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暴亂|國會山衝突的香港啟示

撰文:程雪
出版:更新:

1月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支持者持械闖入國會大樓,試圖阻止國會議員認證特朗普敗選結果,並與警方發生衝突,造成四人死亡。副總統彭斯表示,這是「黑暗的一天」;候任總統拜登更是宣稱美國民主遭到「前所未有的侵犯」。選舉被認為是一種「民主」的決策方式,為什麼會出現出於對選舉結果不滿而引發的暴力衝突,更何況是在美國這個作為「民主標桿」的國家?而與美國奉行同一套新自由主義宗旨的香港,又亟需從美國困境中讀懂什麼?

1月6日在國會大廈上演的衝突場面,難免使港人回憶起2019年7月1日反修例示威者佔領立法會時的情景。有分析認為,兩地佔領者的身份、政治訴求、針對對象等有所分別,例如國會山佔領者作為現任總統特朗普的擁躉,不能全然視為在野力量;但也有人認為,兩者都是以非法的佔領形式試圖干預合法的民主程序,也同樣以發洩的方式表達對政治現實的不滿。兩場佔領行動究竟有多大可比性,從宏觀到微觀的角度,答案恐怕言人人殊;然而,「比較」從來不止於尋求「相同」或「分別」,而是如何幫助我們反思自己。

特朗普的支持者周三在華盛頓國會大廈試圖突破警察設置的障礙。在國會準備確認當選總統拜登的勝利之際,成千上萬的人聚集在一起,對特朗普總統和他聲稱的選舉舞弊表示支持。 (資料圖片/美聯社)

失落的偶像 投射底層積怨

國會山衝突可以視作特朗普民粹主義路線的高潮:秩序混亂、缺乏組織,主要憑特朗普的群眾動員實現的一次群眾運動——然而,特朗普本人卻對這批他召集起來的民眾缺乏約束力。

這種動員力度是如何實現的?有表層的政治撕裂,也有底層的結構矛盾。

由於資本主義制度的結構性缺陷,放任自由市場與資本不受限制的流動造成了資本主義逐利本質被放大到極致,形成了對社會資源的壟斷以及分配不均、貧富差距懸殊以及階級固化等社會問題,亦因此醞釀了底層的種種怨氣。

而四年前橫空出世的特朗普,立即因其從競選時期就被塑造出的能夠發出底層聲音的形象,而倍獲底層人民擁戴。其敵我分明的民粹主義政治路線亦被視作打破既有秩序的濟世良方——儘管特朗普大膽的政策在其任期內常常遭到來自共和黨內部的阻力,但他對底層民眾的煽動力卻與日俱增。

國會山衝突可以視作特朗普民粹主義路線的高潮:秩序混亂、缺乏組織,主要憑特朗普的群眾動員實現的一次群眾運動。(資料圖片/美聯社)

結構缺陷積壓民怨 不改革就會再爆發

由此不難想見,民粹主義橫行,究其根源在於資本主義制度結構性缺陷積壓的社會不公與社會問題長期無能解決,使底層民眾因看不到其它出路,而選擇以「破壞民主」——一种徹底打破既有秩序的方式表現出來。

無論是美國還是香港,都不幸地需要透過「佔領運動」看到社會積累的矛盾與怨氣,並進行結構性改革以解決社會問題。騷亂固然可以平息,但如果沒有徹底的社會改革就只能是等待炸彈的下一次爆發。已經是時候審視「行之有效的資本主義」究竟是否仍然「行之有效」,還值不值得香港繼續抱殘守缺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