的。例如希希表示,在家學習容易分心,難免失去學習動機:「學校有老師在、有同學在,那種大家都在學習,又互相競爭的氛圍,能夠讓我進入學習狀態。」

除此之外,學校也是相對平等的學習場所。從一方面看,不同階層學生分在同一個課室,接受老師劃一的教學方式,學習同樣的知識,完成同樣的作業、測驗和考試,並塑造相似的價值觀。但疫情之下,停課、復課、面授和網課不斷轉換,原本的教學框架不再適用,要追上教學進度已是困難,更枉論育人、解惑。到頭來,老師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不斷壓縮課程內容,留給學生自行消化,學生的學習成效自然存疑。

居住環境惡劣是上網課的其中問題,讓考生根本無心溫習。(資料圖片)

家境決定一切

另一方面,學生坐在電腦屏幕前到底能不能學進去,表面上取決於個人的自律性,但實質上也是倚重於家庭的經濟地位、住屋環境和家庭關係——如果沒有了學校和課室這樣可謂平等分配教育資源的場所,那學生的出身,基本上就決定了他們將來的人生路。

對於具備一定經濟條件的家庭而言,父母可以聘請私人教師、購買學習材料,透過不同補充學習行徑減少疫情對子女學業造成的巨大影響。但對於基層學生而言,網課意昧著失去暫時抽離於社會和家庭以外的學習空間,容易被各種各樣的事情打擾學習。

一家四口合住一個狹小空間的家朗明言,整個應考過程極其艱辛,「直至今時今日,都沒有一個舒適的空間,讓我好好溫習。」他回想備考DSE期間,在家實在難以集中精神上課、溫習——沒有自己的書房和書桌,只能在客廳溫習;有時電視聲量太高,希望調低一些,又會引起家人微言,只好戴上耳機自我隔音......諸如此類的小事還有不少,家人也不是不能互相遷就,而是當疫情遇上貧窮,問題就會雪上加霜。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4月22日正式開考之前一個月,已經盡量減少外出的家朗還是染上新冠病毒,備考節奏頓時被打斷,壓力和焦慮一湧而上,既怕影響表現,又怕傳染家人,但再不安也是求助無門,只能自己硬抗。所幸的是,家朗康復之後,有補習社提供場地供他靜心學習。不過,在大量基層學生面前,這樣有心的補習社不過是杯水車薪。

來自三口之家的希希,有著類似的煩惱。他獨自在家學習,望著雜亂的擺設、雜亂的書桌,集中力一瞬即逝,「很容易分心,還不如躺在床上,看動畫、看書和睡覺。」

基層學生面對種種的學習困難,很容易掉入學不懂、成績差、不想學、又再學不懂」的惡性循環之中。(資料圖片)

師生需要互動

教師的角色同樣重要。在實體教學時,老師和學生的教與學過程是即時反遣的,老師透過觀察學生的學習進程、能力,調整教學節奏。在課堂以外,老師亦會為學生解難,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對數學科不感興趣的希希,坦言沒有了老師的即時督促,上網課時尤其心散,隨著課題愈見艱深,心思早已飛到九霄雲外,彷彿DSE已不復存在。

家朗也談到,回校領取DSE模擬試成積的時候,教中文科的班主任會趁機跟他聊上幾句,提醒他要做好中文科卷一甲部,可惜未能遇上任教其他科目的老師,聽取更多建議。而老師們在網上解卷時,也只能夠重點闡述全班常見的答題問題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學生若有問題可在課後提問,「但網上授課令同學沒什麼提問動機。」

希希和家朗都是基層考生的典型例子,早有不同報告指出基層學生學習的種種困難。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在2021年10月發布調查報告,以問卷形式向401名18歲以下基層學童進行網上調查,探討疫症前後基層學童的學業成績變化和影響。其中,有逾五成半受訪學童表示學習成績有少少退步或很大退步,逾六成半受訪學童表示跟不上學習進度。報告指出,除了家庭環境了限制之外,令學生成績倒退的最大原因包括:家中網課難以集中、沒有指導,難有學習成效;學習支援不足,學生跟不上進度,又導致學習動機大減,陷入「學不懂、成績差、不想學、又再學不懂」的惡性循環之中。

在這樣的環境下面參加有超過5萬人競爭的公開試,能夠脫穎而出的考生從來都是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