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家庭團圓不再望梅止渴——解讀內地回港免檢疫政策|香港新方向

撰文:香港新方向
出版:更新: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昨日(10月27日)會見傳媒時表示,政府下月會讓内地港人免除14天檢疫回港。自2月8日起,所有内地入境香港人士實施14天的强制隔離,至今已九個月。這期間數以百萬計有跨境需要的家庭、個人,確實已對港府在恢復通關政策上「研究研究再研究,延期延期再延期」的風格感異常疲倦。這直接導致即使在特首發言後,許多朋友仍然是抱着將信將疑的態度, 更不敢依此計劃接下來的行程安排。
「香港新方向」仔細研究特首發言原文,並比對政府新聞網的用字,基本認為這項措施確實會在11月初便開始落實。

10月27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政府下月會讓内地港人免除14天檢疫回港。(資料圖片/歐嘉樂攝)

追溯「返港單向免檢疫」一事討論的源頭,最早由特首林鄭月娥在9月29日會見傳媒時公開提出,表示「正在研究……有關工作進入最後階段」。當天政府新聞網針對此事的報道標題為《政府擬准內地港人回港免檢疫》,而針對昨天特首發言的最新標題則為《内地港人下月起可免檢疫回港》

「擬」和「下月起」的區別,應當是相當清楚的。港府終於邁出第一步,回歸風險為本,讓内地與香港的距離從28天減少至14天,雖然仍是遙遠,但對不少家庭來説,已經是從「不可能」變成「可能」。

政策落實的初期,港府已表明會有限額且僅局限於居住内地的港人。循序漸進可以理解,但「香港新方向」期望港府盡快將政策的實施範圍,擴大到持有「探親」訪港簽注的港人家屬。

按照現行出入境政策,能夠取得「探親」簽注的内地居民,均爲港人的直系親屬,如配偶、父母和子女。封關九個月,多少家庭被迫骨肉分離,十分難熬,既然單向免隔離已經開始落實,我們實在不忍心再看到一群需要來港探望、照顧骨肉至親的人士,眼睜睜的被排除在政策受惠群體之外,繼續忍受分隔之苦。

若「返港單向免檢疫」實施,可令内地與香港的距離從28天減少至14天。(資料圖片)

必須指出的是,雖然持有「探親」簽注的内地居民,確實並非香港居民身份證持有者,但這個情況其實本身便是「一國兩制」下中央政府為了照顧香港社會承接能力的特殊安排。事實上,倘若一名香港永久居民的直系親屬(配偶、18歲以下未婚子女及60歲以上父母)為非内地人士,絕大部份可通過香港政府簽發的「受養人」簽證,直接取得香港居民身份前往香港居留。可以說,港人的内地直系親屬,在家庭團圓的政策安排上,一向已經是遠比海外人士困難,我們殷切期望,在此疫情特殊時期,港府切不應忽視和忘記這部份群體的人道需求。

在翻查新聞和官方資料的同時,「香港新方向」發現,港府在政策溝通和執行上存在令人費解之處。按説作為政府的首席長官,特首已公開宣布一項政策實施,在隨後召開食物及衞生局局長的簡報會中,食衞局局長理應介紹該項政策的實施細則。但在昨日(27日)下午陳肇始局長的發言中,卻完全沒有任何「返港單向免檢疫」的信息,僅在記者問起時,陳局長發表一個不痛不癢的回應,表示正在研究,未能提供進一步資料。類似情況也出現在更新海外高風險地區名單一事上,特首在記者會,明確公布「已要求局長就西班牙及意大利這兩處地方要認真考慮將其列為高危地區」,但陳局長隨後同樣對此隻字不提。

昨日(27日),食衞局局長陳肇始未有公布任何「返港單向免檢疫」的信息。(張浩維攝)

莫說行政機構,即使在有良好管治體系的大企業中,這樣的情況都甚為少見。我們不願妄加猜測政府内部是否存在一定程度的政令不暢,但希望港府能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讓市民真切感受到政府決策層果斷齊心,執行層高效有力,或許這樣才能重新修補和改善民眾對港府的觀感和信任。

香港新方向

成員來自五湖四海,包括律師、工程師、建築師、醫生、校長、大學教授、教師、社工、心理學家、記者、導演、資訊達人、會計師、銀行家、企業家等等。雖然成長經歷各不相同,但都擁有一份真正熱愛香港的家國情懷,以及願意實事求是去作出改變的實幹精神。矢志成爲內地和香港之間真誠交流和信任構建的發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