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回收】廢膠數量不足 港回收廠商欠誘因投資

撰文:林立勝
出版:更新:

香港塑膠回收的步伐停滯不前,據《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2017年統計數據,塑膠物料的回收率由2016年的14%跌至2017年的13%,而塑膠物料出口量的跌幅大於塑膠物料本地循環再造量的升幅,導致從都市固體廢物回收的塑膠物料量較2016年減少8%。《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13-2022年》亦曾指出,香港的回收業能有效地收集價值較高的物料,如金屬、紙張及二手電子產品,但較低價值的物料,例如廢膠、玻璃及廚餘則未能有效回收。有回收商處理塑膠,但他們擔心沒有足夠廢膠「開機」。(此文章為塑膠回收系列報道二)

承接上文:【塑膠回收】民間「收膠」力量有限 港廢塑何去何從?

劉妙成指回收商大多處理紙、鐵等價值較高的回收物,而發泡膠「太輕又多虛位」,故很少廠商專門處理。(龔嘉盛攝)

森峰環保運輸公司經理劉妙成從事回收行業十數年,由以往的「收買佬」年代執紙皮白手興家,直到現時擁有自己的車隊及工廠。他負責的回收廠專門處理收集得來的塑膠。回收廠首先會將塑膠與其他成分(如鐵及五金)分離,清洗乾淨後將塑膠打碎,再進行「拉粒」的工序,將膠溶解再造,並加工成顆粒狀的塑膠材料。塑膠最重要是純淨、沒有雜質,但每次加熱再造都會「降解」,降低耐熱度及耐衝擊力,因此塑膠回收次數愈多,再造的質量愈差。

他直言回收商大多處理紙、鐵等價值較高的回收物,很少人會處理塑膠,「發泡膠太輕又多虛位,一車紙有一噸六重,但塑膠只有兩三百(公斤)。」若然要盛載更多塑膠,垃圾車需要壓碎回收物,可是,這程序會將不同種類的塑膠混在一起,及後需要透過「分選機」將各種塑膠分類出來,從而增加處理垃圾的成本。近年紙價及部份塑膠因內地禁止進口垃圾而貶值,惟政府對於回收業的支援卻不多。

劉妙成指工廠一天可以處理多達20噸廢料,當中包括十多噸塑膠,可是,現時平均每日只能回收到兩至三噸塑膠。他坦言,回收商最擔心的不是再造製品的出路,而是「冇貨」開機,「香港人一日棄掉逾百萬個膠樽,但回收的數量不多,從環保署回收來的膠樽,一個月的收集量不足夠開一日機。這並不是工廠處理不了,而是難以生存,沒有誘因去投資。」

劉妙成認為,回收商不願意在香港設廠,是因為收集得來的可回收塑膠數量不多,難以填補人工及營運成本。雖然當局批出環保用地予回收商,但劉妙成慨嘆門檻太高,單是在香港設廠處理塑膠申請,按金也要數百萬元以上。除此之外,工廠投資額大,如採用分類塑膠準繩度較高的光譜分選機,便需要投資一二百萬元。

劉妙成指從環保署回收來的膠樽,一個月的收集量不足夠開一日機,令回收商難以生存,也沒有誘因去投資。圖為工廠處理塑膠「拉粒」程序的設施。(龔嘉盛攝)

內地去年宣布限制垃圾進口,令本港回收商處理垃圾的成本大幅度上升,內地明年起收緊進口廢紙,有回收商表示近期內地紙廠大幅下調廢紙回收採購價四成,塑膠的情況也不遑多讓,出口價格持續下跌。雖然出口商可把廢紙轉為輸出至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但運輸成本較出口至內地為高,令香港的回收業經營更困難。

劉妙成指內地開始實行強制垃圾源頭分類,反觀香港的垃圾政策若仍一成不變,根本沒有人會投資這門蝕錢的回收業,「香港回收都是靠宣傳口號,三色桶收膠也不多。」

劉妙成表示,以往美國、歐洲廢料會經香港轉口,將廢料「打包」便可以運上內地,毋須「拉粒」加工處理。當內地禁止垃圾進口,便需要有本地的投資設備回收,當局須有更明確的政策才能令業界生存。處理回收物的費用不應高於回收產品的價值,「以PP膠紙為例,一噸出口價大約一千元,可是由分解、破碎、清洗、拉粒,加上最基本的人工,成本至少需二千元,因此根本沒有人會處理,到最後便只能成為堆填物。」

欠本地再造業 回收物無出路

面對回收行業的困局,環保署回應指,當局已於2015年推出10億元回收基金,協助業界提高作業能力和效率,並支援回收業界,包括廢塑膠回收商在營運方面的需要。現時回收基金已預留5,000萬元,擴大「標準項目」下可資助添置的設備清單,協助業界以簡化的程序購置設備,提升回收物料能力。基金亦預留了5,000萬元,鼓勵業界採用回收壓縮車,提高運輸廢塑膠和廢紙的運作效率,以及減輕運輸成本。

劉妙成是其中一個成功獲批回收基金的回收商,款項用以加強收集及回收廢紙、金屬、塑膠及廢電器。但他坦言,這只能解燃眉之急,未能長遠解決業界困境。

黃煥忠認為,回收基金的目的是協助回收商購買機器、提高硬件技術效率及令日常營運更流暢,但未助減低營運成本。(龔嘉盛攝)

香港浸會大學嘉漢林業珠三角環境應用研究中心主任黃煥忠認為,回收基金的目的是協助回收商購買機器、提高硬件技術效率及令日常營運更流暢,但未助減低營運成本。即使政府有不同措施協助回收商,亦只屬試驗性質,但這並不是持久性做法,回收系統仍是處於起步階段。

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朱利民從事都市固體廢物管理方面的研究,他表示政府推動回收行業的措施,如設立回收基金,大多是小恩小惠,即使政府「肯使錢」,但歸根究柢,香港沒有本地的回收再造行業,回收商大多將廢物加工便運上內地,一旦內地禁止垃圾進口,香港的垃圾回收便沒有出路。

朱利民直言,當局對於回收方面有其大方向,但政策卻不斷改變,所制定的時間表大多難以落實。他舉例說如1998年提出減少廢物綱要計劃涉及垃圾分類,並推動源頭減廢;環保署於2005年的《都市固體廢物管理政策大綱(2005-2014)》提出「污者自付」,可惜,現時除膠袋徵費外,多年來卻未有涵蓋其他廢物類別。根據《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2017年的都市固體廢物人均每日棄置量不跌反升。他笑言政府多年來的減廢工作均沒有太大的實質內容,就連垃圾徵費也商討多年。

繼續閱讀︰【塑膠回收】生產者責任制 能否對症下藥?

相關塑膠回收系列報道:【塑膠回收】上海強制垃圾分類 社區須忍「陣痛」【塑膠回收】三色回收成效有限 源頭減廢是根本

上文節錄自第175期《香港01》周報(2019年8月12日)《內地新政策治垃圾 港塑膠何去何從》專題報道。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