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親職.一】單親家庭成長的單親媽媽:想前夫多跟子女多見面
在現代大都市,離婚並不是新鮮事,也似乎只是兩個人的事,但如果有子女的話,尤其是未成年子女,聽起來卻複雜得多。孩子需要爸爸媽媽,如果孩子無法在一個健全的家庭中成長,但仍能同時感受到父母的愛和照料,是父母分開後的理想狀態。然而,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哪一種撫養模式對子女最好,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根據政府統計處發布的《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有關單親人士部分的資料,本港有超過73,000名單親人士(包括從未結婚、喪偶、離婚或分居人士),共有90,000多名未滿18歲的子女與單親人士一起居住。近年來,社會上有人提倡離異父母及其子女「共享親職」。政府也針對此倡議準備了相關法例草案並已完成諮詢,擬立法推行「共同父母責任模式」,取代現行家事法下的管養及探視安排,鼓勵父母雙方繼續積極參與子女的生活,就重大決定共同協商。諮詢結果顯示,只有約三成人支持在現階段立法,政府表示暫不會把草案呈交立法會,會先行完善配套措施。此模式的原意雖好,但相比起現行視乎個案而判定的管養模式,是否更好?在目前未有足夠配套及充足準備的情況下,「共同管養模式」執行起來能否做到「以子女為本」?本專題透過五對有子女的夫婦離異前後經歷,探討看似理想化的「共享親職」在生活中的落實情況。(共享親職系列之一)攝影:高仲明
男方比她大17年,在一起約半年後,Charlotte有了對方的孩子。當時她23歲,覺得自己已夠成熟,決定結婚,一起經營這個家。但真在一起生活時,發現雙方有很多分歧,組織一個家沒想像般簡單。當時,她沒有工作,男方是經濟支柱;後來再多生了一個小孩,加上婆媳問題,最後她提出離婚,開始單親生活。這年她26歲,相信自己能重新開始。
意見不合,相處不來,在她看來只是大人的事。離婚後,她仍希望子女能同時得到父母的愛,即使他們不再一起住,不再愛對方。然而,前夫在分開後,搬到了台灣,開始新生活。有了距離,「共享親職」要實行起來,比普通家庭更加困難。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她卻認為,不能剝削子女和父親相處的時間,無論多困難,也希望小朋友能多見父親。只要父母思想成熟,「以孩為本」,不一定是不可能的事。
想方設法令前夫盡責
談到離婚的原因,她輕描淡寫地說,主要是價值觀分歧很大。「當時,我覺得他很成熟,什麼都懂;相反,他覺得我什麼都不懂。而時機也是個問題,那時,我第一次做媽媽,自己又那麼年輕,見識又少,工作經驗也不夠,思想也不成熟,好難去協調。最後『夾唔到就係夾唔到』。」回想起來,她覺得若經濟情況不理想,感情基礎又不夠好,未摸清對方個性便結婚,分開的機會率是比較高的。
分開的時候,一對子女仍很小,加上平常主要由她照顧,孩子沒有太大的適應問題。「有些親子活動只有我和傭人參加,他們見到其他人跟爸爸一起,也會問:『媽咪,為何爸爸不在?』這時,我便會想,如何回答,他們才會沒有hard feeling。」她坦言,現時為止,她還能應付小朋友這方面的問題,但到他們上小學之後,便難說了。
若小朋友問到父親在哪裏,她會直接告訴他們,他在台灣。「如果他們想念他的話,就會打視像電話;到他回來香港的時候,就會安排他們見面。」部分單親媽媽不想子女跟爸爸接觸太多,她卻剛剛相反,甚至因為他回來香港次數太少而跟對方吵架。
「如果他人在香港,我一定無法接受他一個月只見小孩一次。我會用軟的方法去跟他談,做得媽媽就要『食得鹹魚抵得渴』,不能覺得這些協商讓自己很委屈。」經過一輪轟炸後,他會說,他在那邊也不是很有錢,也努力地平衡自己的生活,她理解距離帶來的障礙,但認為不是少見面的藉口。她已為子女辦了護照,讓他們飛台灣,暑假期間跟爸爸相處。
學習不去說前夫不是
自小在單親家庭長大,問她會否覺得爸爸的關愛特別重要,她說,單親不是一件很慘的事,反而因為前車可鑑,她不希望子女從她身上感受到爸爸是個很差的人。
回想自己的單親成長經歷,她的母親不時在她面前說父親的不是,也會講粗口罵他。所以,她從小知道父親「爛賭」,喜歡「溝女」,不太照顧家庭。但父親仍然會和自己見面,會問候她的近況,仍會關心她。
「我那時知道,父親不是一個好的丈夫,他也偶爾說母親的壞話,比如說她很固執,但現時他也老了,他也不是太風光,我覺得他始終是自己的父親,即使他未必稱職。」她曾經目睹過父母在自己面前吵架,當時很不開心,更不希望這些畫面出現在自己的小孩面前,她不希望他們有陰影。
她在自己的子女面前,不會說前夫的不是,更希望令他們感覺到,即使爸爸不常在,也不是大問題。而自己的父母也分別再婚,小朋友問到為何有兩個公公和婆婆,她便說,多了親人疼愛他們,不是更開心嗎?
讓前夫體驗照顧難處
她形容現在和前夫的關係是普通朋友。而她認為理想的見面時間,應該是一周見一次。當前夫和孩子們見面時,自己多數不在場。「一來我也要放假,想他了解一下我平時對着他們兩個也很累的;二來我也想他自己跟小朋友相處,讓小朋友知道,不想他們期望每個活動父母都能同時在場,因為真是不太可能發生的事。除非小朋友提出想父母同時在,或是說,媽媽不在會不開心,我才參加。」
她指,現時同場出現,已不會覺得尷尬或是不開心。「之前曾經試過反目成仇,但過了冷河後,覺得還是要讓小朋友繼續和父親相處,要明白如何對他們來說是最好的。我明白很多男女之間在分開後可能不想見面,但不可剝削小朋友和父親的相處機會,除非父親真的會對小朋友構成危險。」
她承認,離婚初時,她也經歷過好一段黑暗日子。如今,她談起來已比較自如,畢竟,過去的已經過去了。她希望更多的單親媽媽能勇敢面對困難,不要覺得單親是「世界末日」,也開了一個面書專頁《單親日誌》,鼓勵更多的單親人士。
家人從不理解到支持
她透露,她當初曾想過,為了小孩而不分開。最後她問了家人,本來母親也贊成,表示她若不開心便回家,加上她也是過來人,又不太喜歡她前夫,便支持她分開。「但到真的要離婚時,她也會『跳掣』,就是那時我一個人搬出去,三個人搬回來,而她那時也是住公屋,到我真的搬回去了,她又有點放不開傳統的觀念,有點接受不了。」
她最難受的時候,也試過每天晚上待子女在九點睡了後,出去找朋友喝酒聊天。當時母親也不諒解,跟她同住也有點難受。「她常覺得我做得不夠好,但明明自己已經一直在努力。我會找朋友,到凌晨才回去。我知道她是為我好,但她總是要求很高,像是你已做到90分,她會問為何你取不到100分。」
曾經,她也被母親罵到哭。當時,她覺得自己很慘,家人又不支持她,還說她沒有用,她便擁着女兒痛哭。「最後唯有打電話給朋友,訴完苦後,唯有『的起心肝』賺錢,讓家人知道我這個決定是沒錯的,我也可以給好的生活自己和子女。」後來家人見她生活開始好轉了,從不給母親家用,到後來過時過節也會封一、兩萬元利是給她,她也搬出去了,能聘請傭人照顧子女,母親也變得支持她了。
分開初時,她也覺得徬徨無助,協議書上寫明,一人負責一半子女贍養費;比一些單親媽媽幸運的是,前夫不會拖欠贍養費,她也努力賺錢。當時,她住在母親家中一年多,開始經營Airbnb短期住宿賺錢,她試過帶着兩歲的兒子去幫住客換被單,這邊自己在擦地板,那邊小孩在玩地拖水。
捱過低谷後另尋出路
她直言自己什麼工作都做,做過內衣平面廣告模特兒。後來因為政府打壓Airbnb而轉型做舊樓維修,也幫餐廳做翻新和佈置。她開始專注搞裝修生意,為了省回擦牆壁的錢,自己學習一切裝潢技巧。她也試過每天跟一群印度人一起擦牆壁、搬家具、吃午飯。到後來,她終於存到一些錢,與朋友合資開設公司,為的就是換取自由時間去照顧小朋友。
「你去向政府敲門說你好無助,但政府沒什麼幫到你。香港社會對單親媽媽的支援不大,要麼讓你不用工作,全心照顧小朋友,去領綜援;要麼幫你申請公屋。」但她還是想工作,不想靠政府供養。
「若然你想工作,實際上,他們沒什麼可以幫到你,他們會派社工問你要不要跟家人調解一下、讓他們支持一下,若那麼簡單,我就不用找社工啦。」她說。
「難道我20多歲就要向政府領錢,到他們18歲?那我可接受不了啊。」她認為,在處理單親父母的心理層面上,很需要政府的支援,小朋友的心理質素如何處理是一大學問。「有些問題,小朋友問到的時候,你會不知該如何回答。有時,他們畫畫的時候,會畫到有爸爸媽媽,那又很難解釋家裏的情況。就算是看卡通片,也總會有爸爸有媽媽。」
如今,捱過低谷的她希望自己的故事能讓更多人知道單親媽媽的難處,也希望社會能改變保守的觀念:離異父母能真的共同照顧子女。「未婚懷孕」、「單親媽媽」,她的人生似乎曾被貼上了這些社會上比較負面的標籤,然而,子女不是她的負擔,反而讓她也一同成長。
她認為,「共享親職」看似艱難,但只要父母有心,不一定需要立法來推行,還是能做到。而加強社會上的支援配套、改變離異父母的觀念,才是政府更需要做的事。
Charlotte是一個比較開明的母親,希望前夫也可以多見子女,但其他父母要合作卻遇到更多難題,系列文章︰
【共享親職.二】價值觀不同致家暴 兩家輪流居住 孩子無所適從
上文刊載於第119期《香港01》周報(2018年7月9日)《共享親職︰理想模式下的現實體驗》專題中的〈開朗媽媽 鼓勵孩子多見父親〉。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