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水自主】香港年嘥3億立方米食水 自製缺水危機

撰文:李耀宗
出版:更新:

香港今夏一度發生「小旱災」,部分水塘乾至見底龜裂,拉響缺水警號;與此同時,官方數據顯示,本港年均多逾3億立方米食水經水管滲漏、非法取水、水塘溢瀉等途徑流失,佔總供應量近三分之一,足以供全港使用4個月。港府在東江水長年供港下產生「不愁無水用」錯覺,問題是,隨着東江沿岸城市發展,與港「搶水」情況日趨激烈,加上極端氣候加劇,香港的供水穩定性必受影響。港府如仍不居安思危,從速改善食水浪費情況,學者警告,香港再出現制水日子不會只是「都市傳說」。

連日熱旱下,素有「天空之鏡」美譽的流水響水塘,早前亦一度「乾塘」。(資料圖片/李澤彤攝)

本港4至6月踏入初夏,雨水理應逐漸增多,實情卻是至截稿為止,酷熱天氣警告生效時間長達402.6小時,總降雨量僅有457.3毫米,較去年少逾半,打破歷年紀錄;素有「天空之鏡」美譽的流水響水塘,早前更一度完全「乾塘」,露出塘底一大片龜裂泥地。至本月初熱帶氣旋「艾雲尼」一度逼近,為本港帶來連日暴雨,但截至本月16日,全港水塘總蓄水量仍少於3.9億立方米,較去年同期減少一成,亦創過去五年新低(詳見附表)。

對於今年初夏熱旱,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早前在網誌撰文解釋,受全球暖化影響,南半球雨帶位置在過去半世紀逐漸北移,導致香港至廣東沿岸降雨量漸趨不穩定。他警告,降雨模式變化,甚至會減少東江流域流量,「天下雨不是理所當然,東江有水也如是,香港旱,廣東也會旱」,他擔憂本港1963年大旱制水情景會重臨,促當局及早準備應對措施。

降雨非必然  年均3億​立方食水「倒落鹹水海」

「小旱災」引起公眾關注本港食水供應穩定。港府經常在東江水供港,強調本港供水穩定,但《香港01》記者翻查水務署統計,發生過去十年,本港每年平均有三分之一食水在「未經水錶記錄」情況下流失—其中2016年多達1.52億立方米食水經公用水管網絡滲漏,佔該年食水總供應量15%,足以填滿半個船灣淡水湖。至於經私人樓宇水管滲漏的食水,亦佔該年總供應量約一成即8,100萬立方米。

該年還有約7%即6,850萬立方米食水,因非法用水、水錶欠準、水塘滿溢等原因而白白浪費。合計上述食水流失成因,可以得出本港2016年總共浪費多達3.02億立方米食水(見下表),比全港最大水塘萬宜水庫總蓄水量還要多,亦足以供全港使用長逾4個月。​

公用水管滲漏比率偏高

水務署自2008年加快更換及修復老化公用水管進度,但滲漏率仍較先進城市誇張。(資料圖片/梁銘康攝)

在東江水源源不絕供應下,本港食水消耗量自1980年代末持續上升。根據港府早前預測,本港整體食水用量將於2030年飆升至13.15億立方米,然而,鑑於食水流失情況持續嚴重、氣候變化影響雨水收集,港府若不從速改善食水浪費情況,本港供水在不久的將來可能面臨重大挑戰。

為維持本港供水穩定,水務署自2008年公布《全面水資源管理策略》,強調「先節後增」,提出加快更換及修復老化水管進度,目前已更換2,940公里,佔全港公用水管長度約三分之一。雖然本港公用水管滲漏比率由2000年超過25%,降低至去年約15.2%,但仍遠較先進城市如日本東京2%、新加坡5%,以及澳洲悉尼8%誇張。

參考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研究,墨西哥城市阿卡普爾科(Acapulco)雖然基建不足,宜居程度排名遠較香港低,當地政府仍能將公用水管食水流失比率由1990年代超過30%,改善至2012年的低至10%。國際知名水資源學者、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客席教授Asit K. Biswas早前亦在《南華早報》撰文,狠批本港食水管理甚至較發展中國家「落後好幾光年」(light years behind)。

申訴專員公署早前發表主動調查報告,批評水務署改善水管爆裂、滲漏工作欠效率。(資料圖片)

港府阻截食水流失不力

水務署自2014年實施「智管網」計劃,但至今實用率僅有五成。(水務署圖片)

為加快尋找滲漏源頭,水務署自2014年實施「智管網」計劃,目標是在全港公用水管網絡設立合共2,000個監測區域,以便當局遙距實時監測各區水管水壓及流量變化,提升維修效率。然而,有關計劃實行進度緩慢,截至去年底,該署僅建設約1,100個監測區域,完成度僅有五成,預計須延至2023年才能完工並全面投入使用。

至於在減少私人水管滲漏方面,參照水務署內部指引,若發現私人樓宇出現滲漏水問題,須向有關住戶發出截水警告通知書,要求在14天內維修妥當;但申訴專員公署2015年主動調查報告揭發,近半私人水管滲漏個案竟拖延長達60日至兩年才完成處理。報告狠批水務署執法不力,「試想全港有多少滲漏點,經年累月的滲漏浪費了地球多少珍貴資源」,「幾乎不可能評估已遭浪費的食水量有多巨大」。

水務署遭批打擊私人水管滲漏不力,「幾乎不可能評估已遭浪費的食水量有多巨大」。(資料圖片)

「倒水」年耗17億元公帑  學者:東注水縱容港府「無能」

食水流失情況愈嚴重,處理成本必然愈沉重,最終將轉嫁至所有納稅人身上。根據審計署估算,在2004至2015年間經公用及私人水管滲漏、水錶欠準、非法取水、水塘溢流等途徑而損失的食水,合計水務設施基建、水管維修、消毒過濾等處理成本,年均耗去多達17億元公帑;若以目前每個公屋單位平均造價87萬元計,足以每年建造近2,000個公屋單位。​

水務署、渠務署曾於1990年代曾研究推展「水塘間轉運隧道計劃」,但後來卻因成本問題延誤至今。(資料圖片)

水務署、渠務署曾於1990年代曾研究推展「水塘間轉運隧道計劃」,把九龍水塘群部分蓄水引導至地勢較低的城門水塘,預期可改善水塘滿溢問題,每年額外蓄存250萬立方米雨水;可是,兩署在2009年完成勘測和設計後,卻因為成本問題而倉卒叫停工程,令有關計劃延誤至今。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早前回應立法會議員提問時,指部門正重新檢視工程設計和施工方法,最快2022年第四季竣工。

港府過往在多份研究文件及公開場合表明,知悉食水流失問題的嚴重性,承諾着力改善,但為何多年來情況仍未如理想?香港大學水資源技術與政策研究中心行政總監李煜紹直言,東江水長年源源不絕供港,早已令港府產生食水「供過於求」的錯覺,失去居安思危意識,導致水資源規劃連番失當,落後全球發展趨勢,「更換老化水管、安裝供水網絡監測系統並不是什麼尖端技術,不應到近年才起步,開始做……說穿了,是政府長年『不愁無水用』,早已變得incompetent(無能)、無魄力。」

李煜紹直言,東江水令港府產生食水「供過於求」的錯覺,在水資源規劃上早已變得「無能」。(香港大學圖片)

引述水務署2016/17年度報告,署方強調本港供水足以應付「百年一遇的極旱情況」,並早已制訂全面的「乾旱應變計劃」,惟有關計劃細節從未向公眾披露。然而,參照土木工程拓展署、渠務署等部門的既有做法,當局會以講座、小冊子和公開文件等方式,讓市民知悉部門在水災、風災等緊急事態時的應變程序,與水務署的隱晦做法形成強烈對比。李煜紹估計,有關差異反映港府認為未來出現旱災或食水短缺的可能性極微,因此未有從政策及規劃層面,採取相應措施,並下決心應對。

食水是戰略級民生資源,對於維持社會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港府必須具長遠、前瞻的戰略思維,才能勇敢走出對東江水的依賴,以及認清食水嚴重浪費的流弊,並採取有效措施應對,推動供水自主,才能應付益趨嚴重的氣候變化、水資源緊張等挑戰,為下一代福祉籌謀。

如欲了解港府在用水方面如何「大嘥」,請按擊此處

上文節錄自第117期《香港01》周報(2018年6月25日)《有錢便任性 年「嘥」3億立方水 開源慢 不節流 自製水危機》。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