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100周年】在地化的五四教育 緣何成效不彰(一)
「五四運動?大多數時候都是知識份子在紀念,哪有多少市民大眾會紀念這一天?」電話訪問香港中文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何佩然時,她如此感嘆。五四作為豐富、寶貴的思想資源,正如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副教授陳學然將它形容為「叮噹百寶袋」一般,不應只是學者、政黨的五四,更應是每一個普通人的五四。然而,陳學然也提到「五四運動本身就是很複雜的,廣義狹義之下,涉及各種的精神」,如何讓普通人在其中擁有理性的判斷,而不是被不同的政治論述牽着鼻子走,是百年後的今天仍面對的問題。教育無疑在當中發揮了關鍵的作用。(此乃《香港的五四百年》系列報道之四)
香港中學的五四教育,主要經歷了兩個轉變:從回歸前不強調愛國的五四,到回歸後着重五四的愛國精神;從回歸前不強調五四與香港的聯繫,到回歸後突顯兩者的關聯。理論上 來說,回歸後的教育方向,會更容易拉近香港學生與五四的距離,進而對五四有更多的認知和了解的意欲。然而,結果卻並非如此。
2010年,陳學然做過《香港中學生的五四運動及「香港五四青年節」認知》的問卷調查, 結果顯示香港青年對五四運動的認知和關注度普遍不高。2,422份中四至中七學生的問卷回覆顯示,76.8%受訪學生對五四認識不深。 在五四運動發生年份這一基礎事實問題上,有 64.1%的學生未能答對,還有27.5%選擇「並不清楚」。調查也顯示 36.8% 受訪者表示對 五四興趣不大,更有49.5%受訪者表示沒興趣參加相關紀念活動。
何以在地化的五四教育成效不彰?原因在於當局並沒有真正用心於學校的歷史教育和公眾的歷史普及。表面上,回歸後中國歷史科跟隨課程大綱要求,通過教育加強國家民族的認同感。但實際上,各種教科書有關五四的歷史內容卻往往漏洞百出。表面上,回歸後增加了許多五四紀念活動,然而,這樣的公共宣傳教育往往語焉不詳,或者只是淪為一句口號,未能強調香港的歷史、社會、文化和中國歷史發展密不可分,甚至可能異化了五四的精神。
陳學然接受訪問時無奈表示:「我的著作(《五四在香港 ─殖民情境、民族主義 及本土意識》)也有批判教育局課程五四在地的論述。我做了很多數據搜查,和歷史組主管談過。一兩年前,他來拜訪,當時我也講過『五四在香港』,但他沒有什麼回應,現在也還不改。」當局對於專家學者的意見不予回應,也沒有改進,所謂的正視「五四在香港」 的歷史教育,究竟是只做表面功夫,還是「落心落力」推動?
縱論古代輝煌歷史 鮮談近代政治
整體來說,回歸前殖民地官員害怕中國 歷史課程成為政治工具,因此對中國歷史教 育保持高度的關注與警惕。為了迎合殖民地 的需求,避免當局取消中國歷史課程,課程 呈現「去政治化」(depoliticized)和「去脈絡化」(decontextualized)的特點。所謂「去政治 化」是指歷史教育盡量談社會史、文化史,少談社會制度、權力分配的由來,以及近代政治問題;「去脈絡化」是指讓歷史剝離於當下社會脈絡,單純將之呈現為理所當然、既定的事實。「去政治化」和「去脈絡化」的中國歷史課程大談中國古代輝煌歷史文化,少談近現代政治史。
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香港尚沒有統一的中國歷史課程規劃時,南來的知識份子編寫教 科書時,往往帶上傳統史家論史述事時的傷時 救國情調,以說明「五四」是一場政治層面的 反日自救運動,例如1962年出版的《英文中學中國歷史》。然而,隨着1972年,香港課程發展委員會(1988年易名為「課程發展議會」)成立,香港的中國歷史課程有了系統、劃一的規劃後,對於五四的教學,總體上呈現出強調思 想層面的意義,卻少談「愛國的五四」。
根據1982年香港課程發展委員會頒布的 《中學課程綱要:中國歷史科課程綱要(中一至中三適用)》,五四運動被編排在中三「學術思想及宗教概說」部分,重點討論新文化運動所反映的中西思想衝突。1983年的一本歷史教科書,以中國近代思想的啟蒙為切入點介紹 五四運動,並沒有將重點放在「愛國」。1992 年,課程發展議會編訂的《中學課程綱要:中國歷史科課程綱要(高級程度)》談到五四和新文化教育時,主調也是中國在現代西方思潮衝 擊下自然產生的問題。
自七十年代中國歷史課程規劃後,教科書傾向於不強調愛國這具有政治敏感度的概念。 以至於1997年以前,絕大部分中學歷史教科書較少觸及五四的愛國一面。
陳學然指出,回歸以後,課程發展議會更 新的《中學課程綱要:中國歷史科課程(中一 至中三)》 第一次提出歷史教學要「配合公民教育及品德教育」,以及「培養愛國觀念」。於是,不少教科書順應要求,將五四定性為「愛國運動」,也將其影響力和歷史意義直接反映 在「掀起了學習馬克思主義的浪潮,促成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同時,回歸後中國歷史課程更強調五四與 香港的聯繫。1997年《中國歷史科課程綱要》 寫到:「認識本土歷史有助提高學生對本科的 學習興趣,以及建立鄉土情感和民族認同感。 中國歷史不少史事與香港有關,教師在教授相關課題時,可與學生研習有關事迹。」
因此,陳學然在專著《五四在香港》中觀察總結出,回歸後的教科書多致力於在每段大國史的論述後開闢「香港當年」、「香港尋根」、「香港倒後鏡」、「認識香港史」、「香港史考察」及「血脈相連話香港」等香港本地史料的介紹,「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鄉土感情和民族認同感」。五四運動也不例外, 編寫者自然順應教育局的指引,貼近時代政情 的趨勢,熱衷於向學生介紹五四與香港的關聯,在五四運動課題開闢一欄,專門撰寫關於香港的內容,以增加港人的國族認同和家國歸屬感。
然而,回歸後對五四運動教育綱領的改變,卻在實踐上出現了不少問題。陳學然指出,目前教科書中關於五四的部分,有些與史實不符的論述,而這些論述多為突顯國家認同情感。
這些問題究竟為何?請繼續閱讀:【五四100周年】在地化的五四教育 緣何成效不彰(二)
重溫《香港的五四百年》系列報道文章:【五四100周年】港式社運與內地切割 民主與愛國必定是對立?【五四100周年】從愛國到民主 細看香港身份認同的轉變【五四100周年】解讀民主不應立場先行 學者:理性也是民主的根
上文節錄自第161期《香港01》周報(2019年5月6日)《在地化的五四教育 緣何成效不彰》。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