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空間.六】鬧市中的綠洲 富德樓有個實驗劇場

撰文:伍麗微
出版:更新:

位於灣仔軒尼斯道的富德樓是一幢商住合一的私人大廈,會變成藝文集中地也是因為業主有心,以遠低於市價的租金,委託「艺鵠」團隊,將其中20個單位租予藝文工作者,包括書店、劇團、媒體、電台、文學館等。正如楊雪盈所言,這裏強調獨立自主,管理團隊奉行低度管理、高度自治的原則,不作過多干預,容許各類創作、實驗在此實踐。富德樓會在每年年底舉辦開放日,聯合一眾單位舉辦展覽、放映會、導賞等,讓公眾可以認識藝術、文學、音樂、劇場等。這裏的租約並沒有所謂的期限,通常一年檢討一次,一般使用期為兩至三年,團體發展成熟或資源較多者便要遷出,如影意志、采風電影、小劇場工作室等,在富德樓幫助下都慢慢找到自身定位。艺鵠總監May Fung曾言,希望富德樓可以做一個示範,未來有業主願意將物業單位改變用途,推動本地藝術發展。此為藝術空間系列文章之六。

小劇團37°C是新租戶之一,搬入富德樓不夠半年,已在這裏做過幾次小規模的演出,效果不俗。團隊由盧韻淇、吳俊東、歐陽翰奇於2016年創立,三人分別做佈景設計、聲音設計及燈光設計,希望透過聲音、燈光、場景等舞台元素,以實驗性手法呈現劇場更多可能性。目前公演過的作品有《一步》及《迴聲》。

《一步》是一個沒有劇情的劇場作品,簡潔的舞台,有即席彈奏的鋼琴聲,有不斷變化的燈光,還有緩慢移動的舞者,挑戰的是觀眾對時間的理解。盧韻淇解釋會有這個概念,來自於日常劇場有很多框架,牽涉許多程序,有時間限制,有場規,有訊息要傳達,「所以,我們的作品不太親民,有人有共鳴,但也有人不太接受。」

由盧韻淇(左)、吳俊東(右)及歐陽翰奇創立的小劇團37°C,今年年中才搬入富德樓。(鄭子峰攝)

至於《迴聲》,則是一個聲音裝置,今年7月,三人將工作室佈置成一個黑暗的空間,現場放着六個舊式卡帶裝置,透過反覆錄播,帶出時間背後的記憶與情緒,參加者限制在15人內,是一個極小規模的互動演出,觀眾帶着耳機,聆聽裝置錄播的詩在不斷循環的錄播過程中,如何隨時間而慢慢消失。此作8月獲邀到台北藝穗節公演兩場,並在台東做了一場戶外版,12月富德樓開放日亦演出了兩場,「外面的場地一向好大,而在富德樓做,感覺會很親密。」

《迴聲》試演。(37°C提供)

富德樓的單位只有300呎,對許多劇團而言捉襟見肘,但在37°C眼中,卻正好可以試更多實驗性的項目,譬如讀劇。「《迴聲》成本低,不用申請資助,如果沒有一個固定的空間,很難試這種東西,要不停地移動,不停拆佈景。」坊間以舞台設計師為班底的劇團本就不多,能夠在富德樓起步,他們很感恩,「始終是做一些冷門的東西,經常會懷疑自己的價值。」

她笑言這裏的租戶很有愛心,常常互相幫助,「有人煲了湯,會叫大家來喝。」

香港還有哪些藝術空間?裡面又有什麼故事?詳情請看:

【藝術空間.一】JCCAC開幕十年 給新人希望讓老鬼失望【藝術空間.二】工廈藝術家兩年造6000字 自創勁揪體記錄正體字【藝術空間.三】在葵涌工廈設工作室 藝術家:這裡的氛圍很好【藝術空間.四】貴租壓迫下一遷再遷 劇團:只求有個合法的場地【藝術空間.五】發展不能仰賴愛心 文化政策欠深思熟慮

上文節錄自第142期《香港01》周報(2018年12月17日)《尋找藝術空間》。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