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室改造.二】老師訪學生了解需要 改造硬件重點是教學整體
上回提到,在改造過程中,天主教總堂區學校不再着重老師的講授, 把選擇學習模式的權利還給學生,並容許課室的不同角落成為學習場所,學生只要完成基本課題,就可以走到課室後端,坐在地氈或豆袋椅上,或閱讀從小書架挑選的圖書,或玩數學遊戲。老師信任學生在認真學習,學生也更積極投入課堂,甚至更願意往難度更高的課業挑戰。可以在課室的小角落休息,更讓學生們之間建立更親密的關係。改造背後,原來汲納了學生的不少想法,老師也作出了很多新的嘗試,過程中也更了解學生的需要。
承接上文︰【課室改造.一】賦權學生自主學習 課室角落成學習空間
老師也會聆聽 不是高高在上
主要負責改造的劉曉峯老師解釋,課室設計背後更落實了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的理念,把這種具創意的解難方法應用到學校。「我們做design thinking,第一步需要有同理心,很多時候大人看到地氈會想到,這地氈可能一個月才清潔吸塵一次,猶豫應否走過去,但小朋友不會想太多,他們真的每天都會碌落去,不介意骯髒。如果單從老師的角度出發,我們給予的東西未必是他們最喜歡的。若他們想要一張床,這沒可能做到,但有些想法我們可以配合,學生會覺得提出的意見得到尊重。這有別傳統教育,老師永遠高高在上,永遠不會出錯。」
*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為複雜問題尋找解決方案的理念,獲全球眾多商業機構、學校、政府和非牟利組織採用。設計思維的重點是從使用者的需求出發,用以人為本的方式為個人、機構和城市創造經濟和社會價值。這套思維有助培養學生的創意,並着重培育7C:同理心 (Compassion)、合作 (Collaboration)、創造力 (Creativity)、批判思考 (Critial thinking)、好奇心 (Curiosity)、信心 (Confidence)、溝通(Communication)。
「互相學習就是這樣,我尊重他們,他們也尊重我,雖然學生不是很乖,但不需要常常罵,他們在適當時候會做適當的事情。其實不但是這班房,整間學校也是這種文化,我們希望學生自律。」校方會應用到設計思維,源於當初校長派老師參與賽馬會贊助的「設計思維」工作坊,讓他們以互動的課堂形式去思考如何應用及落實不同學科的教學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培養二十一世紀的生活技能。
課堂跟傳統的理論型講授模式完全不同,劉曉峯說這是體驗式學習「learning by doing」(「動手學」,又譯「從做中學」,簡稱LBD)。這是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提出的教育理念,反對傳統的灌輸式和機械訓練的教育方法,主張從實踐中學習。他認為知識為實行而起,也從實行而得。這套教育方法鼓勵學生透過生活經驗學習不同知識及技能,從而提升學習自主性。在應用設計思維過程中,一眾老師發現了很多本來不相信自己會做到的事。
劉曉峯回想起在工作坊學習的日子,一開始有點不習慣,雖然學校一直都有新嘗試,但他對設計思維的應用仍有點摸不着頭腦。「我們去賽馬會那邊上課,起初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為什麼要訪問小朋友?為什麼問些不相干的問題?他們平時喜歡做什麼與我上課有什麼關係?還要問他最喜歡的是什麼?最不喜歡跟哪個同學坐在一起?」
在訪問學生的過程中,他發現了很多平時忽略的事情,開始從學生的角度思考。「他們天天上學看似很開心、很喜歡回來,但原來有些學生心底裏沒什麼歸屬感。之後,我們讓學生各自有自己的personal box,放置小物,讓他們覺得在這間學校裏有一個私人空間。我們想把校園打造成學生的另一個家,不只是一個回來上課的地方,而是令他們覺得有安全感、覺得開心的地方。這是我最初沒想過的,只有當我們了解多一點的時候才知道。弄個personal box而已,對我們大人來說,只是多個位置放東西,但對學生的意義很大。所以要先了解,再對症下藥。否則有無限金錢可花,也達不到效果。」
自在的小角落 留校有歸屬感
改造後課室的桌子沒有抽屉,學生一回到學校,便把書包中需要用到的東西放進一個籃子裏,轉堂要轉課室也是提着籃子走,放學時才把書本和其他東西放回書包。Personal box就像中學生的儲物櫃,小朋友可以把自己的物件存放在課室的角落,而且可以把物品留在學校「過夜」。學生們知道學校裏有這麼一個小角落是屬於他們的。
劉曉峯指出,「Personal box不是學生的主意,是了解他們日常有什麼concern(關切)後構想出來。你去問學生,他們不會說自己沒有歸屬感,學生可能會說,除了上學時間外,很少回學校。他們很難清晰去講,可能要透過很多不同的對話才能了解到他們deep down的原因是這樣。比如捉個學生問:『你是否沒有歸屬感?』他第一個反應可能反問:『什麼是歸屬感?』他們不太懂得表達,他們的所思所感或他們跟同學間發生的大小事情,老師都要討論、分享經驗後,才能得出結論。」
「做了很多看似很無謂的事情,但是,做完這些事情後,開始看到雛型,看似在享受成果,其實不是的,我們好像回到過去,會想有什麼地方做得不足,又會想新的方法或再添置什麼,然後再去做。其實這不單是學生的轉變,我們老師也在轉變,變得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更願意改變,為了一些未知會否成功的事情嘗試去改變,可能未必會有好結果,但我們沒有失去什麼,只是失去時間罷了。」劉曉峯說。
事實上,早在改造課室之前,學校便開始在教學上應用設計思維。「在2017年尾左右,(校本國際化課程)已實行六年,完成了一個cycle,需要再檢視:整個課程做得怎樣?有沒有什麼是我們仍未留意到?那時在網上搜集資料,研究一些歷史悠久的品牌如何透過重整架構、rebranding(重塑品牌),讓這些利潤下降、追不上潮流的大公司重生。」宗藹雯說。
宗藹雯研究了很多商業機構的個案,發現IBM及Apple等大機構均把設計思維放進公司的運作當中,包括重整架構、調整營銷手法等。「那時開始認識設計思維,在想如果要把那一套放入學校重整課程,有哪些專業人士可以幫忙?於是找來專家一起討論。之後,我們想將這理念推廣到課程上,剛好賽馬會有工作坊和funding,可以讓學校推薦老師學習,然後在學校試驗,重點在『做』,我們當時學的是課堂改造,在學校我們自己redesign lesson(再造課堂),再redesign curriculum(再造課程)。」她強調,再造課堂和再造課室(redesign classroom)是互相對應的。
我期望小朋友有「我們」這個概念, 彼此不需要有界限。 小學教育不是只看當下這六年, 我們看得更遠,是一生一世。
把設計思維落實到課室設計,於是有了不一樣的學習空間,課室內每個設計背後皆有深刻的意義。比如以往擺放一張張桌子的界線消失了,目的是想讓學生有一種從「我」到「我們」的生活經驗。
宗藹雯表示,「為何我們不再選擇用一張張小枱,因為就算把小枱組合成大枱,枱與枱之間也有明顯的界線, 學生會想到這是我的枱,你不要過界,過了界你就犯規,我就會告你。這是一種自我中心的想法,我期望小朋友有『我們』這個概念,彼此不需要有界限,讓他們在沒有界限的情況下互相尊重及合作生活。」
「那張長枱可以坐三個人,他們可以移動椅子,平時A和B可能坐得很近,突然今天見到A和B隔得很遠地坐,作為老師,是不是應該發現當中有問題?那就要展開對話,跟同學聊聊天,看兩人是不是吵架、發生什麼事。學校要做好social emotion(社交情感)教育,人與人之間需要關係,若能建立bonding(連繫),整個課室的教和學就有正向發展。」
學校的硬件仍在不斷改造,宗藹雯笑說,若一兩個月後再訪又會見到新的元素。「我們訂了三個箱子,裏面有兩張椅子、一張枱,小息時可以拉出來,變成像茶餐廳的卡座。此外,校園會有一個吹氣的art piece,有一層樓高,學生可躺在上面曬太陽、看書或聊天。」
知識不是重點 重在討論溝通
學生在校園有不少休憩放鬆的空間,宗藹雯相信這些場域更是小朋友培養重要技能的地方。「我們不叫『玩樂』,其實我們想學生了解如何跟別人相處,學習social skills(社交技巧)。在小學階段,最重要不是學習知識,上網可以汲取知識,更重要是學習正確的態度,怎樣跟別人相處、溝通、合作,這些才是最重要的。課室有很多空間讓學生一起討論,學生有時需要獨立做些堂課,可以獨自去高枱做練習,課室提供了許多選擇。」
以人為本的設計思維可以在不同範疇實踐,宗藹雯有許多看似天馬行空卻別具創意的構思,想把它們一一落實到學校。今年1月,學校舉行了一場大型的主題式學習活動, 透過戲劇和教育這兩大元素,讓學生學習如何閱讀《西遊記》和《射鵰英雄傳》這兩部文學作品,甚至讓學生們閱讀翻譯成英文的版本,讓非華語生更易理解內容。藉此讓小朋友理解《射鵰英雄傳》主角郭靖的俠義精神,明白同理心的重要,並嘗試解難。同學更到中西區觀察及訪問路人,了解這地區到底有什麼人、有什麼地方需要幫忙。
有同學察覺國際金融中心(IFC)對面的天橋下有數名露宿者,思考施政哪方面缺失;有同學認為中西區是child-unfriendly area(對小朋友不友善的地方),兒童設施匱乏;也有同學指出中上環區綠化地方不足。同學們一起討論解決方案,並將其觀察及分析用話劇形式表演,給同學觀賞。
宗藹雯期望,將來有新校舍可加入更多劇場元素。「希望將來每個課室都是一個舞台,不同班別各負責不同的chapter(課題),做一個drama(話劇),讓其他班的同學知道裏面的角色是什麼、有什麼特質,並留意對話應用,同學們觀賞後就如同讀了一個chapter。整間學校是以gallery(藝廊)加theatre(劇場)去構想,哈哈哈……這是我們redesign想出來的,因為theatre是藝術,運用了二十世紀的「C」,communication、cooperation、creativity,另外那個「C」是同理心(compassion),創作要讓更多不同的人看到,並且學到一些正向思維。我們一直發展新課程,並期望小朋友是influencer(具影響力的人)。」
宗藹雯分享,「Learning by doing是很好的學習模式,我們見到學生好像懂得很多事情,又好像不是很懂,正是這模式的特質,因為學校不會drill(操練)他們太多,這是參考IB課程的核心—育人,有那個drive(動能)就會想去研究。小學教育不是只看當下這六年,我們看得更遠,是一生一世。很多家長問我們會不會有中學,如果有間理念相近的中學就好了。學校課程具彈性,提供不同深度,就是背後的教育理念讓我們引伸那麼多redesign的事情。」
相關文章︰
上文節錄於第203期《香港01》周報(2020年3月2日)《賦權學生自主學習 課室改造實驗》。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