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室改造.三】在實驗中研習 桌椅靈活排列 學生自由走動

撰文:歐陽翠詩
出版:更新:

「光是直線進行的。」「光線透過鏡面反射。」這兩句物理定律,幾乎是中三物理課必須學習和背誦的內容;在佛教中華康山學校的IT LAB,老師卻讓小五學生自行設計光線遊走的路徑,透過LEGO和鏡片,理解潛望鏡反射的原理,從而學懂沉悶的物理定律。

改造後的課室設有不同區域,桌椅可靈活變動,學生可自行選擇學習方式。(龔嘉盛攝)

老師講解完畢,學生們四人一組,派代表拿取LEGO底板,然後合力在牆上的玻璃板設計光線的可行路徑。畫好後,獲老師確認,就回到組合桌椅,分工合作砌LEGO,並放上鏡片。砌着砌着,有學生感到不太對勁,探頭看看旁邊的組別怎麼砌,發現對方還在畫圖,暗喜了一下,轉頭望向另一組,卻發現人家砌得更快,於是鼓勵組員加把勁。

完成了最簡單的模組,同學們意猶未盡,躍躍欲試:不如跟別組合作吧?於是把三角形小桌組合成的菱形桌子推往旁邊那組,兩張菱形桌子又組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大桌。兩組人合併LEGO底板,除去不合用的LEGO積木,討論過後再次動手,本來只能用兩塊鏡片的路徑,隨着組合變得更曲折,可以用上四塊。遠處那兩組瞧見了,也跟別組合作起來。到課堂尾聲,有組別用上了八塊鏡片,同學們紛紛走來圍觀,但另一邊更厲害,一個默默試驗的學生砌出了一個3D模組,讓同學們驚歎不已。

做實驗的課堂交由學生做主導,老師也是從旁協助。(龔嘉盛攝)

近年,很多學校推行STEM課程,STEM代表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ematics)。STEM教育強調結合各領域專業知識,互補不同學科之間的隔閡,並將課程結合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不止中學生要學編程(coding)、3D打印、砌機械人,小學生也開始學習相關知識,很多學校花上高昂費用,購入大量器材和電子設備。

佛教中華康山學校卻認為,傳統的電腦室或課室不足以讓學生培養新技能,於是乾脆把電腦室改造成具實驗性質的IT LAB,讓老師和學生可以多作不同的嘗試。校方又設計出嶄新的課堂,加入校本LEGO課程,啟發思維,學習溝通協作。他們相信,互動課堂可以為教學帶來更多可能性。

學生先在玻璃板做好設計,讓老師確認可行後,就可以開始動手了。(龔嘉盛攝)

一起討論做實驗 碰撞無窮意念

改造課室的確可以改變學習氛圍。傳統課室有一排排長方型的桌子,即使把四張桌子拼起來圍坐討論,課室還是有一種明顯的規律,局限了學生的創意。同學們討論時,有一半人要把桌椅180度轉過來,出去匯報時又要180度轉身,這種看似輕微的不適感會影響學習效率。改造後的課室避免了這些情況,自由組合的桌子可讓同學聚起來對坐,師生都感受到好處。

學生都喜歡在菱形桌子圍起來對坐,小五學生黎蔚藍說:「四人一組這樣坐,同學有更多互動和交流,不用長時間轉身聽老師講課,亦方便老師與我們溝通。」小五學生梁倬熙補充:「平時上課只能看着老師,這樣坐可以和同學對望,方便交流。」黎蔚藍接着說:「排成平行四邊形坐,如果老師回答其他同學的問題,也可以很方便地問坐在對面的同學。」

一張張獨立的小桌可拼湊成梯形、菱形等不同組合,配合不同的課堂需要。(龔嘉盛攝)

設計上述課堂的常識科老師鄭少安透露,同學們很享受上課模式的轉變,「他們較喜歡這樣坐,因為可以對望,較容易交流。聽書時,他們可以望向我,聽完講解又可以立即跟同學討論,不用側身,不需要很大動作,可以靈活地回到自己的小組討論。」

「現時無論是課室秩序或教學模式都傾向有更多互動,不是我說給你聽,之後要你去學、去背。通過實驗和討論,可以讓他們發掘重要的東西,這會讓他們感到有趣,會好奇想去學、去記,比我說給他們聽,效果更好。我們希望激起學生的學習動力,讓他們主動了解。」鄭少安又說,「一組有四個同學,有四個腦,可能會想出100個ideas,如果由老師單向講解,那只有一個想法,不會有創意。」

鄭少安老師讓同學拼砌平面LEGO模板,希望學生理解光線的移動路徑,有同學砌出3D模型,超出想像。(龔嘉盛攝)

從學生的反應及老師的教學質素來看,鄭少安認為改造課室的效果不俗,「否則剛才也不會出現一個3D的投射。如果只是我講解,是不會有這種效果,他們自己『搵吓搵吓,撞吓撞吓』,就會出來了。」

佛教中華康山學校校長馬中駿希望改造後的課室能配合學生發揮自主學習、溝通協作、組織匯報的能力。改造實驗有兩大特色,其一是書寫方面,「在傳統課室,學生可能只在黑板或紙上書寫,現在學生可以在課室任何角落,甚至玻璃板上寫出構想。課堂設計的目的是希望學生可追上時代步伐,學生們需要分組協作及報告。課堂上不只是老師在講解,更要讓學生有機會書寫、匯報。」

改造後的IT LAB讓學生多了空間可以書寫。(龔嘉盛攝)

站在中間做簡報 訓練表達能力

課堂多了互動和匯報後,學生的表現超出鄭少安的想像,留下不少難忘回憶,「例如剛才那個3D作品。此外,學生有很多想法,但未必敢在全班同學面前分享,在小組內反而有勇氣說出來。他愈說得多,愈懂得表達,就會愈大膽。傳統的授課模式是我們講、他們聽,不需匯報分享。現在不同,如果課堂有時間,更會有延伸活動,讓A組評價B組、B組評價C組,說出對方好在哪裏、欣賞他們什麼,從而讓學生知道兩件事:第一是我認識了什麼;第二是我想知道什麼、還想知道什麼。」

鄭少安回想,有些課堂把桌椅拼成U型,當同學完成習作後,便會讓他站在中間匯報。「如果桌椅一行行排列,會佔用整個課室,如果把桌椅拼合成一組組,便會多出很多空間。我們希望學生大膽一點,於是讓他們站出來、站在中間,若要展示什麼,可以用LEGO底板協助,這其實挺好的。」

有一次,鄭少安讓學生做完模型放在桌子展示,然後讓學生們圍着桌子走,選出較好的模型,那就知道誰的作品獲較多同學欣賞。

另一大特色,就是校本的LEGO課程,有了LEGO,學生也對於課堂特別投入。繼續閱讀︰【課室改造.四】上堂小息可砌LEGO 硬件配合創意互動課堂

相關文章︰

【課室改造.一】賦權學生自主學習 課室角落成學習空間

【課室改造.二】老師訪學生了解需要 改造硬件重點是教學整體

上文節錄於第203期《香港01》周報(2020年3月2日)《 在實驗中研習 合推「經驗學習法」 桌椅靈活排列 學生自由走動》。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