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回流.二】國際的香港,中國的紐約?

撰文:陳澔琳
出版:更新:

隨着愈來愈多中概股回流、選擇在香港上市,加上內地及國際資金對這批新經濟企業持續追捧,對香港的資本市場產生正面作用,大大加強其在亞洲乃至全球的金融中心地位。種種利好因素,無疑驅使香港積極尋求適應全新國際格局的金融中心定位—不僅是「國際的香港」,更要做「中國的紐約」。

承接上文:【中概股回流.一】中概股為什麼回流香港?

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KPMG)曾統計,去年全球IPO融資額達2,630億美元,較2019年增加23%,香港IPO融資額有503億美元,創十年新高,增長達24%,佔全球約45%,僅次於美國納斯達克的535億美元。香港中文大學金融系助理教授戰昕彤表示,中概股除了為香港的金融業帶來即時的上市及交易收益外,很多來港上市的內地企業都有一些獨特需求,例如需要諸如可轉換債券等新的融資渠道,以尋求下一輪資金。而香港金融業不僅依靠IPO推動,還有很多衍生投資工具可以發展。

事實上,過往兩年有愈來愈多內地新經濟企業來港上市,大大提高了港股市場的資金流動。特別是中國的經濟自疫情中快速復蘇,令這批來港上市的內地新經濟企業備受國際資金追捧,不但國際上的投資基金願意持有中概股,內地資金乃至年金基金等都想參與其中。內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簡稱「人社部」)去年底便發出通知,從今年1月1日起,年金基金投資範圍不再僅限於境內,能擴大至投資港股通的股票;而在1月底,便有首批五隻港股股票型養老金產品獲人社部批准。

阿里巴巴是中概股回港上市的成功例子,其估值上升吸引不少企業回港上市。(資料圖片)

乘勢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截至去年9月,內地年金基金總規模約3.1萬億元人民幣。人社部提出,擴闊年金基金投資範圍不但有助年金基金保值增值、改善待遇,亦可帶動更多資金南下流入港股市場,推動香港金融市場穩定繁榮。有內地分析指,港股行業種類多,龍頭科技股更可補足A股不足,加上部份股票股息豐厚,因而受到年金基金青睞,給香港帶來巨大機遇。

除了作為國際資本流入中國的重要門戶,香港還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剛於上月卸任港交所行政總裁職務、現為港交所董事會高級顧問的李小加於上周出席《香港01》舉辦的「經濟高峰論壇」時提出,香港的定位是國際與中國的「翻譯機」,互聯互通應進一步拓展至「新股通」,以人民幣櫃枱的形式,讓內地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國際企業股份,與此同時,對方可將集資所得的人民幣換成中國國債,讓更多外資持有人民幣資產,讓人民幣走出去,他期望香港可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橋樑。

李小加又指,互聯互通經過五年發展後,香港的交易量提升至幾十萬億元,兩地互相持股達幾萬億元市值,香港已是成功的交易性市場,接下來應進化成投資性市場,國際資金不能只停留於投資在已上市的公司上,而應引入至內地未上市的中小企,如投資大灣區的科技公司,「把它未來的『收成』 都買回來。」

近年港交所不斷改革及完善市場規例,如考慮縮短新股上市的招股結算周期、推動「新股通」等;而恒生指數公司早前亦容許「同股不同權」及第二上市企業納入恒生指數、中國企業指數及科技指數等選股範疇,讓港股的構成更符合新經濟的發展方向;部份第二上市的企業亦納入「港股通」資格,再為中概念回流增添誘因。這些措施一方面有助引導國際資金投入內地企業,推動內地的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亦為內地資金提供分享這股中概股回歸紅利的渠道,確立香港作為「國際的香港」、「中國的紐約」的定位。

香港應借中概股回流之勢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資料圖片/羅君豪攝)

盼助香港產業結構轉型

隨着中概股陸續回流,必然會改變港股未來格局。它們當中多是以新經濟為主的大型科技企業,在此消彼長下,一些素來被視為「藍籌股」的地產、銀行等股票板塊將黯然失色。在最近一次的恒指季檢中,恒指成份股增至52隻,其中科技公司美團點評「染藍」,地產商太古則遭剔出。而隨着低市盈率的舊經濟股權重下降或被踢走,恒指亦因而受益,在提高市盈率之餘,港股市場科技股數目大增,亦有助增加市場認受性,令定價模式日漸成熟。

在這波中概股回流潮中,香港最受惠的無疑是金融服務業。金融服務涵蓋範圍廣泛,包括銀行、 保險、證券經紀、資產管理及其他金融服務,佔2019年本地生產總值(GDP)的21.2%(約5,801億元),是比重最高的行業,就業人數逾27.3萬人。從數據來看,香港未來的金融發展依然是蒸蒸日上,但除了提供金融服務之外,香港在這過程中能否創造其他實業價值?

長久以來,本港的資本市場由地產及金融所主導,新科技公司相對較少。戰昕彤認為,中概股來港上市,除了讓香港的股票交易更多元化之外,更可促進香港的產業結構轉型。

在移動互聯網年代,內地眾多企業也憑自身的優勢紛紛崛起,在MSCI中國指數成分股中,新經濟股在過去十年增長了1483%,反觀舊經濟股指數只增長82%,反映愈來愈多新經濟企業在投資市場上獲得認同。長遠而言,以新科技繼續促進經濟轉型及拉動內需是大勢所趨,這樣才能保持宏觀經濟平穩增長。然而,香港在這方面卻稍顯遲緩。

「當你看到有很多新(經濟)公司上市,(會問)為什麼這樣的企業可以在香港集合那麼多的資金?為什麼我們的實業及高科技未能發展至這樣?我們又能從中了解到什麼?」香港中文大學金融系副教授曹杰說。當年中概股到美國上市,投資者在投資的過程中會了解它們的背景及業務,從而加深對中國的了解,而且,他們也可從中國的快速增長中得到啟發,這點對於香港來說也有借鑑意義。

港交所制度透明,是吸引中概股的其中一個原因。(資料圖片/江智騫攝)

以去年私有化從美股退市、盛傳正籌備回A股或H股上市的內地互聯網先驅新浪(SINA)為例。成立於1998年的它,短短兩年便於2000年4月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二十年過去,新浪近年開始涉獵金融業務,作為當年的互聯網巨企,儘管微博熱潮大不如前,股價及業績每況愈下,但新浪無疑是推動互聯網發展不可多得的力量,同時亦開啟了中資赴美上市的大門—眾多中資企業仿效新浪首用的變利益實體(VIE)模式到海外融資及上市,在2000至2015年間,約有84家公司以VIE模式海外上市,包括阿里巴巴、百度等,受惠的除了內地互聯網企業,還有美股市場的投資者。

歷史不斷重複,中概股再次出走,來到香港市場,曹杰認為:「新經濟股來港上市,會讓大眾了解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來源,投資前也會了解為什麼(新經濟股)會那麼受歡迎……香港人能否做一些相似的企業?雖然這不是一時三刻可以改變。」

曹杰認為,這是香港當下需要面對的問題:「企業來港上市,然後港人從中獲利……要坐在這裏收股息,還是做其他更多的事情?」如在上周五掛牌的快手科技一手難求,一手中籤率僅4%,即69.6萬人「一手黨」中,只有約28,000人中籤,如成功抽中,一手賬面賺18,500元:「中概股把蛋糕做大,做大之後如何分配?還是要繼續做好香港的實業?這是很難的,已經不只是一個經濟話題。」培養新的經濟增長點,對香港而言,既是利益攸關,又是當務之急。

上文刊載於第252期《香港01》周報(2021年2月8日)《中概股棄美回流 香港可成為中國的紐約》。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 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52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中概股棄美回流 香港可成為中國的紐約

香港很富裕,市民很貧窮 拆解公共財政的迷思

專訪港大首席副校長王于漸 被誤讀的「租置旗手」?

第二屆「經濟高峰論壇」順利結束 政商領袖集思廣益 共謀香港發展機遇

同架不同價 陸港心臟支架命運大不同

三十年後,海洋塑膠或比魚多 疫下海龜的無聲吶喊

【科技.未來】衛星發射潮掀起 是時候正視太空污染問題了

【香港再規劃】公交政策旨在「公平」 公有化運輸 道路收費解擠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