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 1】電子奶嘴橫行 迷失於沒有玩具的時空

撰文:香港01評論
出版:更新:

彷彿是許久以前的甜美記憶,看完新一集《星球大戰》、《復仇者聯盟》,就跑往玩具店購買最新角色玩具,同學仔們從書包拿出不同的兵仔用橡筋對射開戰,屋邨下邊鐵坑渠蓋是彈波子大賽的勝地……時值「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在「電子奶嘴」充斥的兒童遊樂場翻閱了兩本近期出版、充滿懷舊風格的玩具圖書《香港玩具圖鑑》(獲2017年香港金閱獎之最佳圖文書)和《中國小玩意》,一種莫名的懷舊思緒油然而生。文、圖:曹民偉

玩具反斗城的沒落,可說是一個時代的終結。(資料圖片)

今天走進兒童的世界,大人習慣使用電子奶嘴,以電子產品令孩子安靜下來,漸次養成新生代小孩子沉迷於電子虛擬世界,今時今日兒童的玩具幾乎清一色是電子產品:手機遊戲、卡片機遊戲、PSP遊戲機、NDS遊戲機。孩童們對實體玩具興趣漸失,導致美國玩具反斗城的沒落,也令許多經典玩具如豆槍、鐵皮車仔、搖搖、扭計骰等幾已銷聲匿跡。

考古學者在5,000多年前的法老王子墓中發現已有木雕成的帶輪玩具馬、藤球、草織娃娃、木模型小船、琉璃彈珠等玩具,人類懂得製作玩具的歷史肯定比這更早,玩具的作用在原始時代既是令兒童快樂的工具,也附帶着重要的學習生存技能,像擲標槍遊戲其實是未來擲槍狩獵、以至於擲槍戰鬥的預先學習,也從木雕小動物中學曉哪些動物在野外會將人吃掉,又有哪些可以純養起來。

兩位分別收藏香港玩具逾30年的資深藏家,一起從六千多件藏品中篩選出兩千件精品匯聚成書。

看《香港玩具圖鑑》中紛陳的舊時香港玩具,小時候玩過的象棋,其實正是未來社會上運籌策略、調兵遣將的預先學習,至於彈叉射鳥就變成彈射攻城的巨石,踢藤球令我們訓練精準的身手,也是未來技擊戰鬥閃避的技巧。

玩具訓練生存能力

書中香港的兒童玩具最早可追溯至1900年代初期,那時流行的是本地製作的木劍仔、泥塑舞獅頭、竹蜻蜓等,更多小孩子曾從大人那裏學過自製拋豆袋,為布娃娃縫衣服,自製咇拍筒、木陀螺等;然後,出現最早的華資百貨公司,有1900年的先施公司、1907年的永安公司,最令孩童歡樂的是將舶來品的西洋玩具引入香港。當然,那是富有人家才有可能買得起的矜貴玩具:大鐵車、泰迪熊、騎木馬,絕不是大部分仍居住在木屋區或金字頂唐樓的普羅大眾孩子能夠玩得起。

這是第一階段的鐵皮玩具時代,包括那些從外地運來的鐵皮車仔、煮飯仔、鼓、小喇叭等。在《中國小玩意》一書中,考據到清末民初已有不少西洋玩具品牌開拓中國市場,甚至在中國生產玩具,比如美國Lionel Co.、德國Tipp & Co.,以及英國的Tri-Ang和Mettoy等廠牌已將鐵皮玩具發條巡警摩托車、鐵皮發條雙人摩托車等推廣到來中國以至香港等地。

書中也展現不同時代的玩具所透露出的時代的精神,如中國北洋時期的玩具會有五色旗,國民黨時期就有國民黨黨徽,抗戰時期就有一些抗戰題材,解放時期就有一些新中國特色,文革時代有工農兵色彩。

香港上世紀初是一個華洋共處的社會,有關玩具的設計又有什麼特色呢?

繼續閱讀:

上文節錄自第112期《香港01》周報(2018年5月21日)《迷失於沒有玩具的時空》。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