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檔案.大灣區航空】赤鱲角或深圳?香港新機場暗戰揭秘.上

撰文:香港01評論
出版:更新:

不管你的個人立場如何,均無法不承認「中港融合」是香港探索發展路向時無法迴避的命題,而香港與深圳如何加強聯繫,則是這個發展大脈絡裏的關鍵一環。如何加強基建互通及在規劃上互相配合,在港深兩城政府交往中反反覆覆出現,早在九七之前,即使香港尚由英國管治,也有人提出過讓香港和深圳「共同規劃、共享基建」——在深圳建造香港的新國際機場。不過,當時港深各有其「主」,方案當然不獲英方支持,計劃也就從未正式成形,可說連「扼殺於萌芽狀態」也稱不上。回到當下,港深已不再是「敵對」關係,要是類似的倡議再現,我們又當如何看待?該視之為天馬行空,抑或認真思考是否可行?現在重塑這段只見於解封政府檔案的歷史,不單可作有趣秘聞視之,亦可從另一角度認識港深關係的淵源,進而對中港融合、港深同城等議題有另一番理解。《大灣區航空》報道之四

1980年1月4日,《南華早報》獨家報道了一單令港府困惑不堪的新聞。報道稱,中國已批准興建一座橫亙深圳河的機場,充當「香港的第二機場」,目前計劃已傳至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國務大臣百禮嘉(Peter Blaker)手中,只待英方批准,即可成事。

計劃如斯創新、重大,港府官員以至百禮嘉本人卻均對之摸不着頭腦,紛紛表示聞所未聞。有趣的是,事情非以港府澄清而即時告終;相反,這則空穴來風的「新聞」,竟令中、英、港三方展開了一場歷時數年的心戰。

其實早在1965年,港府已預計啟德機場會在十五至二十年內不敷應用;1975年,官方聘用的顧問公司初步建議在大嶼山北部的赤鱲角建造新機場,這些都不是秘密,是以《南華早報》的消息令人深感唐突。

早在1965年,港府已預計啟德機場會在十五至二十年內不敷應用。(資料圖片/路透社)

報道觸發中港互摸底

報道指,新機場將位處后海灣,橫跨深圳河,跑道在大陸境內,惟中港兩邊各有客運大樓,來自香港的乘客會在香港完成出境及清關手續,而前往香港的旅客,則在由港方設立的「特殊客運大樓」辦理手續。乘客欲到新機場,可乘水翼船、直升機、單軌火車,或經新建的高速公路,海陸空三路俱全。據悉,機場需時五年建造,涉資達20億港元,中港政府各負責三成,剩下的則由香港、美國及海外中國商人組成的財團承擔,作長線投資。這個牽線的財團更建議中國將機場劃為「中立區」,確保航空公司能不受限制進入。新機場將由一股份公司營運,執行委員會的組成須得各方同意。

舉凡位置、基建配套、過境手續、工程預算、完工年期、管理機構等,均見於傳聞中的提案之內,繪聲繪影,難怪報道一出,即使港府確知中英從沒此等計劃,仍不敢掉以輕心。

港府早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已研究在赤鱲角興建新機場。(資料圖片/GettyImages)

據港府內部調查,事件源於報道刊出前一年的一件小事。1979年9月,百禮嘉到訪一家熱中參與廣東項目、名為Andrew Jean and Associates(AJA)的香港財團,其間,該財團向百禮嘉呈交了一封信,內容與《南華早報》的報道相仿(諷刺的是,百禮嘉及其身邊官員均不記得曾有此信)。港府估計,是次風波由AJA引起,他們旨在推進心中盤算。這番推測是對是錯已無從考證,但假如「報料人」真欲逼政府上馬,卻是先勝一仗—報道出街僅數天,廣東省官場中人便開始探聽港府的態度,港府亦不得不認真研究對策,又推想假如中方認真看待這個「計劃」,他們該如何應對。

為使大眾不相信《南華早報》的故事,時任民航處處長紀業(Brian Dennis Keep)率先粉墨登場,接受《大公報》訪問,重申香港確有必要建造新機場,雖然顧問工程公司的研究報告尚未完成,但其時的最佳選址是赤鱲角。這篇刊於1980年1月11日的專訪用意明顯,就是要表明所謂的「跨境機場」不是官方計劃。

1980年一則深圳擬在深港邊界處興建新機場的報道,引發中港兩地互探虛實。(資料圖片/公共圖書館檔案)

不過,香港傳媒並沒就此了事。《東方日報》記者致電予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今日的中信集團)香港負責人吳志超,查詢他對《南華早報》報道的看法。《東方日報》稱,吳志超已向各方打探真偽,北京、新華社和其他本地親中團體均謂從沒聽過這「計劃」。港府政治顧問魏德巍(即後來的港督衛奕信)為此邀約吳志超午膳,席間吳志超指《南華早報》的報道子虛烏有,而令魏德巍印象尤深者,是吳志超冷嘲稱(commented with a wry smile),即使計劃成事,中國也不會提供資金。大概是吳志超言辭真切,加上《大公報》報道紀業專訪時隻字不提傳聞中的「跨境機場」,魏德巍判斷中國不欲讓人對這個憑空而至的「計劃」多作遐想。同年3月,布政司姬達(Jack Cater)在工程師學會周年餐會中透露,赤鱲角很可能是新機場選址,港府高層級官員如此公開表態,民間自然不再談論「跨境機場」。

鍾士元獨倡建跨境機場

此後半年,事情漸被丟淡,就連5月行政局討論工程顧問撰寫的新機場研究報告時,也沒將「跨境機場」列入備忘。然而,該年夏天發生了一件事情,令港府再次改寫議事日程。

(資料圖片/李澤彤攝)

1980年8月,兩名香港英資公司(包括香港太古)高層獲邀到深圳,與國務院第三機械工業部(專掌航空工業)副部長陳少中會面。原來,第三機械工業部已獲明確指令,要在深圳建造機場,故先聯繫外國公司,聽取建議。據兩名英資高層理解,中國的計劃事在必行,香港會否興建新機場,已不會影響他們的部署,更甚者,中方似乎欲以深圳的國際機場取代啟德機場地位。太古集團主席彭勵治(後來任香港財政司)立即將消息告之姬達;與此同時,港府已循別的途徑得知此事,更發覺中國副總理王震也對計劃甚感興趣。署理政治顧問歐義恩(Iain Orr)非常擔憂,認為這將不利香港,須設法說服中國相信赤鱲角機場也能令深圳受惠,使他們打消念頭。

事已至此,以麥理浩為首的港府該如何自處?應該堅守赤鱲角計劃,抑或真的要改與中國合作,在深圳合建機場?一山不能藏二虎,假如赤鱲角機場非建不可,那又將與深圳機場保持什麼關係?兩個國際機場如此鄰近,會否形成惡性競爭?問題複雜且影響深遠……請繼續閱讀:【大灣區航空.解密檔案】赤鱲角或深圳?當年香港新機場暗戰.下

重要參考歷史檔案資料︰HKMS189-9-255, Possible New Airport for Hong Kong, 1978HKMS189-5-44, Possible New Airport for Hong Kong, 1980HKMS189-8-7, China's Economic Relationship with Hong Kong (Shenzhen Economic Zone), 03.01.1983 - 09.01.1984HKMS189-9-34,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18.03.1986 - 19.12.1986HKRS934-8-105, Possible Airport at Shenzhen

上文節錄自第160期《香港01》周報(2019年4月29日)《赤鱲角抑或深圳?解密檔案中的香港新機場暗戰》。

相關文章:【大灣區航空.一】港深珠澳機場一體化不是夢【大灣區航空.二】由研討會到吹水會 珠三角機場聯盟蹉跎18年【大灣區航空.三】香港飛機租賃有優勢 新稅制成吸金關鍵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