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港缺乏工業體系支撐 再工業化似是白紙上畫新圖
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為商業產品的速度是本港再工業化的重要推動力。有科技公司認為香港具備發展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條件,政策也有一定支持。
商湯科技總經理尚海龍舉例,政府在創科基金下設立「大學與產業合作計劃」,鼓勵私營公司善用各大學的知識及資源,以便推行更多研發工作。政府表明會以無償資助金形式向合資格公司提供資助,而所有由項目產生的知識產權亦由參與公司單獨擁有。尚海龍認為,此舉能增加企業帶動高校、科研以及金融投資等機構參與成果轉化和技術創新的積極性,為香港再工業化帶來機遇。
【施政報告】撥40億搞「再工業化」 單一產業結構問題就能解決?
創科為核心 帶動「知識型經濟」
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行政總裁葛儀文指出,創新科技對製造及生產模式轉型至為關鍵,亦是令香港邁向再工業化的成功方向。從原件製造(OEM)轉型至品牌業務(OBM)涉及智慧製造技術、自動化生產及管理、自動化倉庫及物流,以及食品生產周期管理等,再工業化的發展需要的不再是工廠工人,而是工程師,比如設計工師程(生產系統設計等)、工業工程師(控制及改善系統)、機械工程師和電子工程師等。
有了創科人才,剩下的問題是如何把創新科技轉化成為經濟回報,惠及本地的就業和民生,令香港可以「升級轉型」。楊偉雄曾解釋,香港「再工業化」進程有四大方向:一是扭轉「去工業化」的趨勢,推動工業研發、工程設計及高增值產業;二是釋放人力資源或勞動力,從事高增值工作或工序;三是協助現有行業利用創新及科技升級轉型;四是創造新的先進製造業及完整的產業鏈,如生物醫藥、機器人技術、智慧城市、金融科技等,並制定相關的發展標準和平台。
創新及科技局表示政府早前宣布投入逾66億元在將軍澳工業邨興建多層先進製造業中心,旨在將創新概念轉化為商品。中心擬設快速原型製造及小批量生產設備、可裝設無塵室的空間,以及多種共享設施如倉庫、物流設備,配合香港創新科技三大方向(即智慧城市、健康老齡化及機械人技術)發展的產業,例如生物醫療、精密工程、新物料和資訊及通訊科技。
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洪為民提議,香港再工業化的目標是提高經濟效益、高新型工種和技術轉化。香港擁有良好的醫療訊息系統,醫療技術發展較內地完善,可以考慮發展基因科技產業,例如進行GMP幹細胞、DNA研究。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譚嘉因也提議,香港創科的發展可由龍頭企業帶動,例如美國的NASA(太空總署),雖然它是一個國防領域的全國性機構,但它為科技研發創造了機會,其研發的高新技術可以用於民用生產,例如GPS(導航系統)、自動化生產等領域。
再工業化影響香港的經濟產業結構的同時,也為香港發展文化創意、專業設計、電影產業帶來契機。例如,不少傳統的工業大廈近年湧現大量手作和文創產業。當觀塘和新蒲崗的租金大幅上升,它們又轉移到土瓜灣、荃灣和葵涌等地,港人的靈活創意和適應能力在這些例子中可說是表露無遺。在資訊科技和網絡經濟新時代,這些「創客空間」(maker space)和嶄新產業的潛力實在不容忽視。
政府不「落場」 工業難再興
回首前塵,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已提倡發展「知識型經濟」,並成立創新科技署和創新科技基金;前行政長官曾蔭權早在2009年的施政報告提出,「發展六項香港享有明顯優勢的產業,包括教育產業、醫療產業、檢測和認證產業、環保產業、創新科技產業、文化及創意產業,推動香港走向知識型經濟。」但政策落地的具體措施不盡如人意,可謂「雷聲大,雨點小」。而新加坡於1991年就設有科技研究局,開始訂立科技發展五年計劃,刻意培養人才,2006年起又銳意建設智慧城市,2010年更大力推動科研,如今,新加坡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已超越香港,競爭力排名亦都一直領先。
相比亞洲鄰近地區如中國大陸、台灣、日本、南韓及新加坡,香港再工業化的步伐明顯落後。新加坡、台灣、韓國的製造業在1980年代已跨越重化工業和資本密集型階段,近年更重點發展高科技和新興產業,日益朝着以創新和研發為本的知識密集型方向邁進,並在某些特定領域成為領先全球的製造業強人。例如,新加坡佔全球硬盤媒體約四成的市場份額;韓國的半導體、顯示器面板和智能手機等在國際市場上的佔有率均高踞榜首;台灣的集成電路(IC)產值於全球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這些成就都有賴於各國政府對產業的扶持,甚至是直接參與。
雖然政府近年積極推動本土高科技工業,藉以推動香港朝高增值轉型方向發展,推動經濟和產業多元化,但自2015年創新及科技局成立三年來,與高智慧工業相關的創新科技產業2016年增加價值僅為171億港元,佔本地生產總值的0.7%,就業人數約3.5萬人,僅佔總就業人數的0.9%,成果不如預期。由於經受多年「去工業化」的洗禮,香港的產業結構日漸缺乏工業體系支撐,再工業化幾乎是白紙上畫新圖。
倘若政府繼續奉行「積極不干預」的管治哲學,停留在訂立目標、規劃藍圖,而缺乏具體的政策和落地措施,香港工業難言再興。而香港發展工業的最大阻礙,正是來自於高企的土地價格與生活成本。在這股再工業化的國際浪潮下,香港需要主動規劃和投入資源,推動工業轉型升級,打造具效率的供應鏈。政府應該去思考,如何為「香港製造」提供孕育的土壤?如何結合兩地生產線的優勢,以及加強應用自動化和智慧製造技術,配合產品和服務創新,回應市場的要求。
倘若港府在營造創科環境方面不能有所建樹,高增值企業為何要捨棄經營成本遠低於香港的深圳,費時費力地跨地經營,將最核心的技術搬回香港?
本地生物科技初創公司薪創生命科技(Novus Life Science)創辦人黃棨麟指,香港創科雖面對大灣區的發展機遇,但政府並沒有做好引導和連接的工作。「是不是我們衝過去,大灣區就會為我們打開大門?實際上初創企業會面臨如何租借場地、僱用職員、申請牌照等等問題。」他亦期望香港能發揮傳統製造業的優勢,把工廠的生產經驗與高新科技結合起來,幫助香港的初創企業在大灣區「落地」。他直言, 在分秒必爭的科研和再工業化進程中,見步行步的風險甚高,香港恐將掉隊。他建議中港政府要努力協調,準備「懶人包」,設立專門的部門提供「一站式服務視窗」。
要真正推動再工業化,「大手筆」撥款是遠遠不夠的,政府的當務之急是制訂長遠而清晰的宏觀工業政策,從而為製造業和相關產業提供完善的綜合配套措施,包括提供稅務、技術、人才和市場等支援,以便進一步鞏固香港經濟根基及推動產業多元化,為加速香港再工業化做好準備。
上文節錄自第133期《香港01》周報(2018年10月15日)《再工業化加速 白紙繪新圖》。
更多《香港01》周報施政報告相關文章:【施政報告】請勿在平行時空與大眾同行—香港01致林鄭月娥公開信【施政報告】有政策無配套 商用車業界拒用電動車【施政報告】巴士電動化遙遙無期 政府新招欠奉【施政報告】減排政策無突破 環團憂治標不治本【施政報告】撥40億搞「再工業化」 單一產業結構問題就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