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創造誘因鼓勵接種之前 港府須讓市民重拾疫苗信心

撰文:郝子雨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疫苗接種計劃展開近一個月,截至周二(3月16日)晚,全港累計只有22.9萬人接種疫苗,僅佔16歲以上香港人口(640萬人)約3.6%。按照本港接種疫苗的「龜速」,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預計,要到2023年才能完成全民接種。疑似「針後亡」及接種後不良反應事件頻發,難免令市民擔心疫苗的安全性,接種意欲隨之下降。為鼓勵市民接種,特首林鄭月娥則表示,目前正研究推出誘因。然而,相比起創造「誘因」,當務之急是直面安全問題、加強科學解說、普及疫苗知識、制訂清晰指引,讓市民重拾信心,否則只會加深疑慮。

新冠疫苗會致死?

日前,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20個歐洲國家,因擔憂接種後可能引發的血栓風險,陸續暫停了阿斯利康疫苗的接種;挪威公共衛生署公佈,有33名長者接種輝瑞疫苗後死亡;韓國累計有16人於接種阿斯利康疫苗後死亡;本港累計也有7名曾經接種科興疫苗人士死亡難免令人聯想去疫苗接種相關,而無論是科興還是復必泰,每日都會有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者......這不禁令人對新冠疫苗的安全性生疑。

2月23日,政府首日為優先群組接種科興疫苗。(資料圖片/政府新聞處圖片)

不過,眾多調查疑似涉及注射疫苗後死亡的當地衛生機關均表明,暫無證據顯示死亡與疫苗直接相關。而本港的7宗死亡個案,經疫苗臨牀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分析,同樣認為「與疫苗無直接關係」。值得一提的是,7宗個案當中有6宗涉及心血管疾病,專家不排除疫苗佐劑的劑量較高或有影響,但暫未見不尋常。事實上,本港每日約140人離世,當中因缺血性心臟病、腦血管病及糖尿病而離世的平均人數,分別為10.2人、8.1人及1.4人。

管無直接證據表明新冠疫苗致死,但不少人肯定仍然疑惑,如此多的接種後嚴重不良反應,甚至死亡個案,且眾多個案之間或存在相似之處,又該作何解釋?其實,許多國家地區,都給出了合理的分析。

3月17日,市民到荔枝角公園體育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復必泰疫苗,有接種者表示對消息不擔心。(資料圖片/曾凱欣攝)

針後異常如何解?

挪威藥品管理局公佈,在33宗接種首劑疫苗後死亡個案當中,有13宗均為高齡、虛弱或患病長者,且mRNA疫苗常見的頭痛、肌肉酸痛、發燒等副作用,或是導致體弱長者死亡的原因。也就是說,儘管判斷新冠疫苗風險很小,但仍指出在少數情況下疫苗產生的副作用有機會加重長者病情。挪威當局的坦然,其說服力相信會比一味強調「與疫苗無關」要高得多。

阿斯利康疫苗在接種的多地出現數起血栓案例,故各地紛紛做出暫停注射的措施。澳門則從一開始便很謹慎,因其早期購入的國藥疫苗,接種年齡為18-59歲,故當局規定60以上人士須經嚴格的評估才考慮接種,直到新一批無年齡上限的mRNA疫苗抵達後,才開放長者接種。

由此可見,在面對相似病症的死亡個案累計,政府不應只是充當「人肉錄音機」、不斷重複「死亡與疫苗無關」,而是應該直面市民疑慮、加強科學解說、普及疫苗知識,甚至調動專職醫療人員在場協助,對年老體弱人士的接種進行評估,以確保長者、長期病患注射疫苗的安全性。相信這會給人真誠、實事求是之感,而非自說自話。

2月22日,特首林鄭月娥及多名司局長,到香港中央圖書館展覽館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科興疫苗。(資料圖片/李澤彤攝)

「誘因」可保萬事大吉?

疫情面前沒有孤島,全民免疫也成各地目標,而為鼓勵接種,各國正積極創造誘因。如全球開始商討「疫苗護照」,即令已接種疫苗的民眾出境旅遊,望藉此喚起民眾接種疫苗的熱情。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新建議,已接種疫苗人士可於無需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的情況下,在室內拜訪其他完成疫苗接種的人或未接種疫苗但低染疫風險的單一家庭。

港府也於3月15日宣佈擴大疫苗接種優先群組範圍至30至59歲人士、在香港以外就讀的16歲或以上學生及家庭傭工。擴大接種範圍後,本港接種疫苗的人數便顯著上升。擴大接種群組前的3月14日,分別有約7,900人接種科興疫苗,約5,400名市民接種復必泰疫苗。而3月17日,便有約1萬人接種科興,1.3萬人接種復必泰。可見,鼓勵民眾接種的「誘因」是重要而必要的。

問題是,對於目前的香港而言,「創造誘因」固然重要,但港府明顯仍未化解市民對個別疫苗的信心危機。倘若情況持續,個別品牌的疫苗或會供不應求,市民對科興甚或內地的偏見也會繼續存在,倒不如「打開天窗說亮話」,秉承科學防疫的精神和態度,將研究數據、可能風險等等全部公開透明地展現在市民面前,正視問題才是對市民負責、對香港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