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營合作.二】官商合營劣跡斑斑 政府內部檢討:會被牽著走

撰文:黃雲娜
出版:更新:

土地大辯論已經展開。在土地資源分配並不公義的情況下,由立法會前主席兼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員曾鈺成擔任召集人的「香港願景計劃」,提出一套公私營合作模式,被質疑可能從制度上和結構上合理化對香港人的無限剝削。

公私合營發展土地,不時被指向地產商傾斜。(資料圖片)

前文提及,曾鈺成提出的公私營合作方案,建議政府由主導者變成協調者或輔助者,儼如鼓勵當局由「不作為」變本加厲至「更不作為」。

質疑二公私營合作劣迹斑斑

其實,公眾對公私營合作可能由「官商配合」演變成「官商勾結」,繼而「二度剝削」社會的疑慮,由來有因。曾經當選現屆立法會建測界議員、研究公私合營多年的民間土地資源小組成員姚松炎,曾引述政府內部檢討文件表示,當局也認為公私合營會被發展商「牽着走」,基建配套也會受發展商的時間表所限制,導致設計和安排都不理想。

根據本土研究社成員楊夏至、陳劍青上周發表的《香港公私合營的歷史真相》一文,天水圍新市鎮發展計劃,可謂最為人詬病的公私合營案例。早在1970年代末,由華潤集團和長江實業等財團合組的巍城有限公司,已在天水圍大手收購魚塘,並主動提出公私合營發展模式;該建議雖因1982年樓市下滑而瀕臨難產,但港英政府最終回購有關土地,及後再批出部分土地,與巍城共同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港英政府當年竟然與巍城簽下私人備忘協議,明文規定政府建築物內的商業項目不能威脅巍城的私人商業設施,令巍城得以長期控制該區的經濟發展。

曾鈺成所在的智庫,早有傾向支持公私合營模式。(資料圖片 / 吳鍾坤攝)

這種在空間規劃上明顯向發展商傾斜的經驗,令政府直到今日也無法釋除公眾對公私合營的疑慮。楊夏至及陳劍青一文又指,當年官方曾就該個案進行深刻檢討,甚至有政府報告顯示,採用公私合營發展,意味那些過去為遷就商業利益而訂立的秘密協議,往往無法應對新市鎮日後湧現的新增需求,「變相令規劃市鎮的靈活度大打折扣」;再者,這種模式往往具有「排他性」,因為收地、清拆及基建等並非三五年就可成事,政府可能會抽走其他計劃的公帑,把大量資源優先投放予有關計劃,變相放棄了整體社會及經濟利益,即再度剝削公眾。

上文還以當局每每「推銷」公私合營時最喜愛引用的沙田第一城(即沙田14區發展)為例,引證該發展案例與各界提出的公私合營模式大相逕庭,以論述有關合作沒有直接可比性。歷史檔案清楚顯示,14區發展只佔整個沙田新市鎮的一小部分,其餘大部分地方由政府主導收地填海而成,而填海招標工程的條款列明,發展商必須負責有關填海及平整基建,並承諾只保留三成土地發展私人屋苑,其餘七成土地則由政府興建公營房屋和公共設施。這絕非如「香港願景計劃」提倡的「貼大床」提供基建、猶如為地產商度身定做的釋放囤地方案。

質疑三首席研究顧問早有傾向

是次報告的首席研究顧問潘國城,是香港政策研究所的副主席。他另一個更為行內人士熟悉的身份,就是於1992年至1999年間出任政府規劃署署長,而且早於1979年就成為港英政府的首席城市設計師。他上周二(5月8日)出席電台節目回應官商勾結的質疑時,表示「唔知點解香港咁重視這問題」,又指外國不太重視有關爭議,強調發展商不是「大晒」。

這聽起來十分諷刺。

政商巨頭近日力捧公私合營模式,連一眾鄉紳也虎視眈眈。(資料圖片 / 黃永俊攝)

潘國城退下官場後,一直從事智庫工作,並就土地房屋問題發表評論。值得一提的有兩點,其一,2005年時任合和主席胡應湘評論數碼港官商勾結爭議一事時,曾表明自己也是官商勾結的受害者,把矛頭直指規劃署,指政府對不同發展商有不同的標準;當時已卸任規劃署長多年的潘國城接受傳媒訪問時坦言,不時有地產商在正式提交申請程序以外,在其秘書下班後就發展圖則的問題「上門」找他諮詢意見,以了解政府關心的問題,而他也會如實指出圖則可能的問題,並建議地產商作出修改,但他認為這種做法並無不妥,更反問「哪裏有勾結?」

其二,在2013年東北發展方案最具爭議期間,他曾於報章撰寫多篇支持以公私合營模式發展土地的文章,以《公私營合作有利新界東北發展》一文為例,文中肯定合作方案有利發展土地的好處,自1970年代至1990年代合共發展了九個新市鎮,他又指這是行之有效的做法,也是城市高速發展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他亦反駁公私合營涉及利益輸送的指控,又認為如果政府強行以《收回土地條例》全面收地,其過程漫長,也可能招惹法律爭議。

上述觀點,都在「香港願景計劃」近日發表的報告作詳細論述。相信曾鈺成邀請潘國城擔任該報告的首席研究顧問時,不可能不知道他對這模式的傾向。再延伸推論,被外界指「暗撐」公私合營的林鄭月娥,在邀請曾鈺成出任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員時,又是否早已得悉對方所在的智庫對有關問題的立場?

如是,這個小組的成立,還有這場進行得如火如荼的「土地大辯論」,不是更耐人尋味了嗎?

政府曾檢討天水圍新市鎮發展計劃,指公私合營會被發展商牽著走。(資料圖片 / 梁鵬威攝)

質疑四推公私合營部署有備而來

無獨有偶,除了香港政策研究所之外,另外兩個大型智庫——團結香港基金和智經研究中心,也曾就公私營合作表態,而它們都有相關代表獲林鄭賞識,出任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員,例如團結香港基金副總幹事黃元山,以及智經研究中心前主席胡定旭。

以團結香港基金為例,它早於去年發表的《土地房屋政策研究系列2》和《土地房屋政策研究系列3》中,建議以公私營合作模式釋放私人土地儲備的發展潛力,並由政策支援私營企業在指定範圍內興建房屋。報告提出私人土地擁有人必須同意兩大原則:(1)將部分持有土地交予政府發展資助房屋;(2)按照政府要求興建資助房屋,而建屋成本則由政府支付,單位建成後亦由政府負責出售予合資格住戶。

智經研究中心則於上月發表《市民對發展香港房屋土地及以公私營合作發展房屋意見調查》。中心委託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於今年2月以電話隨機抽樣形式訪問1,002名市民,當中有41%受訪者認為,公私營合作建屋可能會造成利益輸送,另有49%受訪者認為,官商合作是好壞參半;而若要提供誘因予發展商與政府合作,有61%受訪者認為政府應該提供道路和水電的基建設施,以促進公私營合作;另外有30%受訪者同意,可以委派機構監管公私營合作。智經副主席及是次調查的召集人劉鳴煒解釋,是次調查特別談及公私合營,源於發展商已擁有大量土地,若要在中短期內解決供應問題,以公私營合作會較快達到目的。

有關智庫對公私合營的看法,似乎與政府並無太大出入。

特首林鄭月娥邀請三大智庫代表擔任土地小組成員時,是否了解他們對公私合營的看法,與政府相近?(資料圖片 / 林若勤攝)

有趣的是,當「香港願景計劃」發表有關公私合營的報告後,本港不少傳媒和政商名人,幾乎同聲同氣,為公私合營搖旗吶喊。連《香港商報》和《文匯報》等左派報紙,都發表社評支持有關計劃,前者認為社會應集中討論如何找到雙贏之道,以求在短時間內釋出土地建屋,而不應該讓討論充斥太多懷疑和陰謀,否則會「一地無成」;後者則指只要堅持依法辦事,保持高度透明,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就可釋除公眾對官商勾結的疑慮,相信社會可以理性接受。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導的土地供應選項諮詢現正展開,除了小組成員各自發表看似各有傾向、實際緊跟大隊的意見之外,惟迄今未能成功引發社會各界進行大辯論。

上文提及的鄧永成及葉鈞頌一文就曾指出,這場辯論之所以未有進展,源於參與辯論的各方處於極不平等的權力關係之中,主導方不但制訂了充滿局限的辯題,更用盡權力製造論據以極大化自己的利益。處於弱勢的一方,若相信改變的機會,若仍嚮往公義的社會,就要奮力迎戰,敢於挑戰牢固的土地發展體制,方能引領一場真正的土地變革,以免再被既得利益一方無限剝削。

【公私營合作.一】如何教人信服——私營主導不會淪為二度剝削?

上文節錄自第111期《香港01》周報(2018年5月13日)《如何教人信服——公私合營不淪為二度剝削?》。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