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選後的綠色想像 建設社區烏托邦
多月以來的風風雨雨,社區都變成了沒有季節的小區,漫天霧霾。危機也是生機,紛紛擾擾的區議會選舉塵埃落定,投票人數創下歷屆新高,全港294萬名選民投票,452個區議員順利誕生,首次參選即當選的區議員多達232位,當選者平均年齡約38歲,較以往大幅下降。新世代族群所認知的價值觀與信念,都跟往昔大相逕庭。
過往區議員常被認為只是幫居民修水喉通廁所、滅蚊蟲除鼠患,參與一些微枝末節的社區工作。新世代區議員追求學習與交流,已不甘於單單做傳統的社區手板眼見工夫,而欲引入新思維改造社區。多位當選青年分別推動綠色社區、共享社區及數碼社區等概念,且看這一股年輕世代風潮,能否改易我們的舊城,並蛻變成嶄新的社區烏托邦。
撰文︰曹民偉
元朗擬興建造價達17億元的行人天橋,觀塘要興建造價5,000萬元的海濱音樂噴泉,南丫島建築每個泊位成本8萬元的單車停泊場 ……「一區一億元」是政府於2013年《施政報告》中提出,為18區各預留一億元撥款的「社區重點項目計劃」,換來的卻是,大埔以630萬元建築了「不能避雨」避雨亭、150萬建設「阻礙釣魚」釣魚區,以及南區漁人碼頭、大埔區林村(天安門)許願廣場、西貢區的將軍澳歷史風物資料館等,不少地區人士對這些項目或茫然無所知,或視為「小白象工程」。去年政府撥款80億元予18區做社區工程,如建設社區綜合大樓及行人天橋,民間亦擔心監管不足而耗費資源。
區議會變天,被視為民主派的388位當選區議員在四年任期內的薪津約為17億元,加上區議會每年有「地區小型工程」、「社區參與計劃」、「地區主導行動計劃」,總計起來,民主派區議員在任內能夠動用的資源高達50億元,足以大展拳腳將18區變天。
縱觀世界各地,不乏高瞻遠矚的社區規劃,幾萬人口的小城鎮已可全面整合環保觀念。擴建綜合大樓、興建社區中心、建設休憩公園、建造文化廣場,都需要思考整個社區配套,以配合智能社區、永續城市、循環再造城等構想。
自給自足永續社區
港人常常羡慕外國不乏鄰近農場的社區,事實上,城市居所亦可融合農藝概念。荷蘭阿姆斯特丹的衛星市鎮阿爾梅勒(Almere),示範了自給自足的永續社區。「ReGen Villages」是一個能自給食物、自足能源,並自行處理廢棄物的超級循環社區。這個永續社區專案結合了五個核心理念:社區營造、有機農作、產能房屋、混合再生能源與儲集、水資源與廢物循環等。
近年,在全球各地掀起都市農耕風潮,在ReGen Villages,每個家庭的廚房餐桌都連接一座室內菜園,戶外則有一座隨四季變化的花園,每日所需的鮮蔬就來自毗鄰的垂直農場。各種新式都市農耕概念令人眼前一亮:氣霧耕(aeroponics)、魚菜共生(aquaponics)、樸門永續農藝(permaculture)、食物森林(food forests)、高產有機農業(high-yield organic farming)等。它善用有限資源,產出較同面積農場數倍的農作物。ReGen Villages專案執行長James Ehrlich如此描述:「ReGen Villages每年能夠生產上噸有機食物,包括蔬菜、水果、堅果、豆類、魚、蛋、雞和少量乳製品。」
香港目前缺乏可耕農地,但魚菜共生不需要肥沃的泥土,可以在任何空間進行,家中的陽台、後院、天台,以至社區的閒置土地或工廈,都可以推行魚菜共生。
本地環保人士孫樹坤在大澳建立了「魚菜科學園」,他指出,一個四平方米的魚菜共生系統已足夠栽種出一家人食用的沙律菜。現時大澳魚菜共生實驗農場,由八位八、九十歲的婆婆義工輪流打理。另外,沙田坪輋社區和西貢流浮山社區,亦已開設自耕自食的魚菜共生計劃。
都市養蜂也是全球流行的樸門永續農藝新潮流。「香港原蜜」創辦人Lancelot起初在觀塘工廠大廈的天台養蜂,後來發現香港的氣候可以釀造深褐色鴨腳木蜜、金黃蜜色荔枝蜜和淡琥珀色龍眼蜜。他分享,「我們的宗旨是教育大眾,扭轉香港人對蜜蜂的恐懼,一起構築『蜂酒店』和『蜂箱養蜂』,建立更多蜜蜂友善的環境。」
尖沙咀洲際酒店早於2013年已在酒店天台建造蜂巢及自製蜂蜜,成為香港首間推行「都市養蜂」計劃的酒店。因為酒店的環境太嘈雜,令蜜蜂都飛走了,但它背後的理念值得借鑑。現時,科學園與數碼港等地亦建立Bee Hotel的蜜蜂箱,可以有效觀察本地蜜蜂生態。
綠色城市循環生態
在五年前的「佔中」期間,佔領者在金鐘建立「夏慤村」,於馬路中心搭建自修室讓同學溫書,有人將垃圾分類循環再用,也有人研發單車和風力發電,而且每日都有陌生人送上食物,連外國媒體亦讚歎像個烏托邦。
香港規劃師學會構想的「德輔道中聯盟」爭取將德輔道中轉化為行人及電車專區,並設假日嘉年華及舉辦文化活動表演,更建議在電車軌種植綠化草地。雖然,那只是曇花一現的非法僭建,卻大大拓闊港人的綠色城市想像。
幾年前,美國Perkins Eastman建築規劃設計顧問公司也曾提出大膽的「The Green Line」構想,把縱貫紐約市的百老匯大街最繁忙路段,轉化為綠草地行人及單車專區,將最繁忙的都市中心還給市民作休憩的公共空間。
最奇妙的社區構思,可算是位於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薇奇生態社區(Eco-Viikki)。它將科學園區與大自然、生態農場及住宅區連結起來,整個生態社區的森林可作為一個龐大的 綠色系統。其住宅區成排房屋中間設有寬敞的綠地,這是居民交流的重要場所。每家住戶都獲分配一塊綠地,可以自行開墾耕作。生態社區完整結合太陽能板及風力發電,這些發電系統的再生能源都納入國家電力網,再由住戶自由選擇購買應用。
近日,有人提出棕地復耕計劃,設立農業優先區,物色較大面積的優質農地作復耕用途。住屋與農地並非對立,不少外國城市早已將住宅區的小型農地交由地區居民打理,並鼓勵社區支持綠化運動,例如推出種子交換、配對耕地與農民、收留及認養植物孤兒等。
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編製的《香港休閒農場指南2017》顯示,全港約有139個休閒農場,散布在元朗、粉嶺、上水、大埔、沙田、西貢、屯門及大嶼山等地,包括東南農場、孖記農場、川上農莊、琴姐有機農場及馬寶寶社區農場等,可見城市人亦享受做假日農夫。
港府不妨考慮保留部份土地,予市民作休閒農耕之用。天台農圃興起,除了大、中、小學的教學樓,一些商廈天台,諸如美國銀行中心、煤氣公司和希慎廣場天台花園,同樣設有「都市農圃」,種植各式蔬果,如香草、番茄和瓜豆等淺根農作物。
每個城市人心底裏都有着渴望接近大自然的心,旺角的心臟地帶就設有一片綠田園。由社區組織Very MK推廣的「區區有田耕-城市種植計劃」在旺角設立了一個以基層及社區為本的天台農場,並延伸至九龍公園的百呎農地,推廣人人都可以在鬧市或居家附近找到種植的地方。
Very MK廣結社會上不同界別人士,如藝術家、教育家、社工及建築系學生,以種植為切入點,透過刊物、攝影展覽、天台導賞團等喚起社區對本地農業、城市規劃及生態發展等切身議題的關注。
活化社區親水文化
政府自2013年以來的《施政報告》,均提出「親水文化」,提升明渠及河道的排洪能力和加入活化水體意念,改善河道生態價值,像大圍及火炭的明渠活化為河流,或變成社區水上活動的場所。
「親水文化」可參考北歐綠色生態概念,當中提及「3R」—減廢(Reduce)、重用(Reuse)、回收(Recycle),以達到能源、水、污水及廢棄物能夠有機循環。未來香港建立的優質社區如啟德及西九,正朝着強化水資源循環利用的方向邁進。
瑞典斯德哥爾摩近郊的哈瑪比港灣生態城(Hammarby Sjöstad)正好作為前車之鑑。這個原本飽遭污染的舊工業城區,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是個重工業集散地。後來政府與民間合作,分別從垃圾、能源、水源等作整體改造,建立有機循環系統。當地規定建築物要設太陽能板,使用綠色建材,所有水、能源、廢水管理等系統都必須全面整合。因此,生態城成為了環境永續城鎮的典範。
哈瑪比港灣轉型後,創造出兼具濕地、水資源循環利用、廢棄物處理功能的整合型社區。即使暫時無法處理的垃圾場,亦被打造成滑雪勝地。目前,城鎮約有3.3萬人工作與生活。該城區不只是適合居住的地方,更是鳥類等生物適宜棲息的場所。哈瑪比社區推出汽車共乘制、免費交通船,減少建造橋樑,以達致減碳效果。
香港城市約有2,600公頃工業用地,其中不少位處鬧市。這些土地是否交由私人發展商活化,能否反思過去城市發展污染水源的禍害,應否增加綠色建設以把工業城轉型為生態城,這些都是港人必須共同面對的抉擇。
近年香港渠務署大力推動「藍綠基建」,當中的可持續水管理建議,可見於新市鎮規劃研究。大埔、觀塘及香港仔工業區,可改善排水系統及淨化功能。在活化屯門河、大埔河或觀塘大水溝時,空間想像亦可不再單一。河道不只是去水排洪,可成為綠化垂釣,甚至划艇的場所。公共空間不再是分區計劃大綱圖上的平面色塊,馬路亦可以結合生態淨水系統。現時遇到的最大困難是需跨部門合作,以改善社區的親水環境。
談到最貼身的本土水資源點子,應屬筆者最常用的「Water for Free撲水」應用程式。其「撲水」地圖會標示附近的飲水機,鼓勵大家自備水樽,減少購買樽裝水,減輕塑膠垃圾圍城問題。
糅合在地歷史文化
近期由「文化葫蘆」策展的鹽田梓藝術節,可說是社區營造的不俗例子。擁有近三百年歷史的西貢鹽田梓是融合天主教和客家文化的小島,昔日島民以捕魚及曬鹽為生,島上仍保留不少自然生態及歷史古蹟。
藝術展糅合了在地歷史文化,展出《鹽.光折射》、《鹽光之所》、《成聖之牆》等裝置作品,透過「六感」讓到訪的旅客重新探索人與大自然的微妙關係。「六感」體驗包括五官的觸感,最後一感則是「感恩」,通過藝術帶領遊人欣賞村內的文化、歷史、宗教,以及人情味。
鹽田梓藝術節令人聯想到日本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同樣在偏遠的小島設立藝術展,後者更發展成世界級藝術節。未來香港不同的島嶼社區也可組織類似的藝術展,令本土文化與藝術創意共同吸引本地人與各地遊客到訪。
善用可再生能源是北歐五國的能源政策目標,其中表表者為冰島與丹麥。冰島幾乎全數電能都來自水力或地熱發電,當中八成製暖電力來自地熱能源。丹麥早於九十年代大力發展風力發電,計劃將於2030年起放棄煤炭燃料,並預計2050年全面轉化為可再生能源。挪威、瑞典和芬蘭雖仍依靠燃煤及核能發電,但可再生能源所佔比率亦相當可觀。各國致力研究各種可再生能源的可能性,包括生物燃料、核融合等。
有「太陽能之都」稱呼的瑞典馬爾摩市(Malmö)過去是工業城市,透過興建厄勒海峽大橋與丹麥哥本哈根連通,善用過去工業城的基礎建設投資風力。該市也大量使用太陽能板,投資超過十座太陽能發電廠,並已轉型成為一個擁有多元文化生活的太陽能生態城。
瑞典另一個新市鎮西港(Västra Hamnen)過去是造船業的重鎮,後來因為經濟轉型而式微,跟香港太古船塢變成大型地產項目的命運不同,西港發展成為一個永續城市的典範,實行「自己電力自己發」,電力由地區的風力發電廠和建築物屋頂的太陽能發電板提供。城鎮訂立了節能指標,每戶家庭每年每平方呎消耗電力不得超過105瓦特(香港平均668瓦特)。
新界西元朗區洪水橋新發展社區,1999年曾經推出令人充滿憧憬的「環保城計劃」,設太陽能發電及環保運輸系統;2015年計劃卻搖身一變成為新界西北的「區域經濟及文娛樞紐」,因循地發展成科技園及大型區域公園,可見政府對環保城的推動搖擺不定。
近年香港不少院校都推動綠色校園計劃,其中香港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在校內十幢建築物的屋頂安裝了1,168塊太陽能板,建設大規模的校園太陽能發電系統,並將每年帶來190萬元的上網電價收入作為獎學金。
書院通過招標,與提供太陽能板的科技公司合作,在校內學術大樓及學生宿舍等建築物的屋頂設置太陽能板。發電系統總發電容量約為403千瓦,每年產近48萬度電,約等於120個四人家庭一年的用電量,預料可在二十五年間減排約6,000公噸二氧化碳。此外,學生可透過裝置了解綠色能源和可持續發展概念,加強STEM知識。
維修我城修築關係
不少傘後組織懷着「自己香港自己救」的信念,關顧社區弱勢群體,「維修香港-關懷社區服務隊」結合街坊、社工、學生和維修師傅等有志之士,提供家居維修、髹漆、水電等服務。其發言人Max說:「我們維修的不只是家電,更是維修人和社區的關係。」
「維修香港」自2015年成立以來,組織成員都是義務性質,發展到近年與聖雅各福群會及社區文化關注合租位於土瓜灣的「土家故事館」。義工隊每周一天到社區附近洗樓,幫街坊維修家電,也會呼籲居民登記做選民,提升街坊的公民意識。
引介單車生活美學
香港規劃署發布《宜居高密度城市的規劃及城市設計》報告,提及在高密度發展模式下,可嘗試改善城市空間連繫,例如讓單車成為城市代步工具,創造及保留特色地區及街道。「髦民士多」(Bike The Moment Store)積極推動單車城市概念,創始人Hughes在網絡以美麗的圖片和親切的文字分享單車旅遊路線。他表示,計劃向區議會提議在社區的馬路漆上單車標誌,令人明瞭單車可與汽車共享道路。
這家獨特的單車店於2012年由單車生活資訊網站起家,不但身體力行舉辦大大小小車聚,更加引進日本單車品牌Tokyobike倡議的悠閒文化,將單車生活美學帶到香港,讓更多年輕人可以親身體驗單車的魔力。該店希望在香港各個社區凝聚一群喜愛單車生活的同好,店中設有咖啡座、交流空間與工作室,冀未來全港都可以營造更多單車代步的社區,減少路上的汽車數目,讓更多人享受單車運動生活。
社區循環小經濟圈
近日處理家中的一些舊物,發現了一個本地環保團體「執嘢」(JupYeah),名字好像很街頭,事實上卻有着崇高的理念。創辦人Ren Wan冀建立一個具規模、有效分配物資的平台,讓社區內擁有豐裕物資者能夠與有需要人士分享物品。
自2011年開始,「執嘢」一直以「減少多餘消費,分享有用東西」為宗旨,既經營網上換物平台,亦在社區舉辦以物換物執嘢大笪地。團隊曾經為服務外傭的團體PathFinders收取嬰兒用品並轉贈外傭媽媽,為與貧弱同行的「足印義工團」收集衣物並送予長者。正如Ren強調:「並非所有東西都要買啊!」
早於1997年,一群美國大學生共同發起及組織生態社區,透過購買土地建立「跳舞兔子生態村」(The Dancing Rabbit Ecovillage)。這是一個以平等、女性主義為核心價值的生態村,強調以在地材料及回收建材修築住所。村內不准停放汽車,對外交通採共乘制,也避免使用化石燃料,盡量將對環境的傷害減到最低。
目前,全世界有逾千個「時間貨幣」組織。跳舞兔子生態村最為人津津所樂道的,就是他們成功建立了以工作時間為基礎的社區貨幣HOURS,並與美元接軌。在美國這高度都會化的國度,雖然物質富裕,但人與人之間關係疏離,時間貨幣卻彰顯了平等互助精神,以及對生態的尊重。
香港聖雅各福群會社區發展服務亦構思出「社區經濟互助計劃」(COME),即以「時分券」作為社區中的交換媒介,促進居民及弱勢社群互助,一同重建地區經濟,以及解決資源不足的問題。團體幫助低收入婦女籌辦暑期託管服務、跳蚤市場等經濟活動,又協助開工不足的三行工人籌劃維修隊,既紓緩工人的經濟壓力,亦可解決區內日久失修樓宇的復修問題。
平台的會員可以互相交換他們的才能、服務及物品。婦女可以做手織品換來時分券,然後使用時分券去剪髮,理髮師又可以用時分券去換取茶座小食……形成一個循環小社區的互助生態圈。聖雅各更在灣仔藍屋開設「時分天地」,可以藉時分券換取團體捐贈的物品,或婦女製作的布藝製品。
聖雅各福群會亦支持本土升級再造設計師張瑋晉與庇護工場合作,將堆填區廢物重新煥發第二次生命,例如將廢棄的電飯煲製成單車鈴,單車輪改造成潮流電燈,又或者將塑膠桶製作成喇叭,將牆紙製作成銀包,地氈改造成文件夾等,成功將社區的廢棄物變成嶄新日用品,以推動小社區經濟。
社區漂書則是另一類型的社區互助計劃,靈感源自2001年美國德州的Rob Hornbaker。他成立了BookCrossing網站,把書放在公眾地方,讓有緣人拾取。
這個「漂書」的概念甚至衝出美國,現時BookCrossing已有逾170萬會員,遍布全球132個國家,已註冊的漂書邁向1,200萬本。影星Emma Watson亦有響應漂書,於倫敦地鐵的不同車站內自拍留下書籍,讓它們「漂流」到有緣人手上。
香港青年廣場「漂書節」今年已踏入第九屆,鼓勵年輕人與書為伴,尋找閱讀的樂趣,漂書現場亦設分享會及音樂表演,並舉辦禪繞畫、瑜伽、音樂治療工作坊。
80後青年阿天更自行開展漂書行動,隨意在紅酒箱寫上「樂也漂書」四字,製作成一個個既環保,又可改善閱讀氛圍的漂書箱。「樂也漂書」已先後設置十個漂書點,包括咖啡店、派對場地等。
智慧社區創意改造
世界各地都在致力建設智慧城市,以高科技管理環保社區。歐洲智能城市(European Smart Cities)定義智慧城市應擁有六個面向,分別為智能經濟、智能移動、智能環境、智慧公民、智慧生活及智慧政府。
Google母公司Alphabet創新部門Sidewalk Labs夥拍加拿大多倫多湖濱開發公司擬在當地興建未來智能社區Quayside,預料將成為其他智慧城市項目的範本。未來智慧城市是一個以人為中心的社區,基礎設施及房地產專案估計涉及總投資額高達2,250億港元。
《華爾街日報》形容:「這將會是一個以人為中心的智能社區,導入先進的城市設計與科技,包括自動駕駛貨車、自動感應交通燈、自動垃圾收集站,貨運機器人透過地下管道搭建運輸網絡,城市的輕軌系統可貫通核心區域。」
香港科學園創立了本地首個利用大數據建立的智慧社區,成就香港的智慧城市願景。科學園的建築採用大量環保物料,以及高能源效益的屋宇裝備,其中包括自動廢物收集系統、電腦控制灑水灌溉系統、雨水回收系統等。
科學園的生活實驗室致力開發及支援創新方案,並鼓勵市場採用新科技,旨在加速人工智能、網絡保安、大數據分析等核心科技的發展;園區全盤使用智慧出行、智慧環境、智慧生活及智慧市民等元素,將方案廣泛地在社會落實應用。
《香港01》周報特約撰稿人曹民偉其他文章:
上文刊登於第192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2月9日)《區選後的綠色想像 社區烏托邦》,網上標題為編輯重擬。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