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旅遊氣泡」能否擺脫不能外遊的困境?
撰文:李照興
出版:更新:
旅遊也將成為內循環經濟的一環,基於不能或不方便出國(因各地防疫政策或簽證難得),加上政策宣傳上的加強本土經濟和拉動內需,至少到明年之內,中國再不可能繼續像過往幾年般輸出遊客及旅遊經濟。但在配合各省防控下,中國境內的旅遊反而會因而增長。
這不是爆炸性增長,因為仍有普通居民怕接觸病毒,或者擔心出行安檢太花時間,寧願不出門,但大體上,如果疫情得到較大程度的控制,中國本土旅遊在吸收去不了外國的遊客後,會有足夠的增長空間。基於各種出行的準備要加強,由健康碼到可能的健康測試,再而是加強安檢後的花費時間,飛機上的特殊安排等,將成為一重又一重的出行考慮和擔憂。亦即過往幾年所標榜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如今將不復從前。
【Staycation】五星級酒店現「跳樓價」 不出國也可圓旅遊夢海南「免稅新政」優惠爭客 香港旅遊零售業何去何從?【旅遊寒冬】本地生態遊具發展潛力 長遠轉型需注入新思維【旅遊寒冬】探討深度本地遊 可成未來發展方向【旅遊寒冬】「購物天堂」能撐多久?請走出「高量低值」困局!【綠色旅遊.一】本地六角柱石媲美冰島 發展生態遊能助港轉型?【綠色旅遊.二】冀辦生態遊促漁村發展 團體慨嘆困難重重
業界透露,疫後的成熟旅客應會更傾向和熟悉的親朋一起結伴,這樣可互相了解對方的背景,而非如過往般大量拼團或跟大型旅行團與陌生的旅客一塊出遊。
那麼,外國行還有可能嗎?
現在,與個別特色目的地政府商討的,是超級氣泡旅遊方式。這不同於現在各地政府在討論的旅遊氣泡概念,即給親近及可信賴地區的有限簽證通行入境,但入境後可自由在旅遊國隨處活動,隔離需求待定。超級旅遊氣泡是指全程行動在氣泡中受高度保護,不接觸非必要的旅遊國人員及事物……
上文節錄於第232期《香港01》周報(2020年9月21日), 文章原題《想像中的世界 疫後旅遊之道:假裝在國外》,網上標題為編輯重擬。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封面故事】當法治遇上政治—傅華伶與陳祖為對談 如何跨越央港話語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